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所说的基督教指广义上的基督教,既包括基督新教,也包括天主教,个别地方还包括东正教。据笔者所见到的一些有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基督教出现了不少新情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标签: 当代 西方 基督教 宗教信仰方式 神学院 修道院
  • 简介:8月24-25日,在北京"一会一团"驻地就教区管理和司铎灵修等问题举行交流和研讨。在此期间,笔者就欧洲教会的现状和神职人员短缺等问题对来自意大利的一位蒙席进行了采访。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并翻译的采访内容:

  • 标签: 东方 西方 采访内容 神职人员 意大利 灵修
  • 简介:基督教,英文为Christianity,公元一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一些小的教派。《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早期的《圣经》包括《圣经旧约》、《圣经后典》和《圣经新约》。1520年后,基督教分为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教的《圣经》只包括《圣经旧约》和《新约》,天主教《圣经》除此之外,还包括《后典》。《圣经》的前一部分为希伯来文,后一部分为希腊文。及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统一的拉丁文译本。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 标签: 基督教 《圣经》 西方文学 宗教改革运动 文学规模
  • 简介:西方极乐世界”是中国民众最熟知的佛教观念之一,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不甚了解。应读者的要求,我们对它的含义作出解释。

  • 标签: 中国民众 西方 含义 要求 解释 观念
  • 简介: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除非民族志学者、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没有多少其他的人对萨满教感兴趣,当时这个词的使用主要限于西伯利亚人和北美西部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发生了反正统文化运动.

  • 标签: 萨满教 简说 现代 西方 60年代 20世纪
  • 简介:介绍在西方社会,女性似乎在宗教性的各维度都比起男性更虔诚。为什么这点只引起了牧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偶然的注意,却没有得到宗教社会学家或研究基督教的女权主义者的关注?

  • 标签: 宗教社会学 现代性 女性个体 女权主义 宗教性 脆弱性
  • 简介:杨曾文著,《宝庆丛书》之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版。本书收入的40多篇文章,内容涉及面很广,有的是作者联系佛教历史和现实情况学习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的心得,有的是结合时代对佛教义理的诠释和发挥,有的是围绕佛教应当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进行变革的思考.特别是对近代太虚以来倡导的以贴近人生和改善人生为主旨的人生佛教及当代中国佛教界倡导的人间佛教批发价写了更多文章。此外是关于新时期佛教自身建设、佛教研究和文教事业、佛教如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标签: 佛教历史 社会进步 当代 宗教文化出版社 人生佛教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佛教的弥陀净土信仰在汉魏之际就传入中国内地,两晋开始流行。东晋东林寺僧慧远(334~416)原受学于名僧道安,太元六年(381)入庐山,“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率众行道,昏晓不绝,释迦余化,于斯复兴。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望风遥集”。慧远与谢灵运、宗炳、戴逵、刘遗民、雷次宗等相交论道,与鸠摩罗什亦书信往返,讨论佛学。元兴元年(402),慧远与学者名僧123人,集

  • 标签: 净土变 慧远 弥陀净土 净土信仰 罗什 佛理
  • 简介:黄永锋在《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道教发展态势良好。然而,道教目前也面临许多问题,甚至困境。当前困扰道教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道教与民间信仰的错位。目前,许多人对道教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一种倾向是将两者割裂开来,

  • 标签: 中国道教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当代 民间信仰 2010年 宗教文化
  • 简介:宗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长期以来有着一种神秘莫测的外观,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宗教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诞生以来已经几百万年的历史了,而迄今发现的最早宗教遗址只有3万年。

  • 标签: 中国 西方国家 宗教思想 民族文化 君主专制制度
  • 简介:《坛经》中有一则惠能与人谈西方极乐世界的话:“使君礼拜,又问:弟子见僧俗常念阿弥大佛,愿生西方。愿和尚说得生彼否?大师言:……世尊在舍卫国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只为下根说近,说远只为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不一,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生彼...

  • 标签: 西方极乐世界 《坛经》 大乘佛教 中道观 阿弥陀佛 相对真实
  • 简介:引言阿弥陀净土的西方净土变的制作,可以上溯到中国的南北朝时期。①然而,此等早期作品范例之现存者,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画面构成也很单纯,所画尊像的数目及景物的种类亦少。但进入初唐期后,正如敦煌莫高窟壁画所见,作品数量飞跃增长,而且出现了在覆盖全壁的大画面中图绘数量庞大的尊像和景物的新型范例。亦即可以认为,在中国的西方净土变历史上,唐代可谓是一个量与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划时代时期,是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大画面范例,并在全国范围内流布的时期。

  • 标签: 弥陀净土 西方 流布 唐代 画面构成 早期作品
  • 简介:现代性与西方世界从基督教和通过基督教自身已深深地渗入到现代性及西方世界的(圣经)传统中吸取了什么有益的东西?基督教和《圣经》传统中的什么东西对现代性及西方世界来说是一个负担?在此所言的“《圣经》传统”,我也指犹太教的,现代西方世界从犹太教中所吸收的东西比它意识到的还要多得多。然而,既然我们发现“启蒙运动的辩证法”(阿

  • 标签: 基督教 犹太教 《圣经》 现代西方 自身 传统
  • 简介:2009年5月19日至21日,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主编凌海成先生与北京大学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室主任李唐教授,应邀来港作交流访问。19日晚上,在西方寺于客堂内举办了佛教文化交流座谈会。香港菩提学会会长、西方寺法主永惺老和尚,精神充沛,喜会佳客。出席嘉宾有:香港佛教联合会宗教事务监督觉真长老及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净因法师。座谈会主持人为西方寺方丈宽运大和尚。

  • 标签: 《佛教文化》 西方 对话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交流 香港大学
  • 简介:作为中国西南佛教名山的贵阳东山和黔灵山,由于其地位特殊,一直是历代佛教徒、文人雅士和香客游人关注的地方,如何发挥贵阳佛教名山有优势,实现贵阳市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突出文化品位,着重打造林城精品,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贵阳有两大名山,一东山,二黔灵山,合称东西二胜。这在《清一统志》和黔灵山志》上有记载。名山之所以称为名山,乃是它有自己独自的风格和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从而在民众心目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贵阳两大名山,有这样几个特点。

  • 标签: 佛教名山 旅游资源 贵阳市 黔灵山 中国 文化资源
  • 简介:宽霖法师,俗名王天顺,四川省新都县军屯乡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1905年5月31日),卒于1999年6月8日。生前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政协常委、成都文殊院方丈。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方丈 高僧 法师 会长 四川
  • 简介:本文以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为论点,从E.Obermiller,H.W.Bailey及E.H.Johnston等人对《宝性论》各版本的整理开始,探讨当代如来藏学的起源及其引发的问题,并就日本、欧洲、美国等地区分别说明其对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影响。首先,就日本学者月轮贤隆、小川一乘对Obermiller编译藏文本《宝性论》的批判,与宇井伯寿、中村瑞隆等学者对Johnston校编梵文本《宝性论》的回响,简述高崎直道集当时如来藏学之大成,作为日本佛学界对近代如来藏学的研究。其次,就欧洲学者E.Frauwallner的第三学派说,D.SeyfortRuegg的藏传如来藏研究,以及S.K.Hookham对近代《宝性论》研究的评论,以了解当代欧洲学界对《宝性论》后续研究的情形。第三,为美国如来藏学研究近况的探讨,分别从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研究概述、近代美国如来藏学的影响、留美中国学者有关如来藏学研究的英文资料中,说明其影响与有关问题的发展。最后,以近年来的新论题“批判佛教”(CriticalBuddhism)讨论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的倾向与问题,除了解“批判佛教”的起源与论点之外,并就“如来藏思想非佛教”的论点,与如来藏学学

  • 标签: 当代 如来藏 欧美 日本 批判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