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胡新和(1955-2013)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期刊出版管理中心主任、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自然辩证法通讯》主编,《工程研究》副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理事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5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

  • 标签: 逝世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中国共产党党员 《自然辩证法通讯》 学者 政府特殊津贴
  • 简介:20131月5—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39个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和学界专家学者代表近50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有三项议程:(1)做2012工作总结和2013工作计划报告。(2)研讨科技伦理课程建设问题。(3)商讨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报告撰写计划。

  • 标签: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学科建设 专业委员会 专家学者 科技伦理 报告撰写
  • 简介:10月9—12日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召开。国际科学社会研究学会也称4S(SocietyforSocialStudiesofScience)。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千多名学者参会,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多位学者也应邀出席会议。由于视听媒介在学术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本届年会全体大会的主题即设定为“声音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

  • 标签: 自然科学史 社会研究 年会 学会 国际 中国科学院
  • 简介:1月1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会议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的贺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筠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李景源,潘梓同志次子潘渝伯先后发言。座谈会由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吴尚民主持。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座谈会 潘梓年 学部委员 诞辰 纪念
  • 简介:5月5日是丹麦哲学家、神学家、作家、社会批评家克尔凯郭尔(SфgrenKierkegaard,1813—1855)诞辰200周纪念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SKC)策划举办了纪念克尔凯郭尔诞辰200周学术——“克尔凯郭尔2013”(SK2013)活动,主题为“克尔凯郭尔和存在主义的挑战”。此次活动历时一半,分丹麦国内和丹麦国外两个部分,形式多样,包括学术课程、会议讲座、狂欢节、展览、音乐会、城市徒步、邮票发行、电影节等活动。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克尔凯郭尔 纪念日 诞辰 哥本哈根大学 存在主义
  • 简介:逻辑和哲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20世纪30代的逻辑鼎盛时期出现的以“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为代表的元逻辑和以“塔斯基形式真理论”为代表的逻辑语义学等理论成果影响和鼓舞了当时处于萎靡状态的哲学。20世纪50代以后,建立在逻辑基础之上的方法论有了巨大变革,“哲学逻辑”迅速崛起。之后,逻辑在哲学中的影响开始衰退,哲学家对待逻辑方法的使用有了积极和消极这两种对立的态度。逻辑学的研究也转向计算机科学或语言学等领域。语言是逻辑和哲学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逻辑语义学 哲学逻辑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20世纪 计算机科学 鼎盛时期
  • 简介:12月14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由湖北省哲学学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哲学发展与民族复兴”。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湖北省哲学学会秘书长王雨辰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林剑教授分别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儒家思想能否与马克思主义牵手”作主题发言。与会学者围绕“新时期中国哲学的境遇、任务与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独到见解。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可风教授作总结发言。

  • 标签: 哲学发展 民族复兴 哲学学会 湖北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学术研讨会
  • 简介:7月20—21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由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及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大会主题报告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宋志明教授以“现代中国哲学观演进及其对民族性的遮蔽”为题,讨论了时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大多数现代中国学者把狭义哲学观误解为单数哲学观,尚未树立起“中国哲学观”,有意无意地以时代性遮蔽了民族性。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柴文华教授探讨了任继愈的中国史观,及其对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和进一步书写中国哲学史具有的启发意义。

  • 标签: 中国现代哲学 哲学研究 民族性 时代性 学术研讨会 黑龙江大学
  • 简介:随着哲学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它所包含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范畴。哲学在诞生之初并没有精细的分支学科划分,而它发展到今日,又要求我们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2013的西方哲学研究正体现了这一点:除了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关注之外,政治哲学、实践哲学、比较哲学等领域都在逐渐成为新的焦点;在传统的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等领域,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与诸多实践或现实问题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可以作为我们总结和反思2013研究工作的一条线索。

  • 标签: 西方哲学研究 中西比较 专业研究 传统形而上学 述评 德国古典哲学
  • 简介:12月27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主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主持会议。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原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逢先知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 标签: 毛泽东同志 学术研讨会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
  • 简介:近年来的美学研究,时有新的学派与思潮出现,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的探讨,美学日常生活化的导向等。然而,纵观2013的美学研究,似乎少了一些思潮迭起的喧嚣,多了一些对问题的冷静探索与思考。这不仅体现在学者们对新的思潮与学派的反思中,也体现在对传统思想的重思与重构中。

  • 标签: 美学研究 国内 日常生活化 环境美学 身体美学 传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