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2部分即“《资本论》及准备稿”部分于2012年8月编辑出版最后一个分卷,本文以此为契机,全面总结了MEGA^22部分把马克思恩格斯同《资本论》相关的全部手稿发表为人们带来的对《资本论》的新认识。文章“背景介绍”部分谈到MEGA^2发表的新文献正在改变人们对马克思和《资本论》的看法;第2部分以《资本论》各卷为单位介绍了MEGA^2发表的新文献的数量和规模;第3部分阐述了MEGA^2发表的新文献在13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指出《资本论》是未完成的体系,《资本论》创作史是艰难曲折的过程,MEGA^2已经成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真实可靠的文本依据。

  • 标签: 《资本论》 MEGA^2 新认识
  • 简介:本文从总体上阐明了MEGA^22部分(《资本论》及准备稿)对研究《资本论》的重大意义。首先说明马克思在实施“资本一般”计划过程中遭遇到“抽象”与“具体”的矛盾,因而原本限于研究抽象领域的“资本一般”计划逐渐被研究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资本论”计划取代,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也藉此具有两个不同的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其次,作者借助MEGA^22部分的文本对马克思审订的《资本论》第1卷不同版本做了比较说明,指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强调德文第2版的修订手稿对于研究“价值形成”的意义。作者还以“危机理论”和“信用理论”为例,说明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在某些地方与马克思的意图不相符合。最后作者借助马克思的手稿和一些书信证明《资本论》无论在研究还是写作方面都远未结束。

  • 标签: 资本一般抽象领域 单个资本 社会总资本 价值理论 危机理论 信用理论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收入的是马克思亲自修订的《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是根据《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2版(1872—1873年)翻译的。它“在原本之外有独立的科学价值”。马克思对全书的篇章结构做了新的划分,对篇、章、节的名称也做了不少改动,在正文的论述中还做了许多有重要理论意义的修改和补充。马克思在修订《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以后,每当再出版《资本论》其他版本,他总是要求人们认真参考法文版中的修改,甚至亲自写出按照法文版修改的具体意见。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在法文版之后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的几个主要版本都与法文版有关。《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译本在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过单行本。这次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时,又根据以原文发表这一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第7卷对译文重新作了修订。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文 《资本论》 前言 科学价值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收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中文译本。《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包含《序言》、6章正文、《第1册注释的增补》以及《第1章第1节附录价值形式》。它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资本论》第1卷以后各版的结构打下了基础。其特有的科学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第1版中的某些论述在以后的版本中没有保留下来,但这些论述无论从理论内容来说还是从方法论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也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想深入了解《资本论》以后各版本中的理论结构和理论内容方面的不断演变和完善过程,也必须以这个最初版本为基础。《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中译本曾在1987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作为单行本出版。这次将其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时,我们根据1867年德国迈斯纳出版社出版的德文第1版的原文,同时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第5卷内容,对译文进行了修订。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译本 经济科学出版社 《资本论》 前言 价值形式
  • 简介:王中保、程恩富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9期《多层面丰富和发展2l世纪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指出,丰富和发展2l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发出的重要号召,也是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声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继续加以多层面综合推进:第一,在创新和发展主体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并由后继者日益完善的理论体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多层面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 邓小平理论 善的理论
  • 简介:《理想国》第1卷提出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整体来看,苏格拉底将正义把握为一种圆满的思,因此,他能针对不同的正义表述,提出自己的论证。从人与人的交往来看,正义是个人生活的基础;从城邦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看,正义是城邦和谐的尺度。正义抵达整体的善,又不侵害个体的善。正义的本质性思考为立法提供了根基,并保障了公民城邦生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 标签: 正义 建构 本质 圆满的思 尺度
  • 简介:一、MEGA^1的编辑前史编辑和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努力,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前。19世纪50年代初,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成员海尔曼·贝克尔就建议马克思,以文集的形式出版他于40年代撰写的一些著述。马克思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贝克尔计划出两卷10分册,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在《莱茵报》、《德法年鉴》、《威斯特伐里亚汽船》、《社会明镜》等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其中的第1分册刊登《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等文章,即发表马克思在《莱茵报》中批判普鲁士新闻出版状况的文章。第1分册于1851年4月底印刷和装订完毕.马克思于同年5月3日得到一本样书。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历史考证 编辑史 19世纪50年代 共产主义者同盟 《莱茵报》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MEGA~1和MEGA~2的曲折发展历程表现出研究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事业所作的始终不渝的努力。尤其是1975年以来出版的MEGA~2以其全面性、原始性和过程性等特点,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发展过程,也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结合具体案例讨论MEGA~2的理论特点和价值,有助于彰显这版全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MEGA1 MEGA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
  • 简介:竹永进,日本经济学教授,生于1949年,曾师从日本最早一批《资本论》手稿文献学专家佐藤金三郎,1984年于巴黎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精通法语、英语,已在不同期刊发表文章50多篇,编著了多部著作,现为日本MEGA~2编委会成员,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经济系教授,日本政治经济学会、日本经济思想史学会成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EGA文献学、李嘉图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竹永进教授同时也是我国教育部哲学社会

  • 标签: MEGA~2 资本论 编辑出版
  • 简介:对比德文第4版,《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中“生产方式”是修改较多的一个概念。法文版的修改证明,商品生产是生产方式,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协作、工场手工业和工厂制度是生产方式,是生产的技术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以工厂制度为手段的商品生产。《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和德文第4版“生产方式”概念比较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把握《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启示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

  • 标签: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论》第1卷
  • 简介:尽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题和某些主要的基本范畴都是十九大第一次提出的,但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生动地记录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乃至建构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充分展现了蕴涵在其中的战略思维和世界观方法论,因而在习近平文选尚未编辑出版,建构“新思想”的理论体系的权威读物也尚在编写出版中的情况下,就对领导干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而言,第2卷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的权威读本。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治国理政 权威读本
  • 简介:长久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似乎没有得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相提并论的重要性地位,1974年《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第1卷《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文学艺术观》(KarlMarxandFrederickEngelsonLiteratureandArt)出版,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不足。这本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档的第一卷,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起源,即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美学观念,建立在对二者的政治、经济、哲学经典著作、片段化的戏剧、绘画等艺术评论与私人通信等真实可靠的文本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诸如艺术与经济、生产、阶级的关系、倾向性写作、艺术现象的语境与内驱力、个体的人的创造力、精神与物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异化、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美学是否体系化等问题。著作的另一个深刻之处在于,在充分的原始文本支持下,作者指出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审美趣味上的差异,如马克思审美的欧洲整体性趣味与恩格斯的德国本土倾向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苏维埃或社会主义美学观念的区别。这些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历史语境 审美经验 人的创造力
  • 简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遗产中,保存着一份恩格斯学习波斯语时留下的4页语法摘录。这份学习笔记约写于1853年5月到6月间,摘自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爵士的《波斯语语法》。这份手稿不但为考察恩格斯学习外语的一般方法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是恩格斯“曼切斯特岁月”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真切见证。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随着东方危机和克里木战争,恩格斯和马克思敏感而严肃地将目光转向了东方,他们既关注欧洲列强的殖民战争在东方社会经济中造成的直接后果,同时也关注东方战争的进程及其结果对欧洲各国外交关系和内政问题产生的重要影响。

  • 标签: 恩格斯 波斯语 “曼切斯特岁月” 东方研究
  • 简介:我读了您刊登在《真理报》上的《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后,认为这篇文章也适用于您,因为您首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其例子是边疆区委、州委和专区党委纷纷宣布本地区全盘集体化,而您领导的中央委员会不考虑是否可能,就批准了决定。拿赫尔松专区为例。1929年12月13日决定:全:每区在1931年3月1日前全盘集体化。然后又撤销了这个决定,在1930年1月作出了新的决定:在1930年3月l口前实行集体化,给各区下发指令.派出工人和大学生工作队,派党员去开展工作.在每个区有几百人.而全专区人数达几千。可以设想,国家为此付出多大代价。在两个月内一个个专区要实行全盘集体化。这是十足的异想天开。

  • 标签: 斯大林 文章 尼古拉 批评 《真理报》 中央委员会
  • 简介:2016年12月18日,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创刊1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授、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座谈会 高校 创刊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1852年前,马克思已经证明:(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1852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阶级斗争理论。列宁依据领导无产阶级专政第一年的实践经验,阐明了'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阶级立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阶级分析,批判了历史虚无主义。只要宪法和党章关于我国国体和党的性质的规定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没有过时。

  • 标签: 生产 阶级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
  • 简介:十九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是新时代举旗定向的科学论断,其深层意蕴须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视域中加以探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经历了一个丰富与发展的过程。

  • 标签: 马克思 世界 社会科学 转化 天津 科学论
  • 简介:[受访者简介]格哈尔特·胡布曼博士(Dr.GeraldHubmann),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秘书长、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ME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工作站总负责人,主持MEGA2出版项目的组织、统筹与编辑工作,主编多部MEGA2卷次。乌尔里希·帕格尔博士(Dr.UlrichPagel).

  • 标签: MEGA^2 《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 陶伯特版 季刊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