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梵二会议"以后,不仅是圣餐礼仪被理解为三位上帝的工作,同样也包括圣道礼仪。普世教会的崇拜是三位上帝的工作,这是三位讲道神学的基础。基督教的讲道被看作是三位上帝共同的工作,正如整个救恩的历史都见证了三位上帝的共同工作样。另外,由于讲道是上帝的使命(missioDei),而圣父又差遣圣子和圣灵,所以讲道也是三位上帝的使命(missioTrinitatis),圣父怎样差遣了圣子,圣子也怎样差遣我们,并把圣灵赐予我们,所以传道人的宣讲也是在参与三位上帝的使命。

  • 标签: 三位一体的讲道神学 讲道 圣父在讲道中的角色 圣子在讲道中的角色 圣灵在讲道中的角色
  • 简介:“人间佛教”自太虚大师等大德倡导以来,经过近百年的探讨、实践和弘扬,已经获得佛教界和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认同,成为当今全世界汉传佛教界共同举扬的旗帜,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最宝贵的智慧结晶”.“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到对佛陀本怀的准确把握和对佛教弘传历史、佛教现状的清醒反思,更需要对现代文明乃至未来社会的特质、走向进行深刻洞察.“人间佛教”的提倡、实践与弘扬是当代全球汉传佛教界的“集体智慧结晶”,因此,梳理“人间佛教”的内涵与发展,深化“人间佛教”的思想,这是佛教界、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共同命题.

  • 标签: 一体并行不悖 人间佛教史 佛教史观
  • 简介:基督教信奉三位的上帝,古往今来,教会甚至教外,曾对三一上帝论产生过激烈的、甚至你死我活的争论,但依然没能、也不可能达成完全的共识。近代以来,基督教界的思想家们不再孤立地讨论三一上帝论中上帝的属性及其位格关系,而是把三一论作为个背景或初型,

  • 标签: 上帝 三位一体 基督教界 位格 生命 耶稣基督
  • 简介:"障"说的经典出处是,它为禅宗思想的流行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禅宗主张的"障"相反,宋代理学家试图重建伦理秩序,确立""的本体地位.使""成为理学的基本范畴,故有必要从根本上否定佛教思想,清除禅宗"障"说的影响."障"说在形式上是对""概念的认知态度,但实际上被转化为个心性问题.乃至如何实现心性"觉悟"的问题.这个心性问题的核心是"复性",以及以何种方式"复性".禅学、阳明心学的认同"障"说,或程朱理学的批评"障"说,相当于各自选择的"复性"模式.

  • 标签: 理障 圆觉经 复性 禅学 阳明学
  • 简介:中国佛教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中国佛教之所以能与时俱进,关键是各个时代的高僧大德多能注意契契机,使佛教在各个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利乐众生。人间佛教继承中国佛教的这优良传统,当代的法师们在弘法时如果能深入研究众生根性,以适宜的方式进行教化,将会使佛教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获得重大发展。

  • 标签: 中国佛教 与时俱进 契理契机 人间佛教
  • 简介: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治)身(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身(治)身与(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的探讨。从“天人合”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而且对于(治)身与(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作了深入地剖析。随着语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唐代,原道家语义被转换或开掘出新的内涵,故“身治国”的实质内涵也在变化。“国”观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人文关切。

  • 标签: 理身理国 自然 无为
  • 简介:悼念王斐斯神父田志群王斐神父,圣名斐斯,河北辛集市旧城镇人,于1997年5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安息主怀,终年93岁。王神父1917年至1927年先后到河北保定蠡县高家庄修道院读书,1928年进入北京大修院攻读神哲学,1934年晋铎,先后到安国市...

  • 标签: 辛集市 爱国爱教 独立自主 教务管理 文明建设服务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简介:在灵隐飞来峰麓的玉乳洞与龙泓洞之间,耸立着座明代古塔。塔身用石块砌成,六面七层,上面浮雕着佛、菩萨圣像以及佛经、真言等铭文。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天光筛落,更显塔影古朴,情趣别具。这座宝塔就是灵隐著名的佛塔——公之塔,简称公塔(图)。

  • 标签: 中国 佛教 杭州市 灵隐理公塔 明朝 形制
  • 简介:2002年4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和晓丹翻译的《神秘之光》。《神秘之光》书是由俄国人顾彼得著的,原名《玉皇山的道观》。这次,我在香港道教学院工作期间,正在中文大学攻读博士的吴亚魁先生将此书送给我浏览。阅读中,使我大吃惊的是,此书中有大段关于杭州玉皇山住持李山的记载,值得熟悉并关心李山的上海和浙江道教界重视。

  • 标签: 《玉皇山的道观》 顾彼得 李理山 《道德经》 道教文化
  • 简介:昨天,我和同事吃饭聊天。她报怨孩子让她如此操心:学习不专心,偷偷躲到厕所打游戏,上课外辅导班也要她陪着监督等等。而所有牢骚总结起来只不过句:儿子不按照她规定的标准去成长。

  • 标签: 孩子 故事 教育 佛理 妈妈 魔方
  • 简介:灵隐慧远是南宋佛教禅宗史上极其重要的位高僧,学成于四川,弘法于川外,生历住名寺,得到孝宗皇帝的数十次召见,门下弟子众多,法脉广布,远播海外。对慧远生行的考察无疑是研究灵隐慧远的重要部分。

  • 标签: 灵隐寺 慧远 行实
  • 简介:克隆术的问世,给人类掀起场轩然大波,科学家们也由此认为掌握了生命的成因奥秘,可以生产出完全相同的“复制品”,甚至对于个女子来说,完全可以“自己生自己”。科学家们也由克隆术的掌握以为可以将个人的生命无限延长下去,人类如果如此“克隆”,自然使人们感到前景可怕,因而许多国家从政府到社会都对克隆术的发展,采取了些从法律到道德的限制。以此保持人类自身繁衍的稳定。

  • 标签: 克隆 佛理 生命 佛学研究
  • 简介:道德,不独是佛法所有的。世界的各宗教、各民族、各时代,都有各自的道德,不过佛教的道德观,在般共通的基础上,更有他独到的特质。所以,现在想从般的道德说到佛的道德。

  • 标签: 佛化 化道德 道德佛
  • 简介:诃梨跋摩所作之《成论》由鸠摩罗什翻译至中国后,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度形成以研习此论为主的成师。此论最独特的思想之即为针对修行的不同次第与方法。提出“灭三心”的主张。本文主要分析这观念在《成论》中的具体表述,对比与有部及大乘的不同观点,探讨由此引发的对于空观的辨析。

  • 标签: 《成实论》 灭三心 假名心 法心 空心
  • 简介:释宗泐为元末明初高僧,其生经历比较传奇,曾经非常受明太祖宠信,后被明太祖派往印度取经,取经归来后又不幸卷入胡惟庸案,最终导致明太祖颁发《清教录》,释来复等人被诛杀。本文分析了宗泐取经的原因,还原《清教录》案出现的经过,解决了宗泐人生当中的疑点。

  • 标签: 释宗泐 取经 清教录 胡惟庸案
  • 简介:朝觐工作机制、规范、常态发展是实现朝觐工作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够较好地实现中央领导提出的"年更比年好"的目标,得益于在组织管理、服务保障、安全保卫、教育引导、协调领导等方面,形成了系列规范建设成果,编织了张全方位、无死角的制度之网、规范之网、法治之网。

  • 标签: 朝觐 中央领导 组织管理 服务保障 安全保卫 教育引导
  • 简介:据《仙鉴》卷首各《序》和卷内文字可证赵道号全阳,宋末元初隆兴府奉新县浮云山万年宫道士。赵道精勤刻苦,对丹道玄学有深入理解,但不显于世,留存文献几乎未见任何专门记载。《仙鉴》除了常见的《正统道藏》本外还有多个版本,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残3卷本很可能是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所著录的元刻本,但经过明初修版,确切来说应是元刊明修本。国家图书馆藏残7卷本可能与国图藏残3卷本同为元刻明修本。这两个版本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所有《仙鉴》版本分属两个系统,即"前卷后集"本系统和《正统道藏》改编本系统。"前卷后集"本即按照《历世真仙道通鉴前卷》36卷、《历世真仙道通鉴后集》6卷的方式编纂,应是赵道原刊的早期刊本;《正统道藏》改编本拆分了《历世真仙道通鉴前卷》36卷,且存在不少误、脱、衍、乱的异文,偶有扞格难通的地方。青岛博物馆藏《正统道藏》未经后世修补,其所收《仙鉴》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 标签: 赵道一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仙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