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代表整体主义的迪昂-蒯因论题通常被混同为充分决定论题,或被当作充分决定论题的理论依据。然而,存在两种不同的充分决定论题:(1)“局部理论”的充分决定论题;(2)“全体科学”的充分决定论题。整体主义与“局部理论”的充分决定论题之间存在某种张力,仅仅与“全体科学”的充分决定论题逻辑相容。但整体主义不能保障“全体科学”的充分决定论题成立。此外,“全体科学”的充分决定论题本身是一个充满歧义、语义模糊的论题;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意义上的理解,它都使得我们在认识论上所知甚少。

  • 标签: 迪昂-蒯因论题 经验等价 全体科学 非充分决定
  • 简介:在90年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比较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比较研究,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旨在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世界性;与社会理论的比较研究,则旨在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种历史哲学,而且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理论。比较研究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究竟如何展开,则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考虑。

  • 标签: 比较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社会理论
  • 简介:普林斯顿大学著名哲学教授亚历山大·哈马斯(AlexanderNehamas)的尼采研究代表作《尼采:生命之为文学》~(1)在当代英语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尼采这位哲学家的文学特质,让他的作品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但这也导致了严肃的职业哲学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认真对待尼采。在许多英美哲学家看来,尼采更像是一位诗人、文学家甚至神秘的先知。

  • 标签: 文学特质 亚历山大 哈马斯 尼采 生活艺术 自我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