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取经、译经、解经、注经、刻经等构成一部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史。印度、西域高僧大德们为了佛法的流通,不断的向汉地输送佛教经典,或讲习或翻译;汉地的高僧大德们为了纯净的佛法、健全的僧团制度不畏艰辛冒着生命的危险,经过流沙、前往戈壁到印度去学习佛教的仪轨、经典,引进如法如律的僧团生活形式,回汉地后夜以继日或翻译、或讲习。这些高僧大德们宏大悲愿,无私的奉献,无上人格品质,

  • 标签: 译经 中国佛教史 大师 法显 佛教经典 生活形式
  • 简介:在古城西安,二千多年前,佛教的春风刚刚沐浴了这里的黄土地。那些先觉的高人,就开始走上了传法的道路。

  • 标签: 西安 佛经 黄土地 佛教
  • 简介:玄奘唯识新与真谛唯识旧,两者在前八识学说上没有多大的本质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旧立第九识,其目的在于混合唯识与如来藏,这与印度唯识本义是不同的。考其原因,实为解决净依问题,一则是因为对唯识在认识与方法论上尚未完备之故。因此与玄奘新之主要区别反映在心识结构与心性理论、心性解脱理论、种姓、判教思想以及对依他起性质判定等问题上。总之可以认为真谛是用如来藏思想来解释唯识;玄奘新唯识学是完备的唯识体系,它反映了印度唯识思想体系成熟时的思想意蕴,同时也体现了玄奘于唯识认识与方法论之贡献。所以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两种思想体系间的差异。以往研究者认为新旧唯识是唯识观上无相与有相之差别的认识,其实是没有发现问题的实质。

  • 标签: 玄奘 思想体系 心性理论 思想意蕴 发现问题 如来藏
  • 简介:中国翻译史上的佛经翻译和圣经汉译,从投入、规模和影响上看,堪称两次翻译"运动"。两种翻译在组织体制上分别采取了"场"和"委会"的形式。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这两种机构性翻译的三个相同点和三个不同点。作者借助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场域"视点,指出两种译经体制差异的根源是:佛教文化场域、基督教文化场域分别同中华儒家文化元场域之间的不同博弈关系。最后初步构建机构性翻译的社会学模型。

  • 标签: 机构性翻译 “场域”视点 博弈 社会学模型
  • 简介:师心好善善心渊,宿因旷作今复坚。与佛同生极乐天,观空利物来东边。目有神光顶项圆,王公稽首拜其前。笑谈般若生红莲,周旋俯仰皆幽玄。替佛说法近市廛,

  • 标签: 如来禅 幽玄 一行三昧 清净心 普恩寺 红莲
  • 简介:由美籍华裔穆斯林闪目氏·仝道章先生穷十七年之心血,翻译、详注的中阿文对照本《古兰经》已由林出版社在南京出版。这个译本被公认具有以下特色:(一)采用中阿文对照形式编排,特别是将阿拉伯文按节次分行排列,更为醒目,

  • 标签: 《古兰经》 形式编排 道章 美籍华裔 章先生 译林出版社
  • 简介:铃木大拙是闻名世界的禅佛教思想家,在日本被称为“世界的禅者”,从而成为日本人引以自豪的人物。不过,恐怕大多数日本人把这位“世界的禅者”的世界理解得过于狭隘,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眼中,大拙的世界似乎只限于欧美和日本,而与中国没什么关系。

  • 标签: 中国佛教 印象 日语 日本人 世界
  • 简介:人与兽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地呢?《旧约·传道书》第三章廿至廿一节旧约圣经中的《传道书》是公认的不容易解释的书,也是充满无穷智慧和魅力的书。我喜爱它的文字,却未完全了解它的奥义。然而,我认为主旨是明确的,这就是第三章第

  • 标签: 上帝 传道书 耶稣基督 犹太人 沉思 玛利亚
  • 简介:通过学习《中论》,对大乘中观宗有点滴认识,兹将几个中心问题,试述如下。概说印度之佛教,略分为四部(我国藏地承之):小乘之有部与经部、大乘之中观与唯识。唯识是弥勒菩萨教派,着重般若广行;中观是文殊菩萨教派,着重弘扬般若深见,基本著作是《中论》、《中论》,藏地称之为二大车。龙树菩萨作《中论》二十七品,决择二无我,然文字非简即繁,后人不堪领

  • 标签: 入中论 中观宗 二无我 龙树菩萨 文殊菩萨 自性
  • 简介:一、王静斋《古兰经》的名称和简称王静斋先后翻译和出版的三种《古兰经》,有时又简称“甲种本”、“乙种本”和“丙种本”,比较混乱,三种版本的名称为何分甲乙丙?简称有何由来?

  • 标签: 《古兰经》 王静斋 版本 述略 称谓 简称
  • 简介:从鸠摩罗什开始,佛教在中国的译传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佛教的传播首先是一种异地文化的接触,适合的文化土壤便成为首要的条件。鸠摩罗什场的成功,与“长安文化”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也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那么,什么是“长安文化”?“长安文化”与佛教的传人以及鸠摩罗什场的成立有什么样的关系?笔者在这里设定了一个“长安文化”概念的模型,

  • 标签: 长安文化 鸠摩罗什 异地文化 文化土壤 佛教 首先
  • 简介:复次,施有二种:有净、有不净。不净施者,直施无所为,或有为求财故施,或愧人故施,或为嫌责故施,或畏惧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贵故应施,或诤胜故施,或妒嗔故施,或懦慢自高故施,或为名誉故施,

  • 标签: 佛言 言祖语
  • 简介: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一阐提者无有善法。佛性亦善,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譬如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有酥耶?答言:有.酪实非酥,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当有心,有心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 标签: 一阐提 佛性 善男子 义故 三藐三菩提 善法
  • 简介: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 标签: 空华 世尊 知见 有为空 无漏 大佛顶首楞严经
  • 简介: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其中辈者,虽不能行

  • 标签: 无上菩提 不退转 七宝华 三辈 诸天 见佛
  • 简介: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密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瀑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 标签: 一切智 善男子 宝洲 生佛 波罗密 善导
  • 简介: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浴,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逾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照见平日过咎,生大惭愧,发菩提心。盖平日四大无恙,行坐隧意,眠起随意,饮食随意,谈笑随意,不知其为人天大福也。安享此福,无复思念六道众生,且我此一饷安乐时,地狱众生,挫烧舂磨者,不知经几许苦矣!饿鬼众生,饮铜食血者,不知经几许苦矣!畜生众生,衔铁负鞍、刀割鼎烹者,不知经几许苦矣!纵得为人,而饥寒逼迫者、服役疲劳者、疾病

  • 标签: 过咎 汤中 不退转 本空 六道 佛所
  • 简介:佛言祖依佛典有三种三宝:一曰性体三宝,二曰圣贤三宝,三曰住持三宝。三宝者,“佛宝”、“佛法宝”、“佛法僧宝”是也。何为住持三宝?依像而见之佛,塔寺是也;依书而传之法,经藏是也;依律而住之僧,丛林是也。而此住持三宝,又依僧宝而住。僧宝清高,佛法兴盛;...

  • 标签: 三宝 住持 太虚大师 礼乐 佛教 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