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子曰:逆诈,亿不信。抑或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这一儒家道德实践中的困境可称为"孔子难题"。从问题史出发,通过文献索引和历史勾稽,以孔子与宰我、孟子与万章、王阳明与欧阳德、梁漱溟与贺麟等人的论辩为基本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可以发现,"孔子难题"在儒家思想史脉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难题"所折射的道德困境和历代儒者的解决之道,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的意义,值得人们重视。

  • 标签: 儒家 孔子难题 “不逆诈 不亿不信” 先觉
  • 简介:<正>《杂卦》是《易大传》的最后一篇,从来不被人们重视,注解者皆以“杂”字说之。如虞翻说:《杂卦》者杂六十四卦以为义,其于《序卦》之外别言也。……于时王道踳驳,圣人之意或欲错综以济之,故此序卦以其杂也。(《周易正义》孔颖达疏引)韩康伯说:《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周易正

  • 标签: 杂卦 六十四卦 卦序 今本 易经 周易
  • 简介:明代“大礼议”围绕明世宗入继大统后的伦序安排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争辩。清儒从礼学角度入手,不但彻底否定了张璁派“统嗣二分”原则,同时又批评杨廷和的伦序安排认为其会导致太庙“昭穆紊乱”。那么在清儒那里怎样的伦序安排才能使太庙“昭穆紊”?清儒对太庙昭穆的认识与其对整个宗法制度的理解密不可分。宗庙的昭穆之常为父子相继,昭穆之变则会出现“以弟后兄”“以孙后祖”的情况。本文正是希望在这一常一变之间梳理出清儒对于昭穆制度的认识,这也将有助于辨明清儒“大礼议非礼”一说的礼学基础。

  • 标签: 礼学 昭穆 大礼议
  • 简介: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是由历代”君子”所承担的。然而何谓“君子”,本文依据《论语》拟对这一问题予以探讨,包括“君子”的世界、“君子”的意义、“君子”的困惑及“君子”的本质四个方面。目的在于澄清“君子”的原始形态,为进一步探求传统文化的特征及与现代文化之关系做一点基础工作。

  • 标签: 君子 境遇 不愠
  • 简介:知彼知己,百战殆──谈兵法与经营之一路若华孙武在《孙子兵法》(简称《孙子》一书中,用简洁的语言"知彼知己,百战殆"概括出一个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前无古人的,它是《孙子》的精华。《孙子·用间》篇指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

  • 标签: 《孙子》 《孙子兵法》 齐鲁石化公司 劳动保护服装 孙武 企业经营
  • 简介:《仪礼·丧服·大功章》有一段关于“始封之君臣诸父昆弟”的传文,与经文有关大夫降服的记述似有不合之处。自魏晋至清代,多位学者曾作出讨论,其间涉及诸侯、大夫降服原则的理解、门内门外亲亲尊尊关系的安顿。本文依据历代礼家的注释与讨论,尝试分析其间的礼制与礼义纠结,并给出一定解答。

  • 标签: 始封之君 诸侯 大夫 降服
  • 简介:“从心所欲,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所意味的自由,非随心所欲,而是自觉自愿行礼为仁、立德顺天,在此过程中“从心所欲,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

  • 标签: 从心所欲 礼仁 自觉 规矩
  • 简介:中国古代人的哲思维呈现着一种生态化的特点,它体验且合理性地表征了生态——生命存在的本真状态,诗意化地悟解着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内在机理。她在以“一”为始,以“无”为本的“大道”之境中,将实存的“有”消遁在本真存在的“无”中,从而去“活化”性地探求天地自然存在之本,梳理人的生命存在之根,去透析“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节奏韵律与无穷意味,同时还力在打造一种内蕴精神生态平衡节律的“生态人”。本文所分析的太极、“无”、“化”,、“心“和“游”等思维范式就明显呈现着这种生态体验特点。

  • 标签: 哲性思维 生态体验性 “大道”之境 生生 自然无为
  • 简介:"天下之言"章是孟子讨论人性的一段重要言论,但是由于个别文字难以训释,其内容一直不被人们理解,影响了孟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新近出土的郭店竹简中,一些文句与"天下之言,,章有可沟通之处,为我们破解该章内容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拟结合新出土竹简材料对该章文字进行训释,并由字义训释进一步探讨孟子性善论思想.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标签: 《孟子》 《性自命出》 性善论 个别 郭店竹简 人性
  • 简介:从张岱年先生关于张载天地之与气质之两元论分析入手,说明张载的两元论主要是就事实存在而言,在价值评价的角度,张载根本否定气质之的意义,而天地之为善亦取决于变化气质而善反的工夫。人由二(善恶混)而走向一(善性),是在德与气交相胜的过程中实现的,说到底只是一的互为胜负。“一于气”的之两元也可以在一气一的意义上予以理解。

  • 标签: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性两元论 性一元论 二性 一性
  • 简介:以“应该”的语言来表达具有规范性的实践规则,并以此去引导行动,这是现代实践哲学的一个基础思想。通常认为,在两个关键的指标上,道德意义上的“应该”不同于其他意义上的“应该”概念。这两个指标,一个是“应该”概念所表征的规范特征,另一个是“应该”概念所蕴含的规范力量。

  • 标签: 道德原则 绝对律令 “应该” 逃避 神话 实践哲学
  • 简介:唯识论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证实”,即没有证知真如;而依他起也是凡夫智之认识对象。进而探讨比量的可靠,比量以记忆功能和记忆中的知识为基础之一,而记忆(念)则属似现量,即不正确的认识。此外,过去知识也都在似现量中。为何比量以似现量为基础?因为过去知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识成分。其知识成分即比量之基础。现量的可靠则可到佛位认识中探源,佛位认识都是现量。若诸法有各自的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也以此“不可言说”之离言自性为源头;若诸法无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与佛现量,在对现象的认识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佛还能在每一法上认识空、无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缚等原因而不能认识这些理及理体。

  • 标签: 唯识论 量论 现量 比量 似现量
  • 简介:郭店楚墓竹简《自命出》是介于孔孟之间的先秦儒家著作,在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研究孔孟之间儒家情感哲学的重要来源。从情感的来源上讲,“情生于”,将人的情感真正纳入人性当中,从根源处论证了情感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从情感的特征来看,强调真情、美情,以哀乐论情,最早提出至情必悲,开启了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从情感的善恶来看,人情可悦,人情为美,情感有向善的趋向,情善导致性善,为孟子的性善论,起到了一个重要的过渡作用。

  • 标签: 性自命出 情感哲学 情生于性 道始于情
  • 简介:《孟子》论,唯“天下之言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章最为难解。考该章“、故、则、利、凿、致”六字尤其是三见之“故”字及孟子的论证理路或修辞,可知该章是言崇本之意并扬性善、顺说。“故”字初义从“欠、古”二符出,有人为、过去两基本义,后义又衍生出原本、本初义。“则故”之则、故二字各与“惟尧则之”、“夷子二本故也”之则、故用法同,“本、故”字义同而联构的“本故”一词又义同《荀子》“将皆失丧其故也”之“故”。刘宝楠以“”解“故”,杨惊以“本性”释“故”,又以“本”释“故”,此用法亦见《中论》“丧其故”及《庄子》“始乎故,长乎”等。孟子持性善论,其“天下之言也”章强调就本性而言:言本性则当利本性,就人言之则当顺人之善性而为,“则故—求其故”并称即皆求其原、效其本;“则故一求其故”而循本顺则若治水之“行其所无事”.反之则是穿凿.

  • 标签: 《孟子》 性故则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考察,来揭示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变迁,以及这些变迁背后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需要。同时,本文特别想揭示的是,1840年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梁启超、孙中山、张岱年等人是如何思考道德中的公私、古今、常变、继承与创新等问题,以及他们如何对传统道德进行“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并提出新的美德体系,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滋养和借鉴。

  • 标签: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
  • 简介:通过与科学的比较,张东荪从普遍的维度研究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实质、概念特点、价值意义。他区分了“形而上学系统”中核心范畴的两种功能和抽象概念的两层涵义,论证了“形而上学知识”的合法和必要。进而,他依据形而上学的民族和历史特点,考察了汉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提出了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张东荪在重建新宇宙论时,遵循了这一理念,表现出了与现代本体论重建运动不同的实践方向,也显示了形而上学观念在中国发展演变的复杂

  • 标签: 张东荪 形而上学 知识 科学
  • 简介:常逻辑公式是不含命题变元的逻辑公式,运用它们可以定义结构类。反过来,某些结构类却不能以常逻辑公式集定义。模态逻辑中一阶可定义的框架类可被常模态公式集定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框架类对满射互模拟象、不相交并封闭,并且其补类对超滤扩张封闭。有穷传递框架类相对可由常模态公式集定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对满射互模拟象和不相交并封闭。这两条定理中后一条可推广至直觉主义逻辑。

  • 标签: 模态逻辑 定义 公式 充分必要条件 直觉主义逻辑 封闭
  • 简介:<正>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很强的地域。齐文化,指先秦时期齐国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齐的封国。西周时期齐、鲁分别立国,此为齐文化和鲁文化的最初分野。齐文化创始于太公,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由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齐文化以它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区别于鲁文化,成为山东

  • 标签: 齐文化 齐国 开放性 鲁文化 学术思想 思想文化
  • 简介:技术壁垒是一种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手段,具有合理性、复杂、灵活性和隐蔽的特点,因而在国际贸易中被广为采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明显落后.因此在入世后,我们应重视对技术壁垒的运用,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

  • 标签: WTO 国际贸易 技术性壁垒 中国 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