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凭借"传统文化"与"宗教学"的双重名义,佛教研究在中国得以全面展开,从编纂大藏经、撰写佛教史,到研究重要的佛教人物、典籍与宗派,从佛教文献、哲学,到佛教艺术、建筑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在上世纪90年代,宗教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在中国取得博士学位授予点,佛教研究的专业人才培养得以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本世纪初的十余年间,佛教研究在中国呈现出新趋势与新领域。首先是研究立场的反思,以往主要是在中国的语境里思考佛教的历史与思想,现在还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佛教,跨学科、跨区域的佛教研究变得越来越常见。其次,文献学研究全面升级换代,从关注敦煌遗书等汉文写本,到关注梵语、藏语或中亚古代语言等佛教资料;在汉传佛教研究方面,开始尝试"解经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印度佛典的汉译与注释、讲经传统,剖析中国佛教宗派典籍的文本结构与时代特色。

  • 标签: 佛教研究 当代中国 佛教文献学 解经学
  • 简介:在历史上,中越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多元宗教融合共生的宗教生态及相近似的宗教事务管理模式,都是两国宗教领域交流的有利因素,继续推动两国佛教界在内的备宗教的交流合作,可以增进两国民众友好感情,巩固双边关系民意基础。

  • 标签: 宗教事务 交流合作 中越两国 代表团 纪实 访华
  • 简介:2000年5月29日至6月2日,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和法国远东学院在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召开了“宗教与中国社会国际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北美、欧洲、澳洲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共20余人。

  • 标签: 中国 宗教问题 组织工作 考古学 政治合法化
  • 简介:比较宗教学是发源于国外而在国内还较为薄弱的一门学科。张泽洪《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一书,运用共时与历时多维度的研究方法,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即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进行深入比较。该书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着力点颇有创新,是中国比较宗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成功范本。

  • 标签: 比较宗教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 道教 文化传播
  • 简介:1895年12月8日,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传教士来会理在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青年会——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该会以"发扬基督教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为宗旨,通过开展救助时艰、改良世风、改造人心等各种社会事工,积极传播近代文明和基督教福音。本文主要以1917-1935年间《益世报》中有关青年会的报道为中心,通过考察天津青年会救时、救世、救心的社会事工,力图还原这一公共团体与天津地方城市社会之间的关系,探求其对天津城市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青年会广泛团结社会各界救国治世的原因所在。

  • 标签: 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近代天津 社会改良 现代化
  • 简介:多做善功服务人群报效祖国为主作证——福建省天主教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汇报材料福建代表池惠中最近几年,在各级宗教事务局的领导、支持和推动下,我省天主教会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指导思想,注意发扬教规教义中与...

  • 标签: 天主教会 文明建设服务 报效祖国 两个文明建设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