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兰堡,是国际公认的欧洲"视觉诗人"的代表人物。他以丰富的阅历,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不断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格,对当代的视觉设计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冈·兰堡的艺术植根于他的民族文化,包豪斯思想是他的艺术根基,土豆文化是他的灵魂,60年代西方的学潮则奠定了他视觉设计的革命性。

  • 标签: 招贴设计 冈特 视觉设计 视觉诗 包豪斯 图形符号
  • 简介:在当代,日常生活已充分审美化,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然而在日常生活审美化逐渐扩散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日常生活的高度审美化所带来的艺术和生活界限的逐渐消失,日常生活的高度审美化同时也带来了经典艺术的缺失,让艺术品沦为机器复制的艺术,从而导致艺术缺失了艺术的独特性和情感性,进而让我们丧失了对艺术应有的崇敬之情,更剥夺了我们通过欣赏真正的艺术品而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

  • 标签: 日常生活审美化 经典艺术 审美愉悦 艺术品 情感性
  • 简介:未来主义是意大利近代极富有影响力的艺术思潮之一。通过对1936年到1938年间阿尔韦托·马斯安尼设计的四张航空招生海报图像进行研究,回顾了意大利未来主义与航空业同期发展的黄金时代,论述了海报作者如何运用金属元素、强烈的色彩对比、仰视化构图等视觉形式和具有强大隐喻性图形符号——老鹰、鹰帜,共同把未来主义风格和民族意识呈现于海报之中。这四张海报是未来主义艺术思潮在设计领域的图像历史,是进一步了解未来主义历史的证据。

  • 标签: 未来主义 海报设计 阿尔韦托·马斯特安尼
  • 简介: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分析美国现代诗人西奥多·瑞克的名诗《在黑暗的时刻》中意象的认知结构,我们能更深刻体会到诗人在绝望和孤独中为寻找真正的自我,追求光明的苦难历程。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使英语诗歌的解读更富体验性,更加全面、深入。

  • 标签: 意象图式理论 英语诗歌 解读 认知语言学理论 现代诗人 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