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我党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基础上,结合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就我们党如何进一步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一系列看法和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批评和自我批评观。概括地讲,主要包括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具体明确不能抽象笼统、要直面问题不能委婉含蓄、要出以公心不能夹带私货等。习近平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观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习近平 批评和自我批评 作风建设
  • 简介:如今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公共雕塑,到底是装饰了城市,从而成为城市个体情感记忆的诗意性空间联结和城市管理的审美治理性策略,还是作为城市的多余物,只是无端地占据我们的城市空间,直至让我们不快甚至窒息?本文将公共雕塑作为城市中的视觉政治与经济景观,运用空间政治批评的方法,努力呈现和折射城市雕塑背后隐蔽的复杂性运作机制及其与城市空间所构成的复杂性关系,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城市的公共雕塑的功用及其与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性关系会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城市雕塑 视觉政治与经济 空间政治批评
  • 简介:西方自进入后现代思想发展阶段以来,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Turn)成为西方理论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大主潮,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乃至美学研究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深刻影响,发生了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Turn),形成了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criticism)的谱系。相较而言,'空间转向(SpatialTurn)''空间批评(Spatialcriticism)'的命名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晚近西学思潮本有的文化语境,淡化了人文地理学(包括文化地理学)、批判人文地理学(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或称'新文化地理学')、无政府主义地理学对晚近西学思潮的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晚近西学思潮整体特征的遮蔽和对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的失之偏颇。因此,有必要回到晚近西学思潮发生的文化语境,厘清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Turn)背景下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criticism)的谱系,以期对学界所使用的晚近西学思潮理论术语描述进行理论校正,使其更加精准、全面。同时,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命名校正——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Turn)和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criticism)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标签: 地理空间转向 地理空间批评 晚近西学思潮 批判人文地理学
  • 简介:2018年6月30日,'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学术研讨会暨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金捐赠仪式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学者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当代中国的艺术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心象艺术的阐释与批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同时,会议还举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金捐赠仪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当代艺术批评 心象艺术
  • 简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以探索出有效、生动、易于学生接受的可行性路径,我们称之为"三三三"制,即教学设计理念,突出"三个点":充分展示课堂的"亮点"、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深度关怀学生的"疑点";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三个结合":专题讲授与知识系统梳理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余指导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弘扬"三气":教师讲课有底气、教学内容接地气、课堂教学讲正气。通过"三三三"制的几轮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原理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卓有成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教学设计 教学实效
  • 简介: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于2018年5月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120多名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共1100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的总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围绕这一总主题,大会分成十个分论坛和四个高端论坛进行探讨。

  • 标签: 中国经验全球化新阶段 顶层设计 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