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临汝,《续汉》扬州豫章郡领县,“永元八年置”,与此泰始失淮北后侨置的汝南郡所领者别。所注“汉旧名”不确,当是“新立”。本司州刺史南汝南太守:“临汝令,新立。”

  • 标签: 《宋书·州郡志》 陈留郡 汝南郡 陈郡 临汝令
  • 简介:<正>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之一,与他同时代的孟子等都很佩服他,称他为“巨擘”。但由于其对封建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故历代统治阶级对他都很反感,以致正史之中无专门记载,其著述也大多流失。他隐居的地方也成为古代谈论争议较多的问题,至今有许多疑点搞不清楚,成为一桩历史悬案,笔者在有关老师帮助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多方搜

  • 标签: 战国时期 孟子 长白山 白云山 春秋时期 封建统治者
  • 简介:<正>一、抟其人及其著述抟,字图南,生于五代末。史载其年轻时有奇才经纶,曾以诗著名于后唐,后举进士不第,逐无意于仕禄,但以山水为乐。其间曾就学于隐士孙君仿、獐皮处士,隐居湖北省武当山二十余年。后返归四川,又从蜀中高道何昌一学道。何昌一生平事迹不详,学术思想亦无从查考,但据《玉溪子丹经指要》卷首《混元仙派传授图》所载,五代著名道教思想家、六卷《化书》的作者谭峭为其弟子,则其道德学问大致可以想见。赵匡胤废周立宋后,抟移居华山,最后终老于华山张超谷石室中。

  • 标签: 太极图 陈抟 心法 生平事迹 道德学问 武当山
  • 简介:(108)1134页:“临庆内史,吴分苍梧立为临惯郡,属广州,晋成帝度荆州。”按:临贺郡始置时当属荆州(时无广州),及晋平吴,乃属广州。《晋书·地理》下广州:“及太康中,吴平,遂以荆州始安、始兴、临贺三郡来属”;本前广兴公相条亦云:“吴孙皓甘露元年,分桂阳南部都尉,立为始兴郡。晋武帝平吴,以属广州。”又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卷十四荆州始兴郡:“今遍检诸地志,临贺郡之立当在置广州之前,不得云立郡时已属广州。《通典》吴广州领郡六,亦不数临贺。《元和郡县志》、《方舆胜览》临贺、始兴二郡皆属荆州。”

  • 标签: 宋书 《方舆胜览》 《通典》 广州 荆州 地理志
  • 简介:(112)1135页:“乐化左令,宋末立。”按:依本例,“乐化左令”当作“乐化左县令”。(113)1136页:“襄阳公相,魏武帝平荆州,分南郡编以北及南阳之山都立,属荆州。鱼豢云,魏文帝立。”

  • 标签: 宋书 魏武帝 魏文帝 荆州
  • 简介:《庄子》一书,注者众多,总其成者有鼓应先生之《今注今译》;虽称精审,微瑕存焉.本文指出其《内篇》注译之可商者十余条,并归纳其所以致误者,约有三端:日未解謰语,日未明词义,日未通文法.

  • 标签: 《庄子·内篇》 词义 文法 指瑕 连绵字 训诂
  • 简介:试论宣帝太建北伐张连生南北朝时期,宣帝太建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北伐:第一次是太建五年至七年(公元573—57.5年),陈军攻打北齐所占领的淮南地区;第M次是大建九年至十年(577一578年),陈军进攻北周所占领的徐州地区。、两次北伐的主持者都是宣帝...

  • 标签: 陈宣帝 第二次北伐 北齐 陈军 齐后主 骄傲轻敌
  • 简介:高青庄西周城址是齐文化考古和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其具有高规格的祭祀遗迹,可能为诸侯之社,其葬有齐之宗室、执掌军权之卿,应为齐国近畿军事重镇。综合庄西周城址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可能是西周时期齐国的别都或辅都。

  • 标签: 陈庄城址 社祭 城址性质 别都辅都
  • 简介:学界关于湛若水与白沙思想关联的历史评定大多在“白沙宗子”与“出入有间”之间犹疑不定。本文则另辟蹊径,主要选取湛若水在白沙身后所作对白沙学旨的描述和体现其整体认识的祭文、碑铭等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内在的文本分析以及其间细密关节与具体分殊的扣问,揭示天理之学与自然之旨的互动与融合、继承与创新,从学问主旨与整体精神来把握二人思想的关系。可以看出,湛若水对自身学问归属有着自觉、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对“天理”、“中正”与“自然”的融通在理论上建构起与白沙之学的实质学承,使之接续上孔孟学脉,从而建基于更加广阔深厚的儒学传统的土壤中。

  • 标签: 湛若水 陈白沙 天理 自然
  • 简介:柴德赓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字青峰,浙江诸暨人,生于1908年9月30日,历任辅仁大学、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教授。他一生尊师重教,忠于教育事业,热心于研究祖国历史,在学术渊源上与他的老师垣的关系尤为密切。

  • 标签: 陈垣 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家 师范学院 辅仁大学
  • 简介:<正>我国南宋时的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事功学说的集大成者。在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盛行时,叶适接过事功派所另树的一帜,把这派学说推向一个新水平,确立了与理学、心学鼎足而立的地位。然而,作为事功派集大成者,必有其思想渊源。我们重视对叶适哲学思想的研究,当然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先驱、永嘉学派的导源者薛季宣和傅良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对他们作一点初探。

  • 标签: 陈傅良 哲学思想 道器关系 事功之学 唯物论 永嘉学派
  • 简介:汉末魏初,儒学德性我式微,才性说盛行,《人物》集其大成。具有一定个体独立性和自由精神的才性我存在三个面向:轻视儒家规范而仍以道德为终极关怀,但新道德并不明确,是不清晰的德性我;重视直觉洞鉴的智悟,但程序性逻辑推理阙如,是不彻底的认知我;将个体生命看作艺术的审美存在,但欠缺退而瞻远的超越意识,是不健全的情意我。材质自然主义凸显才性说之自我又使之不完满,魏晋个体之种种自主性据此伸展.

  • 标签: 才性 《人物志》 个人 自我 自然主义
  • 简介:周敦颐《太极图说》为理学史上的重要论文,"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的思想,最先为道学理论形态建立初步的宇宙论架构。但《太极图说》对"无极"、"太极"含义及关系等问题的论说甚为简约,使得后来理学家对其作创造性的诠释成为可能。普作为元代福建朱子门人后学,对《太极图》的理解承袭朱子之说,但也有发朱子未发之论:一是对"阴阳圈"中小圈、"五行圈"下小圈的解说;二是对"男女圈"意蕴的发明,阐发了"太极"与"二气"、"五行"、"万物"不杂不离且为之主宰的关系。这在理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 标签: 陈普 《太极图》 阴阳圈 五行圈 男女圈 小圈
  • 简介:关于古书学派属性的判定,首先应辨析其最高范畴与核心理念,其次应观其学术方向,看其学其术到底要把社会引向何方?最后还要考察其与历史文献之关系.由是观之,为儒家的典籍,殆无疑义.鼓应先生所说与黄老、稷下道家之同,只是表明了对此两派道家之影响,而不是相反.

  • 标签: 易传 学派属性 儒家 道家
  • 简介:冯友兰遗言说“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在近些年大陆儒学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中国哲学义如何登场,成为学术界热切关注的一个问题。来教授的新著《仁学本体论》是对两千多年来仁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以儒家式的、中国式的哲学建构,回应了当代儒学以及中国哲学理论建构的时代问题。本书是当代儒学复兴的奠基之作。

  • 标签: 当代理论 儒学价值 仁学思想 本体论 教授 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