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半个多世纪前,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段谈话,被人称为"延安窑洞对"。黄炎培写有《延安归来》,其中采用"周期"一词。后来,有人提出"周期"是对"周期律"的误引或者误用。其实,查阅黄炎培原著,并结合当时的具体语境,不存在后人对黄炎培的误引,也不存在黄炎培的误用。黄炎培与毛泽东讨论的不是历史规律,而是由历史规律决定的既可能发生也可能摆脱的历史现象。""用于表达不确定性,"律"表达的确定性强于"",用"周期"比"周期律"更符合原意。

  • 标签: 毛泽东 周期率 周期律
  • 简介:一、对博的认识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自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继承者、研究者的使命。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只有掌握群众,为群众所认识、所接受、所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物质力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最终目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传播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主义学说 高校 物质力量 传播能力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到来的'时代'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媒介环境。'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价值行为和价值取向呈现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凸显出新的价值问题和价值困境。文化、社会、技术、教育等因素叠合交织在一起,影响、塑造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根据新环境的要求,进行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实现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发展。

  • 标签: 微时代 大学生 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