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与集中研究“人类解放”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相区分,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的研究应当更加注重“人类解放”的前提问题。“神圣形象”就是人的自我异化,其根源在于“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然而,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批判“非神圣形象”自我异化的根本任务。这就是“人类解放”的前提。从宗教批判出发,明确解放是人从国家和政治统治中解放出来。从政治批判出发,表明解放必须从“德国人”的政治解放上升到“人”的普遍解放。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力量在于现实的变革,即无产阶级通过彻底的革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 标签: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前提批判 人类解放
  • 简介:2018年6月30日,'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学术研讨会暨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金捐赠仪式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学者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当代中国的艺术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心象艺术的阐释与批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同时,会议还举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金捐赠仪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当代艺术批评 心象艺术
  • 简介: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似乎持有不同的农民观,尤其是毛泽东的农民观似乎很难被纳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中。但实际上,毛泽东的农民观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与列宁在阶级分析方面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反地,毛泽东以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原型所提出的农民观,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在此意义上可被视为阶级分析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 标签: 农民观 阶级分析 毛泽东 马克思 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