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历史上的许多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不少重要的伦理学及哲学流派,都自觉不自觉地关注“幸福概念”及幸福本质问题。这样那样地给“幸福”下过定义。但总的说来,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的所有旧哲学中,并没有建立起系统而完整的科学的幸福观,也未能真正揭示出“幸福”问题的内在本质。不同的幸福“定义”及其相关经典命题,一般总是反映着不同的幸福本质观。因此,对哲学与伦理学界传统幸福本质观的评析.实质上也就是对西方幸福有关经典命题及其传统幸福“定义”的评析。根据西方幸福思想发展史上关于幸福本质问题认识的逻辑发展,可以把西方幸福诸多经典命题及其伦理学幸福“定义”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传统及流行的多数幸福定义,虽然都有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但都还存在着某些偏颇不当之处.有必要从幸福本质的角度对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的经典命题进行分析。

  • 标签: 西方幸福论 幸福本质观 经典命题
  • 简介:卢梭的同时代人对追求幸福的解释往往把幸福界定为减轻不幸或者通过娱乐回避不幸。数学家莫佩尔蒂试图用数学方法计算出人类生活的幸福与痛苦,从而主张追求幸福只会增加欲望与满足之间的间隔,进而用斯多葛式节制欲望的方法来追求幸福;霍布斯认为没有完全满足的欲望,幸福是从欲望到欲望的权力欲求。卢梭则主张用当下的享受来代替追求幸福,用新的关注我们自身的方式来代替娱乐并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他认为,延迟满足而不是追求满足才能经常增加幸福,从而为追求幸福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 标签: 追求幸福 消遣 卢梭
  • 简介:理性并不足以代表哲学。哲学就像诗歌、小说和戏剧一样,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品。哲学家置身于特定时代和环境中,和平常人一样有血有肉,他们的思维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的见识和个人情感的影响。人们习惯把哲学家关于幸福的思考想象得古怪而高不可攀,而忽略了他们的哲学中也有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的思想。以柏拉图为例,其晚期作品显示出他对于适度原则的重视,以及他在"幸福"问题上的妥协。由此可以纠正以往对柏拉图伦理思想的一些偏见和误解。

  • 标签: 量度 幸福 柏拉图 适度 菲丽布
  • 简介:当代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价值系统却遭遇了迷惑乃至混乱。对于很多已经不同程度上富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来说,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感觉到幸福?或者问得更直接一些:有了钱以后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到幸福?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道德?我们该有怎样的信仰?两百多年前(后世称之为"理性时代"),德国哲学家康德针对当时欧洲遭遇的信仰迷局予以了系统的哲学反思。重温康德关于幸福、道德和理性的论述,对于遭受类似精神危机的当代中国人而言,无疑是适切的而且及时的。就此,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教授采访了康德专家艾伦·伍德(AllenW.Wood)教授。伍德教授是欧美德国形上哲学和康德研究的一流学者。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现任印第安纳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和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是剑桥版《康德全集》的编辑和其中多卷英文版的译者。代表作包括《康德的道德宗教》(1970)、《康德的理性神学》(1978)、《卡尔·马克思》(1981,2004年第2版)、《黑格尔伦理学思想》(1990)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2014)等。

  • 标签: 艾伦 黑格尔伦理学 欧美德 一流学者 道德宗教 印第安纳大学
  • 简介:间性是间性被当作与实体同等的甚至更为基础的问题来探讨的学问。中国传统中同样重视"间性"的特性,同时它是与西方传统本体不同的间性的哲学路线。对间性概念的缘起及其含义、间性的研究范围、基本问题和思考模式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规定和探讨,有望为间性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 标签: 间性 间性论 中国传统 西方传统 本体论
  • 简介:从语义上看,他人意味着“他我”。在将他人视为所思—存在者状态上的存在者的前提下,胡塞尔从能思—所思的平行关系出发,层层深入,先后在习性和本性的现象学阶段将他人理解为我的镜射物,即我的被动的结对联想的对象,以及在我的意义的原初创中的原共在者。尽管胡塞尔没有进一步追问意向融合中的原共在者所具有的“绝对的那里”的绝对性的起源,但他在前—自我阶段对他人构造的细致探讨还是为现代哲学对他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 标签: 他人 能思—所思 结对 原共在 绝对性
  • 简介:实质合理性的当代论证是与对合理性的认识论辩护、对批判性思维的阐发和对相对主义的反驳紧密联系起来的。实质合理性可以被理解为:基于可中立判断和评价的"好理由"由批判性思维所主导,个体在认知和行动中以理性评判和道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实际建构的合理性。

  • 标签: 实质合理性 批判性思维 命题式辩护 信念式辩护 合情理性
  • 简介:将古代中国的阴阳互补理论进行现代诠释,将阴解释为良性的接受能力,将阳解释为良性的果决能力,古老的二元互渗理论就能够在认识方面展现新的智慧。这反映了以往为中国传统思想所忽视的认识问题,实际可以在中国思想的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

  • 标签: 阴阳 认识论 德性
  • 简介:信息的基本特点是必须依赖于载体而存在,这种依赖性在本体意义上是随附于载体上,其基本理由有三点:第一,两个物理载体的属性如果存在着物理意义上的不可分辨性,那么载体之上随附的信息也是不可分辨的;第二,信息与载体之间具有典型的不对称性;第三,从不可分辨性和不对称性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信息具有多重实现现象。信息随附性特征的哲学意义在于揭示了,信息在本体意义上是一种随附性存在,在认识意义上它是随附于科学。

  • 标签: 信息 随附性 载体 信息哲学
  • 简介:研究哲学话语的变化,是考察哲学历史发展的另一个思路。从古代到现代,哲学话语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时代:人类的早期哲学话语是“儿童话语”,以“儿童话语”为主流的时代是哲学的“童话”时代;随后出现的是“神秘话语”,以“神秘话语”为主流的时代是哲学的“神话”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话语是“人文话语”,这一时代可以称为哲学的“人文”时代;从近代哲学开始,“权力话语”泛滥,哲学力图载判和主宰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一时期是哲学的“官话”时代。哲学话语的流变,即是人类生活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是哲学语言游戏规则变化的见证。今天人们说的“哲学危机”,不是整个哲学的危机,而是“官话哲学”的危机。未来的哲学话语当以“生活话语”或“实践话语”为主流,是“实话”哲学的时代。

  • 标签: 哲学话语 儿童话语 神秘话语 人文话语 权利话语 历史演变
  • 简介:信息本体是邬焜信息哲学体系的基石,也是其用来判断信息哲学带来哲学"革命性"转向的最终依据。由于哲学"教科书体系"及日丹诺夫哲学史观念的长期影响,包括邬焜在内的众多学者往往把"本体"误认为是关于世界存在的"本原",把西方哲学史简单化、公式化地曲解为物质—精神二元结构的演变史。通过对西方本体传统基本观念的梳理,并以此为基准来对邬焜的信息本体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可以发现,它不是严格意义的本体,而是响应信息时代精神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主义的哲学取代其信息本体,邬焜的信息哲学体系仍然能够成立。

  • 标签: 邬焜 西方本体论 信息本体论 哲学革命
  • 简介:知识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的定义。但“知识就是被辩护的真信念”这个经典定义却遭到了“盖梯尔问题”的打击。普兰丁格致力于知识大厦的推倒重建,建立起了以“保证”为核心的知识体系,他认为这有助于解决“盖梯尔问题”。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启发,但也存在其偏颇之处。

  • 标签: 普兰丁格 保证 盖梯尔问题 知识论
  • 简介:准实在把道德命题看作态度的表达并发展出道德语言的逻辑形式和态度推理的有效性说明。就准实在态度逻辑总体来说,其真理紧缩混淆了真理和真值,但有益于纠正真值实在、理解推理有效性;其推理有效性说明已经触及一致性的逻辑有效性本质,因此对其混淆态度矛盾与逻辑矛盾的批评并未切中其要害。准实在论语用学片面理解道德判断的功能,混淆道德命题、态度描述命题和态度表达语句;通过把道德范畴看作渗透价值、把道德命题看作以此为基础的描述,道德命题语义学属性的确是反实在的,但仍可以按紧缩解释的逻辑真说明其推理有效性。

  • 标签: 道德命题 态度 逻辑 真理 真值
  • 简介:近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学化,它大致由科学的几何化与几何的算术化两个方面组成,前者为近代科学提供了理念,后者则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方法。这种数学化在近代大获成功的同时,也由于形式化和技艺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意义的沉淀、变更和抽空而导致对其自身起源的遗忘。以严格科学为目标的胡塞尔现象学,正是试图通过对起源的追问来恢复对科学的整体理解。

  • 标签: 科学 数学化 现象学 起源 生活世界
  • 简介:本文讨论杨国荣教授所著之《伦理与存在》、《道》到《成己与成物》三书②,主要分两部分,其一为对三书“写作特质”的外部观察与定位,其二为对其中核心术语“本体”一词的使用意义之考察。

  • 标签: “本体论” 写作特质 杨国荣 概念使用 教授 伦理
  • 简介:为了回应悲观归纳,科学实在论者提出了结构实在,但是他们在如何对待构成结构的实体,特别是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认识的结构实在承认构成结构的实体的存在,但认为它们是不可认识的。本体的结构实在认为,存在的只是结构,根本不存在构成结构的实体。综合的结构实在则认为,没有实体就没有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去认识实体。所以,实体不但是存在的而且是可以认识的。

  • 标签: 实体 结构 认识论的结构实在论 本体论的结构实在论 综合的结构实在论
  • 简介:自由正义理论是否存在道义基础,是当代政治哲学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罗尔斯在与哈贝马斯的争论中强调自己的正义观是“自由站立的”,即对其证成并不依赖于广包的道德或宗教学说,但这并不表示它背后没有道德基础。社会契约和公共理性是正义的理论基础,而尊重人、永远把人当作目的的观念则是其核心的道德根基.这是民主社会中人们的重叠共识得以形成、发展并遵守的根本所在。它超越具体的道德和宗教学说的信念,却是普适的根本准则。人民主权只有在服从最高的道德原则、规定为关注并尊重人这一普遍义务时,才能理解为体现了合乎理性的共识,从而达成正义的基本原则,成为人民普遍遵从的法则。

  • 标签: 正义论 政治自由主义 道义基础 罗尔斯 哈贝马斯
  • 简介:意识研究中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这种争论愈发激烈。巴尔斯的“全局工作空间假设”和埃德尔曼—托诺尼的“动态核假设”是意识的方法外在主义的代表,它们之间具有相容性和共同核心,为进一步探讨意识的秘密提供了好的方法

  • 标签: 意识 外在主义 动态核 全局工作空间
  • 简介: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明确区分了therational(合理)和thereasonable(讲理),这个区分是理解罗尔斯整个正义理论尤其是其思想转变缘由的枢纽。而在其《学士论文》中,罗尔斯区分了thenatural(自然)和thepersonal(人格),进而恰当而清晰地定位了伦理学。在这种定位中,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格关系,而且与神学、宗教不可分离。合理与讲理这对区分的内涵在《政治自由主义》中得以展开,而对自然和人格的区分则进一步推进了对合理与讲理这对区分的理解,罗尔斯做出此种区分的原因也将得到呈现。

  • 标签: 罗尔斯 合理 讲理 自然 人格 自然主义
  • 简介:围棋的人机大战,在国内外都激起了热烈的反响。社会人文学界人士在认真辨析:机器真能超越人类吗?工程科技界人士则在思考:应当选择哪些技术项目实现人工智能的赶超?这些都是至为可敬的思虑!然而,“机器超人说”并无明确的科学依据;基础理论的突破是赶超和创新的根本之道。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方法既是理论研究的源头,又是理论研究的龙头。因此,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当务之急应是变革和创新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方法,抓住人工智能创新研究的龙头,在源头上实现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突破、超越与引领。

  • 标签: 机械还原方法论 信息生态方法论 通用人工智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