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于10月14日在德黑兰正式开馆。该博物分为书面古迹、非书面古迹和艺术古迹三部分。书面古迹部分有珍贵《古兰经》和与《古兰经》有关的书面古迹,在非书面古迹部分有金属、陶制、木制、玻璃和布料古迹。艺术古迹部分由《古兰经》牌匾和《古兰经》绘画牌匾组成。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还设有一个图书室,该图书室收集有《古兰经注解》、《圣训》、《古兰经》参考资料、《古兰经统计辞典》、《古兰经大词典》、“古兰经历史》和《古兰经》研究论文精选集,以供公众阅读。

  • 标签: 《古兰经》 博物馆 德黑兰 国家 伊朗 参考资料
  • 简介:1月19日,由亚洲文明博物主办,主题为“互动与实践”的佛教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此次研讨会主要探讨印度那烂陀的精神。来自印度、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学者宣读了他们对佛教及那烂陀寺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佛教艺术、建筑、历史和文学的新发现及新诠释,以及那烂陀寺和室利佛逝王国的意义、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肖像学等。

  • 标签: 博物馆 教研 文明 亚洲 克孜尔千佛洞 佛教艺术
  • 简介:华西协合大学博物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博物之一,亦是中国西部第一座博物,在中国近代博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华西传教士运动的产物,由戴谦和1914年创办于华西协合大学,是一所服务于大学教育和公众的人类学研究机构。开创时期(1914-1932),戴谦和联合华西各差会传教士积极开拓进取,为博物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时期(1932-1941),葛维汉秉承科学理念,形成按学科分类陈列展示的思路,规划出博物未来走向。他致力于扩大博物事务,在中外学术机构及中外教内外人士的支持下,博物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 标签: 传教士 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 戴谦和 葛维汉
  • 简介:天主教唐山教区博物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黄花港村天主教堂院内,博物一期工程综合于2016年4月9日动土开工,同年11月25日整体竣工,建筑面积274平方米,11月30日接受唐山市民宗局及五大宗教的联合检查,并试开馆。天主教唐山教区博物选址在黄花港村天主堂院内,一是该堂区为唐山教区百年堂区,教区第一座教堂就在这里诞生,二是黄花港村为唐山教区唯一一个教友村,多年被省市民宗厅局评为先进单位。

  • 标签: 天主教堂 宗教文化 唐山市 博物馆 教区 创新
  • 简介:一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藏传佛教寺院,在内蒙古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明隆庆年间(1567-1572),蒙古土默特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开始建造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阿勒坦汗在归化城兴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就是现在的大召寺。大召寺从明万历七年(1579)正式动工兴建,第二年竣工(而归化城则在1581年才落成,所以也可以说是“先有大召寺,后有归化城”)。

  • 标签: 大召寺 阿勒坦汗 藏传佛教寺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隆庆年间 万历皇帝
  • 简介:在公元1—2世纪,佛教从其发源地印度,向东穿过山脉和中亚的沙漠传人中国,进而传入韩国和日本,向北和向西传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向南传人东南亚地区。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造像艺术也被带到世界各地。佛教在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物质遗产,

  • 标签: 中国佛教 新南威尔士州 艺术博物馆 艺术精品 澳大利亚 馆藏
  • 简介:2016年7月5日至6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和南京市文投集团联合承办的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隆重召开.

  • 标签: 佛教非物质 南京报恩寺 博物馆隆重
  • 简介:本刊讯3月28日.时值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1周年纪念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开馆仪式暨“雪域宝鉴——见证西藏历史、弘扬藏族文化”大型主题展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表示祝贺并参观展览。

  • 标签: 西藏历史 开馆仪式 西藏文化 藏族文化 博物馆 展览
  • 简介:北魏太和二十年《姚伯多兄弟造道像碑》,道像附刻长篇造像记,是研究我国道教历史和早期道教造像极为重要的材料。原石今存陕西耀县博物,风化剥蚀已很严重。数十年来,研究者或未见善拓,或不识碑字别写,释读未确,以讹传讹,导致论说多误。今据四川大学博物藏泐蚀较少之早期拓本,参考道书文献及有关材料,重为考释隶定。本文为作者研究该碑之部分内容,综合论说将另文发表

  • 标签: 四川大学博物馆 《道藏》 原拓 《龙龛手镜》 道教造像 拓本
  • 简介:2017年10月27日,法门寺博物第五届法门寺茶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茶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唐代茶文化”为主题,本着“以学术为本,促进学术繁荣”的宗旨,旨在为全国茶文化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学习与科研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高峰论坛 丝绸之路 茶文化 法门寺 博物馆
  • 简介:2006年8月17日~18日,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大会和全国民委系统“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大会。国家民委隆重命名首批2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其中奢香博物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表彰了2001~2005年全国民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147个、先进个人94名,其中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局、贵州省六盘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贵州省贵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评为先进集体,贵州省雷山县民宗局局长杨胜芳(女,苗族)、贵州省遵义市民宗局政法科科长骆长华(仡佬族)、贵州省铜仁地区民宗局副局长邹廷生(土家族)评为先进个人。

  • 标签: 民族团结进步 法制宣传教育 教育基地 先进集体 贵州省 博物馆
  • 简介:江南水乡,民间水神信仰很普遍,并且具有明显的原始自然物崇拜和巫文化色彩。浙江鄞县有自然神水神祠庙24座,吴县有4座;鄞县有神仙水神祠庙9座,吴县有18座。这些祠庙供奉的有龙、渊灵、岩灵、白龙、五龙、沪渎龙王、甘泉龙等,供奉对象都是水生动物或者观念类的“龙”。而所谓的神仙,有夏禹、天妃、晋人白玉、宋人罗清、唐人鲁姑、孔七、晋人梁山伯、夏代水平王、传说人物柳毅、圣姑、慧感夫人、井泉童子、褚太尉、施相公等,都与水事有关系。

  • 标签: 水神 祠庙 五龙 神仙 龙王 自然神
  • 简介:在东南亚和斯里兰卡,人们信仰佛教的心理动机和信仰行为的宗教机制都是一个:克服现实的困惑或者困难。求功德是最基本的目的。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参拜圣迹,朝山进香,向据称有佛舍利的佛塔或佛像作供奉。在这些地方经行、坐禅默想;逢夏历四月佛诞日

  • 标签: 泰国 佛教信仰 生活习俗 供衣节 开光仪式 诵经仪式
  • 简介:佛教的传播与延续既与社会的生产劳动(生产方式)有关,也与个人的生命周期相关。前者表现在佛教的宗教观念与崇拜活动,密切地联系于本文讨论的东南亚社会中的时令节气的农业活动;后者则表现于佛教与人生周期转换,和特定文化类型中

  • 标签: 泰国 佛教民俗 “剃度” 供僧节 婚礼 礼仪制度
  • 简介:本文对道教与民俗文化之间的源流因果联系作了探讨,认为:仪式方法上,道教源于民俗;观念信条上,民俗受动于道教;思想渊源上,道教与民俗同根;信仰内容上,道教与民俗本质上一致。由此得出道教与民俗不是主次影响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互构同源关系的结论

  • 标签: 民俗文化 道教仪式 原始宗教 民俗活动 思想渊源 斋醮科仪
  • 简介:一九九九年为香港道教蓬瀛仙七十周年,除了出版《蓬瀛仙七十周年特刊》外,还举办一连串庆祝活动。九月十一日,於香港北区大会堂举办的“蓬瀛仙七十周年庆开幕典礼”为活动揭起序幕,恭请大埔及北区总福利主任冯伯欣先生、新界乡议局副主席彭铿然太平绅士、北区地政专员陈庭清太平绅士作主礼嘉宾。当日除道乐演奏外,本馆的附属机构均安排了表演节目助庆,包括舞蹈、乐队演唱、话剧、扇舞及唱歌表演,助庆贺寿,场内一片喜庆。

  • 标签: 特刊 嘉宾 出版 活动 表演 先生
  • 简介:应北京白云观邀请,以邓九宜馆长为首的香港道教竹林仙一行九人,自8月29日至9月7日,分别对北京、承德、山东、广东等省市宫观进行了参访和朝圣。朝圣团在京期间,国务院宗教局赤耐副局长和中国道协黎遇航会长、李文成秘书长及白云观监院黄信阳道长等负责人会见了他们,并进行了座谈。朝圣团每到一处,均受到当地道协及宫观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各省市宗教事务部门的领导还分别接见和宴请了朝圣团的全

  • 标签: 北京白云观 道协 香港道教 黄信阳 林仙 应邀来访
  • 简介:禳解仪轨"垛"(gto)是苯教重要的仪轨传承,迭部地区的民俗节日"垛"是此宗教仪轨民俗化、节日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涵和现实功能。本文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记述了迭部地区垛节的详细过程,并尝试对其宗教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与讨论。

  • 标签: 迭部藏族(The bo) 垛(gTo) 苯教(Bon)
  • 简介:中国主体民族(汉族)传统文化中,在以儒、道、佛三教为主干的大传统之下,还有一个以信仰因素为主导的民间文化小传统。这一民间宗教文化,包括信仰体系、仪式体系和象征体系,影响着社会上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因此,长期以来国外汉学与人类学界都相当关注中国民间宗教文化。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相对落后,至今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学术概念和分析框架。

  • 标签: 中国 汉族 民间宗教 民俗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