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1例患者采用胸外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胸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胸外科手术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无菌技术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是通过清洁、消毒和灭菌等综合技术与措施,使手术环境、手术区域或局部操作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尽量减少,以及所用的器械达到无菌,最大限度防止发生污染及感染。外科无菌术是保证各类诊疗操作及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措施,现阶段,很多医院的医生对无菌技术并不了解,同时也不知道在哪些环境下必须采用无菌手段,对于无菌技术的严重性认识也同样不足。外科手术手术人员良好的无菌观念、正规的无菌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所有参加外科手术的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严格执行,以求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避免病原微生物侵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安全。

  • 标签: 外科手术 无菌操作 规范
  • 简介: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阳性细胞(在T辅助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表面上表达的糖蛋白),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患者易感染各种疾病,易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高。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可罹患多种外科疾病而需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风险大,如何解决HIV/AIDS患者手术治疗的需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此类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希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患者安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医院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沟通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率。

  • 标签: 外科手术 细节管理 病人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疗组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了解其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坚强内固定系统进行矫治,观察组采用金属内固定系统进行矫治,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平均疗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疗程(3.18±0.24)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67±0.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内固定系统矫正治疗口腔颌面患者,可有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内固定系统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12例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增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能力提供经验。结果经本次研究表明,31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涉及护理水平、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预防性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伤口清洁度、术中出血、肥胖、Ⅲ类手术切口、手术切口长度超过10cm、手术时间及年龄,特别是年龄,年龄越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结论要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需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调查 防范管理措施
  • 作者: 樊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8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住院部收治的88例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4例。其中观察组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照组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脊柱微创手术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13.14±1.58)d,对照组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20.38±1.74)d,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