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农业现代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政府提倡农业规模化经营。然而,我们认为,规模经营对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发展并不重要。因为,从中国国情来看,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受制于成本,而非规模;中国农业人口多,非农就业的压力很大;中国的人地资源比例不同于欧美,规模经营并不是我们的“中国特色”;从中国历史来看,小农经济一直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并且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的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为中国小农经济的再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小农经济并没有过时。

  • 标签: 规模经营 小农经济 互联网 大数据 资源禀赋
  • 简介: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基层政府功能的“双轨化”促使其产生个体化扶贫与集体经营扶贫的行动偏好。个体化偏好强调短期内增加个体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以完成政策目标。集体经营偏好强调通过乡村自组织发展、集体产业化发展、公共生活重建来提升乡村可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并以集体经营利润来增加弱势群体福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相比而言,后者更切合国家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基层政府个体化扶贫偏好既是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的理性选择,也是源于低组织化的乡村社会无力承接政府扶贫资源。基层政府个体化的扶贫偏好不仅会造成公共性的流失,使扶贫政策产生负外部性,也容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短期化、形式化等问题。未来推进精准扶贫当延续集体经营的发展思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协调下依托产业化发展和组织化水平提升,增强乡村社会的内生发展能力。

  • 标签: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个 体化扶贫 集体经营扶贫 自组织 基层政府
  • 简介: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城市周边的农村出现了一批集中居住的新型小区。有些小区中存在着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缺乏管理、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缺位、管理制度无法落实等突出问题。为了破解此类小区的管理难题,成都蜀光社区发展能力建设中心在成都市金堂县磨盘山村的聚居小区开展了可持续管理试点项目,项目目标是探索农村聚居小区可持续管理的有效途径。主要通过运用参与式方法,对聚居小区管理小组和住户进行能力建设,推动社区群众自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可持续管理机制。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管理经费的可持续性,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明确管理主体是前提,好的制度设计是基础,外部社会组织是必要的协助者和陪伴者。

  • 标签: 农村聚居小区 可持续管理 公共事务
  • 简介: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岗位上总结出来的编制管理思想无疑是人类编制思想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借鉴和运用。在编制管理方面,邓小平历来强调人员编制应精简,要注重消肿,应法定化,不能随意变动,应与岗位职能相匹配,要提高工作效率。邓小平编制管理思想对推动人员编制的精简、法制化建设以及编制管理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历史贡献。当前应坚持以邓小平"编制就是法律"、人员精简和人岗匹配的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动编制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和编制管理水平的提升,即要搞好不同行政层级与同一行政层级编制资源的动态调整,注重对行政机构编制内人员的结构性调整,探索建立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之间的流动机制,将编外人员的管理纳入编制管理的日常工作。

  • 标签: 邓小平 编制管理 法制化 岗位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