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民办教育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利益,必然导致伦理冲突,关键是制度伦理、组织伦理直至个人的道德建构。

  • 标签: 契约伦理 价值冲突 伦理建构
  • 简介:历史上的中国不是一个传统的契约社会,也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契约意识在古代中国早已存在。先秦时期,统治者和民众、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通过“礼”与“信”的长期影响,形成了某种以公正为原则的契约关系,从而对统治者的行政和民众的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它有两个特点:首先,这种规定是不成文的,并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其次,这种规定是约定俗成的,代表着个体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往往具有舆论和道德层面的力量。在《论语》和《孟子》等儒家经典中,这种道德层面的契约关系并不鲜见,深刻反映着中国早期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

  • 标签: 先秦 儒家经典 公正 社会契约 价值取向
  • 简介:社会契约不论在政治哲学史上或是作为一种正义理论,都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后来的研究又将其作为一种基于组织理论的个体权利来加以研究,即它是一种将伦理和道德的合法性与合作的战略和行动进行整合的途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作为经济伦理而被提出来。沿着唐纳森和邓菲的研究途径进行追寻表明,如果社会契约被意识到并被作为网络治理过程加以对待,那么其将适用于组织设置过程。这一洞悉有利于行政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因为它能够引起人们对行政程序的关注,在这一程序中,信任在持续的契约交往中得以创设,并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应用于行政自由裁量的新途径(如道德代理),以认识组织的新兴网络形式及其竞争力和道德潜能。

  • 标签: 社会契约 网络治理 信任建构 道德代理
  • 简介:<正>邹韬奋创办的“生活出版合作社”,是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区较早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现代经济史上有其重要意义.邹韬奋自1925年进入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参加《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1932年将《生活》周刊社的“书报代办部”扩大改组

  • 标签: 邹韬奋 重要意义 合作社经济 苏联 合作经济组织 国统区
  • 简介: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集体经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企业形式。由于其实践时间不长,理论准备不足,目前,全国性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立法尚未问世,面对纷然杂乱的各类股份合作制企业尽快在法律上确定其地位,并立法加以调整,在理论及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一、关于股份...

  • 标签: 股份合作制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合作社 内在规定性 股份构成 按劳分配
  • 简介:中国素有"三教"之说,陈寅恪先生在1930年代曾说过:"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1历史地看,虽不能说儒释道三教构成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鼎足之势,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三教各有其地位和作用,应是不争的事实.诚如牟钟鉴先生所说:"魏晋以降,儒佛道三家成为三大主流学说,其中以儒为主体,以佛道为辅翼,互相渗透,互相推动……"2但与儒释二教相比较,人们常以"杂而多端"称言道教.

  • 标签: 道教 文化整合作用 历史地位 中国 宗教信仰 民族特色
  • 简介:在政府间关系的问题上,国外研究作为一种学术背景引导与启发了国内的学术研究,国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问关系的“十字型博弈”框架,从纵横两个截面解剖政府间复杂的博弈关系,并结合西方“府际管理”的理念,提出我国“府际治理”的思路。本文还提出“府际信任”这一话题,并探讨它在府际合作中的作用。

  • 标签: 府际关系 十字型博弈 合作博弈 府际治理
  • 简介:世界经济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服务经济的特点,经济活动从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加快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是推动江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对江苏服务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与比较,并探讨了制约江苏服务业国际化的因素,继而提出推进江苏服务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 标签: 江苏 服务业 服务贸易 国际化
  • 简介:张康之教授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合作治理的思想主张。在具体的分析和论证中,该书的空间分析方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法论转向,对理解公共治理的状况和行政伦理的生态具有重要的启示。从空间的维度对政府演变的理想类型进行解读,可以建构一套清晰而连贯的分析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合作治理的主张是方向性的和原则性的,还需要更多理论上的深化和完善。这也应当成为推动治理变革的思想工具,促进合作治理的普遍实现。

  • 标签: 后工业社会 合作治理 空间 行政伦理
  • 简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分工模式及演变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分地区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传统国际分工和产品内国际分工两种不同模式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和特点。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迅速,但是受限于在该分工模式中相对不利的发展位置,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要明显小于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进一步分区域的分析表明,无论哪种分工模式,其对中国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

  • 标签: 国际分工演变 生产性服务业 比较研究
  • 简介:在学术史意义上检讨现代思想研究,我们可以有这样的心得:'文革'时代的理论框架是'两条路线斗争史',继续革命成为历史叙事的元话语;而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则发生了向发展主义、经济中心主义的转换.前者可以说是政治史取向的革命思想史范式,后者可以说是社会史倾向的现代化思想史范式.

  • 标签: 革命理论 政治问题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思想 社会经济
  • 简介:本文以江苏Z镇的389份调查问卷为依据,探讨乡镇公共服务的社会满意度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对乡镇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以及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本文认为,乡镇居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而居民的满意度根据其需求状况具有一定的次序性。伴随着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成熟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日渐完善,文化娱乐、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大,同时对于政府行政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乡镇 社会满意度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