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经文:约14:26,徒1:8。我们所信从三一真神的第三位,就是圣灵。在自然界有圣灵的工作,世人中间有圣灵的工作,教会中有圣灵的工作,我们属灵生命更是圣灵的工作。但信徒中,却有人常忽略了圣灵,圣灵的同在或不同在,似乎与他们无关紧要,几乎忘记了。三一真神,圣父、圣子、圣灵是同尊、同荣、同权,同受敬拜、同受赞美、同受称颂。三一真神从来没有分开单独工作,神的每一件事总是三

  • 标签: 敬拜 同权 主耶稣 三一 效法基督 法利赛人
  • 简介:百余年来,中国人无不期盼着祖国实现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作为传统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的成分——佛教文化,最终需要实现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变,实现与人世、人生的重新结合。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人,都关

  • 标签: 佛教文化 佛教音乐 交响乐 传统社会文化 中国现代化 中国大陆
  • 简介:海塔苑在五台山黛螺顶右侧华严谷金界寺旁,此塔坐西朝东,两侧青山环护,塔后一峰耸峙,塔左一溪流布.其四周树木苍翠,满目葱茏.终年不断的朝圣者,走上这条神密的圣道,一直至海上师的舍利宝塔.

  • 标签: 朝圣者 五台山 流布 溪流 海上
  • 简介:上师的座右铭见于《海上师传》,短短32字,字字珠玑。是我们近慈堂上,以至整个佛教之至宝,更是僧宝中任当家师、方丈们的一面镜子。座右铭字句浅显明白,不用解释就懂。不过,结合自己回忆亲近上师时所知的其他一些言教来阐述,或更有意义。

  • 标签: 上师 道德建设 佛教 学佛 佛陀 座右铭
  • 简介:韩镜清老师于2003年1月17日舍报往生,享年92岁。为了纪念韩老,在这里不自量力介绍一点儿自己理解的韩老关于相和所相问题的思考,以供大家继续探讨。

  • 标签: 能相 所相 大乘佛法 三性 别识 名相
  • 简介:圣经分为旧约与新约两大部分.旧约39卷,希伯来正典24卷,旧约也就是犹太教的希伯来正典,两者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各卷分类不同而已.比如基督教把十二小先知书分为十二卷,而犹太教则作为一卷书.初期教会一开始就承认希伯来正典,因为耶稣讲道常常引用旧约圣经,教会当然没有理由拒绝.旧约原文大多是希伯来文,只有极少部分是亚兰文.新约全部是用希腊文写成的.

  • 标签: 圣经 基督教 旧约 新约 修订工作
  • 简介:2004年2月18日(正月廿八),中国佛协原研究部研究员、著名诗僧、书画家、重建证果寺住持释圆彻,在汕头市龙湖区证果寺内,以吉祥卧安然示寂,终年76岁。24日上午举行追思法会,中国佛协常务理事释心印读祭文,福

  • 标签: 圆彻法师 佛教文化 生平 人格修养
  • 简介:初夏的一个清晨,天空湛蓝,阳光柔和,浙江温州大罗山山林中,花蕊吐秀,清泉淙淙,万木葱茏,天地万物都在对大自然感恩赞咏,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一行人在显法师的带领下立脚点往弘一大师曾经驻锡的圣寿禅寺的下院——伏虎寺。

  • 标签: 佛教 伏虎寺 浙江 释能显法师 成长历程 佛法
  • 简介:海法师俗姓龚,名学光,字缉熙,1886年腊月22日生于四川省绵竹县汉旺场。父名常一,母亲张氏,有一位姐姐。他10岁时,迁家县城,父以摊贩为业。不数年,父母相继去世,姐弟相依为命。他在私塾读书,也还留心国事。当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就决意离家,去寻求救国之道。14岁上,他到了成都东大街恒升通匹头业商号当学徒,号东钟体乾见他敏慧,令随其私塾老师学习,受到器重。不数年,遂通诸子;又浏览了不少新出书刊,故

  • 标签: 五台山 海法 戊戌变法 《四分律》 佛教协会 广济寺
  • 简介:上海居士林集会纪念海上师诞辰110周年本刊讯上海佛教居士林于1月30日上午隆重集会,纪念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上师诞辰11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发来电报,电文如下:“上海佛教居士林:海上师110周年诞辰纪念,谨致仰...

  • 标签: 佛教协会 居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诞辰纪念 赵朴初 副会长
  • 简介:本文以忏悔思想为中心,考察了龙树菩萨、寂天菩萨、宗喀巴大师、海上师的忏悔思想,阐述藏传佛教忏悔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从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发展到寂天菩萨的“七支供养”;同时,寂天菩萨提出“四力”忏悔,和“信解空性”的“理忏”。宗喀巴大师全面继承了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在“对治现行力”中概括了寂天菩萨《大乘集菩萨学论》的“对治行”的六个方面,使其忏悔思想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并且将忏悔纳入菩提道的次第。海上师在阐述宗喀巴大师的忏悔思想时,受到汉地佛教的影响,如将“灭现行罪力”归结为“作法忏”,而将“灭过现罪力”归结为“事忏”和“理忏”,这也是密教在汉地传播过程中所必须和必然的现象。

  • 标签: 藏传佛教 忏悔 龙树 寂天 宗咯巴 能海
  • 简介:近来,由丹麦“漫画事件”引发的巨大风波,再一次提醒人们:不同宗教和文明间的相互尊重和睦共处是多么的重要而且紧迫。

  • 标签: 价值 东方 相互尊重 宗教
  • 简介:方广锠先生的“印度佛教讲座”已经在本刊连载了一年多。到上一期为止,方先生着眼于纵向地表述了印度佛教得以产生的文化土壤、历史背景、社会根源,至此,本讲座已经转到了佛教的思想内容上来。方先生的本期来稿,跳出了历史叙述的路子,他想向我们介绍佛教的世界观和宇宙论。当然,这是现代人对于佛教理论的一种解读。要以佛教自己的话说,她只是导入除生死感的学问,戒定慧三学才是她的组织结构。但我们既然生当此世,透过一种西学的方法论眼镜来看待理性层面的佛教,也还是必要的吧。

  • 标签: 印度 佛教文化 三界 佛教神祗
  • 简介:谨以本文献给罗文牧师,记念他大半生在主内的辛劳及为教会所付出的心血。导言:本文不是一篇专技的学术论文,却是一深沉的反思,反省神学面临后现代文化的挑战,如何可开出一合乎圣经而又回应时代的思想模式

  • 标签: 后现代性 后现代文化 神学 沟通行动 人与人 后现代主义
  • 简介:儒童本生,佛教诸经记述甚多,大致讲同一故事一一释迦前世为少年修行者时,逢定光佛宣扬佛法,即买花献佛,见地淤泥,布发于上,佛足蹈而过。只是关于这位少年修行者之称谓,诸经所载不尽一致:《过去现在因果经》谓之“善慧仙人”;《增一阿含经》谓之“超术梵志”;《修行本起经》、《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六度集经》则均谓之“儒童”。

  • 标签: 云冈石窟 儒童本生 佛教 阿输迦施土 信仰模式 造像
  • 简介:慈悲是大乘佛法根本精神的象征,大乘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以布施为先。布施行是菩萨成佛的重要实践,因此历代高僧在慈善事业方面所作贡献殊多,他们对社会救济事业的推动皆源自于一颗愍念众生的菩提心。在现当代佛教复兴运动中,由于慈善救济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因而也成为当代人间佛教的重要弘法模式之一。起点较薄弱的大陆佛教慈善事业,有待在制度管理上予以加强,在慈善内涵上加以提升,除了施贫济穷以外,更应注重文教事业,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成办最究竟的慈善事业。

  • 标签: 慈善事业 人间佛教 高僧 社会救济事业 入世 大乘佛法
  • 简介:全球化的浪潮既对中国社会也对中国教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国是一个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正在快速前进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受益者。但在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出现诸多的问题、如高失业率、高犯罪率、高离婚率的困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流行,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生活不安定感的增强,以及更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如城乡差别的加大,“三农”问题,制假贩假,农村的宗法势力,腐败问题等等。面对上述种种的卒十会问题,正如国内的新闻媒体常说的那样,应该动员全卒十会都来关心协助解决。这里所说的全社会自然也包括中国教会在内。

  • 标签: 中国教会 “神圣” 基督教 基督徒 全球化进程 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