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个人的能力发挥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一个单位的发展与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息息相关。当前,不少单位常有干群关系恶化的现象出现。追根溯源,主要原因有:公仆意识淡化,个人主义膨胀,官僚主义滋长,地方主义泛滥,裙带关系盛行。因此,要在各单位建立一种互动式的协作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兼收并蓄,言纳百川,至精至诚。以此,把我们员工的思想集中到我们共同的事业上来。具体说要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心”修养,即爱心、宽容心、开拓心。

  • 标签: 领导干部 “三心” 领导者 创造性思维 宽容心 个人主义
  • 简介:本文以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的音乐观念为契机,分析了阿多诺批判斯特拉文斯基的个方面:"伪装"的现代音乐、反主体性以及基于本体时间基础的音乐作曲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阿多诺批判斯特拉文斯基的出发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同时指出阿多诺音乐哲学的社会意义.

  • 标签: 新音乐 现代音乐 音乐素材 主体 星丛
  • 简介:用于描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世界的观念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产生。当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第一世界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第二世界在冷战中为争夺全球的统治地位而斗争时,第世界常常成为战场或者军事行动的演出场所。这个被认为是欠发展的第世界同时还充当着一场指向全球现代化之命运的战争的炮灰、晴雨表以及掠夺物,这种命运就是:世界的分之二,"其未来已经押在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身上"。

  • 标签: 第三世界 毛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全球现代化
  • 简介:四、人性与人的道德潜能如果说,将利益与互利作为人类道德的客观基础,实际隐含着一种消极的人性理解,即设定:人本性自私,只是因为自利最大化的主观要求或欲望只能通过互利的社会契约机制才能实现,因而互利便具有一种基本的道德理性意义;那么,对人性的积极理解就可以被看作是对人类道德之主体基础的探究,即设定:人性本善,而人的善本性不仅能够给人类的道德提供内在的主体驱动力,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

  • 标签: 人性 伦理学 人道主义 道德精神 人生价值
  • 简介:<正>在改革和开放两股激流的冲击之下,珠江角洲洗去昔日灰暗的颜色,“金角”放射出熠熠的耀人之光。1985年,珠江大角九市二十三县以占全省21%的土地,创造了占全省近60%的工农业产值和占全省70%以上的财政收入。这里一个小镇(北滘镇)生产的电风扇,居然占全国电风扇总产量的1/5,真是奇迹。珠江角洲物产之丰富,市场之繁荣,

  • 标签: 商品经济 社会现代化 传统人格 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 价值取向
  • 简介:国家以因大规模天灾人祸造成的社会特殊状态为起点,构建着灾难的叙事。利用灾难的“将发生”的国家,构建出“被划一整合的灾难”叙事模式;而利用灾难的“已发生”的国家,则构建出“被个别诠释的灾难”叙事模式。国家在构建灾难叙事的同时,实际也利用灾难不断构建与巩固自身的秩序。因所处状态的不同,国家有着“日常秩序”与“特殊秩序”。如果两者的联结是直接的,都隶属于一个统一体制,那么国家秩序的构建与强化将体现在制度的覆盖性与渗透性上;如果两者的联结必须以国家的出场为前提,那么国家秩序的构建与强化则体现为政府形象得以展示与地位得以加强。作为采用“被个别诠释的灾难”叙事模式典型的中国,为了在完善自身防灾抗灾行动的同时保留自身对每次灾难的诠释空间,需要借鉴“被划一整合的灾难”叙事模式,建立“半覆盖性”的体制,并且将自身的灾难叙事发展得更为立体化与人性化。

  • 标签: 国家 灾难 秩序 被划一整合的灾难 被个别诠释的灾难 日常秩序
  • 简介: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再到后现代哲学的过渡,就身体问题而言,存在着由机械的身体到身心统一的灵化身体再到物质性欲望身体的演化;就语言而言,存在着由透明的理想语言向半透明的生活语言再向完全不透明的自足语言的变迁;而就他者而言,存在的是从否定他性到相对他性再到绝对他性的过渡。这些或者渐进或者突变的趋势在扩大“主体”外延和广度的同时,逐步掏空了近代“主体”的内涵和深度,导致了主体形而上学的最终解体。

  • 标签: 主体形而上学 法国 哲学 身体 语言 他者
  • 简介:在写作的时候,牟宗的存有论思想已经基本成形.由于他此时仍不承认知性有其存有的意义,所以并没有将有关的思想直接冠以存有论的名称.深入研究这部著作中的有关思想,是全面理解牟宗存有论思想的入门捷径.

  • 标签: 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 存有论
  • 简介:文章以作者二十年来对毛泽东个人思想之当代价值的次思考为主线而展开,指出:(1)不能把毛泽东所确立的革命传统与其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立起来,不能把晚年毛泽东的极左错误与其超越时代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相混淆;(2)晚年毛泽东的错误与落后民族国家革命后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困难直接相关,不能直接照搬经典思想,而是必须从世情国情出发;(3)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重新定位毛泽东、重新发明毛泽东、重新发现毛泽东的理想主义遗产。

  • 标签: 毛泽东 革命 社会主义 现代化
  • 简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在柏林,当时聚集了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思想家,其中就有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从某种意义上说,施莱尔马赫的思想最初就是在柏林浪漫派的精神土壤中孕育而生的。正是在柏林浪漫派的深刻影响,施莱尔马赫完成了早期的精神成长和精神蜕变的历程。如果说与柏林浪漫派的相遇是初次的邂逅,那么与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以下简称弗·施莱格尔)的亲密交往则是施莱尔马赫真正加入柏林浪漫派圈子的标志。如果说《独白》一书是对自己早期曾浸淫其中的柏林浪漫派精神的深刻回忆与深入反思,那么《论宗教》的发表则标志着施莱尔马赫精神世界的一次重大蜕变。

  • 标签: 浪漫主义 施莱尔马赫 柏林浪漫派 弗·施莱格尔
  • 简介:黄俊杰教授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台湾学者。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并兼任台湾通识教育学会荣誉理事长。曾任新加坡儒家伦理小组顾问,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Rutgers大学客座教授、东吴大学讲座教授、台湾清华、交通、阳明、中央四校联合大学系统讲座教授、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长。黄俊杰教授长期从事史学史与史学方法论、孟学史、战后台湾历史和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近十几年来尤着力于中国经典诠释学与东亚儒学研究。他对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的研究、对儒家身体观的关注、对中国历史思维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东亚视野的倡导,均可谓开两岸研究风气之先,被誉为台湾学界新一代学术领袖。获得学术荣誉包括美国王安汉学研究奖(1988)、杰出人才讲座(1997—2002)、胡适纪念讲座(2005—2006)、台大学术研究杰出专书奖(2006)、中山学术著作奖(2006)。著有《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TaiwaninTransformation(1895—2005)、《东亚儒学的新视野》、MencianHermeneutics:AHistoryofInterpretationsinChina、《孟子》、《孟学思想史论》(两卷本)、《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等专书。2008年春,黄俊杰教授岭南讲学期间,本刊编辑部就东亚儒学研究等问题采访了黄先生,以下是谈话内容。

  • 标签: 经典诠释学 儒家伦理 东亚 传统 访谈录 中央研究院
  • 简介:伍庸伯的修身之学,主张修身为本,强调身心合一,同家国天下为一体。在功夫上,主张功夫要在诚意上做,合乎儒家的固有理路,并与现代心理学相融通。儒门修身之学可以帮助现代人克服生命中的散乱与昏昧,对于现代人解决生活问题、心理问题、修身养性、提升道德意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伍庸伯 诚意 修身 现代儒学
  • 简介:波兰总统专机的事故引发了波兰国内一系列纪念活动,民众否定了之前对已故总统的敌意,这个重新审视的过程,将成为波兰传统认同回归公共领域的开端。波兰历史上经历了集权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的历程,在后一阶段中,波兰在公共领域形成了一个一般性界限。波兰人民在反抗这个强加的界限、找回传统认同的过程中团结起来,已故总统就是代表。

  • 标签: 斗争 传统认同 总统 自由主义民主 一般性界限 欧盟
  • 简介:查拉图斯特拉在给予蔑视身体的人以唯一忠告——这忠告完全可以通过上下文前后一致地推导出来,即让他们变成“哑巴”——之后,引用了一个孩子的言论,虽然他完全了解,这其实是大多数成年人会使用的说话方式:“‘我是身体和灵魂’——孩子如此说道。为什么人们不像孩子这样说呢?”(39)

  • 标签: 身体 图斯 演说 理性 说话方式 上下文
  • 简介:海德格尔指出现代技术的根源在技艺(tehne),但其中艺术的一面受到压抑,因而此技术的本质就被硬化为强逼产出的座架,超出了人类的掌控.这个转变的深层原因是古希腊就出现了的“数学因素”它通过笛卡尔的主客二元化使世界成为被主体表象的图象,万物成为确定的客体.要摆脱座架的控制,必须重现技艺的艺术维度,让它“自身缘构发生”(Erelgms)的柔性允诺性重新主导技术.在这方面,海德格尔和海森堡都曾从老庄之道中得到过启发或与之产生了共鸣.儒家会十分欣赏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本质的批判,特别是这种批判与归家思想的结合.但是,儒家要指出海德格尔的批判的不足,它忽视了个体主义对座架的促成力和单向度的存在论区分导致的忽视实际家庭的家园观,由此而使得他的解决方案稀松无根.只有以家庭为源头的有机社团,不管是儒家的还是阿米什人的,才可能摆脱现代技术本质对人的裹挟.

  • 标签: 技艺 数学因素 座架 家庭 儒家社团
  • 简介:孟学研究是近代西方儒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课题。数十年来,西方哲学界在这一领域所积累的资料已非常可观。其中安乐哲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的研究侧重于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背景的差异来看待中国哲学问题。在孟学研究中,他打破了传统的人性概念,将孟子之性置于一种动态过程中进行讨论,认为"性"是一种有赖于特定条件的文化产物,是个人通过文化修养所获得的成就。这种从文化学意义上来解释孟子之性的方法,有利于挖掘孟子人性论的文化价值,对进一步探讨孟学中的创生力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安乐哲的孟学思想发展为主线进行研究,可以清晰认识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的人性论研究发展走向,也可以梳理近年来关于孟子人性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 标签: 孟子 人性 安乐哲 中西哲学比较
  • 简介:<正>当代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潮流,作为“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正从总体上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似乎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烦恼的社会弊病,如环境污染、军备竞赛、恐怖主义、人性堕落等等。由于这些“副作用”的存在,西方学者在关于人类未来的问题上便截然分为两大学派,即“悲观主义”学派和“乐观主义”学派。他们都总体或部分地否定了新技术革命的社会价值,这样或那样地抹煞了新技术革命的进步意义。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进步意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价值 社会主义条件下 新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