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陈康与刘述先半个世纪之前关于性质如何结合成个体事物的争论,对于我们今天探讨事物的个体性与同性仍有启发意义,但是陈康的论述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他把"许多性质如何结合成个个体"的问题等同于"个个体如何是个个体"的问题和个体的同性问题,并把对象的同性混同于自我的同性,这使他未能提出解决事物的个体性与同性的方案。纵观西方哲学史,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英国经验主义,还是康德式的理性主义,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但是詹姆斯的思想流学说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示了条可能的路径。

  • 标签: 性质 个体性 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对象同一性
  • 简介:2014年,我刊两位顾问北京大学的汤介先生和斯坦福大学的帕特里克·苏佩斯(PatrickColonelSuppes)先生和位编委复旦大学的俞吾金先生相继辞世。这不仅是我刊的巨大损失,更是哲学界的巨大损失。在本刊进入新年的工作周期之际,编辑部的全体成员以沉痛的心情缅怀三位哲人,感谢他们在本刊创立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奉献与真诚帮助,相信他们的学思与精神会永远留存于世。

  • 标签: 帕特里克 汤一介 俞吾金 哲人 哲学家 斯坦福大学
  • 简介:瓦雷拉的"神经现象学"是应对意识"难问题"中最为系统且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方案之。他的这思想是在当代意识自然和查尔默斯提出的意识"难问题"的影响下提出来的。这思想的提出有其涉身动力学科学基础和"中道认识论"哲学基础。它以意识体验的不可还原性为出发点,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统起来,采取了对意识的第人称数据和第三人称数据之间的互惠关联和约束的方法论来解决意识"难问题"。瓦雷拉的这思想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也存在着现有的问题。

  • 标签: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 意识经验 意识难题 神经现象学 方法论
  • 简介:技术在其产生之初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联,几乎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在定程度上等同于人的生活;然而在其发展历程中与生活渐行渐远的同时也让生活的技术程度越来越高,旦现代技术成为人们改善生活的个不可或缺的物质手段、成为种高高在上的操控人的独立力量,生活就完全地技术。在生活技术进程中,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技术的便利来改善生活的质量和丰富生活的内容,另方面人们也面临着生活无意义与人生无价值的生存论困境。基于生活的多维性与技术的二重性,技术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旨归,生活的终极关怀必须眷顾技术的良性发展,生活技术的同时也必须进行技术的生活化。

  • 标签: 技术 生活 生活技术化 技术生活化
  • 简介:马克思将其辩证法的特质标示为“批判的和革命的”,但后人在对马克思辩证法的阐释中,却将之肤浅化了,批判性被理解为种外在的运用。孙正聿教授将哲学的任务理解为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本身的追问,对于各类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的批判,并由此将辩证法理解为种突破形式逻辑之排斥内容的内涵逻辑,因而对于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便首先是对于形式逻辑的前提批判。正是通过对辨证法之对形式逻辑之形式成立前提和内涵前提两方面批判的考察,孙正聿教授构建了个辩证法批判的整体性的理论框架。这是对于康德、马克思批判性思想之弘扬与阐发.是对辩证法研究的个极富创新性的理论贡献.

  • 标签: 辩证法 批判性 内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