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氮化二维纳米材料作为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的一种,在某些方面具有与石墨烯互补的性质,如较宽的带隙,更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独特的紫外发光性能等,是制备电子器件绝缘膜、高温功率器件、紫外发光元件等元器件的理想材料。氮化-石墨烯二维复合纳米材料极大提高了石墨烯的电导率和导热性,在超微型计算机,微电子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但由于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氮化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还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氮化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成为材料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 标签: 二维层状氮化硼纳米材料 制备应用
  • 简介:切削刀具表面涂层技术是近几十年应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且涂层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受涂层中B含量的影响较多,适量的B元素能够容易与N结合形成非晶相BN,限制晶粒生长,从而形成纳米晶镶嵌在非晶介质中的纳米复合结构,能够提高涂层的硬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抗氧化性。

  • 标签: 金属BN涂层,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硬度
  • 简介:摘要宽甸地区矿赋存于古元古宙辽河群里尔峪组地层中,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是典型的层控矿床。辽宁省宽甸县杨木杆矿床产于辽河群里尔峪组含硼变质岩系中,严格受层位控制。矿体与围岩具有完全一致的褶曲形态,矿体的产状及空间展布完全为褶皱构造所控制。从已知矿床矿体赋存部位看,大多数矿体赋存于褶皱变形的转折端及其两翼,特别是向斜构造的核部,是有用矿物组分重就位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褶皱构造、里尔峪组一段蛇纹岩、蛇纹石大理岩和金云透闪岩、及较明显的化探异常区,是宽甸地区典型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 标签: 杨木杆硼矿 矿床成因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规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搽苦散配合内服泻黄散加味方治疗鹅口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外搽苦散,内服泻黄散加味方;对照组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后,外搽冰散。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搽苦散内服泻黄散加味方治疗鹅口疮疗效确切。

  • 标签: 苦硼散 鹅口疮 泻黄散加味方
  • 简介:摘要:海水淡化是借助现代化工艺实现水资源开源增量的手段,不受气候影响,为沿海居民稳定供水,为促进水资源开源节流,需提高膜法海水淡化脱工艺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膜法海水淡化脱工艺的发展进程,选取某海水淡化厂展开膜法(反渗透法、组合膜法与电渗析法)海水淡化脱工艺运行条件试验,以此明确该工艺最佳运行条件。

  • 标签: 膜法 组合膜法 反渗透 海水淡化 脱硼工艺
  • 简介:摘要随着转炉冶炼高强度低合金钢技术的飞速发展,氮化钒的应用不断增加。在还原氮化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过程中,还原程度直接影响氮化程度,为了寻求一种经济、高效的制取氮化钒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过程。

  • 标签: 五氧化二钒 制备 氮化钒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华龙一号回收系统除气塔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状态切换异常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进行改进和验证,解决了除气塔在运行过程中“状态8”无法进入问题,为后续机组调试及运行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除气塔 状态8 故障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为实现爆震信号转换为水平燃烧(延迟),再次燃烧爆炸过程中,/硝酸钾作为填充材料设计的串联弹头的延迟起爆装置,研究了爆震燃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试验确定启动的延迟起爆装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硝酸钾的装载密度是影响爆轰燃烧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导联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入射弹弹头破片回收试验结果,判断延迟起爆装置的起爆功率。

  • 标签: 硼/硝酸钾 燃烧转爆轰 起爆威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11;14)易位在接受替佐米方案治疗的初治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具有基线t(11;14)信息且接受一线替佐米方案化疗的初治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比较t(11;14)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基线指标、血液学疗效、器官疗效和预后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年龄(59.5±9.1)岁,其中男性93例(61.2%)。依照t(11;14)阳性与否分为阳性和阴性组,其中阳性组46例(30.3%),两组在受累器官比例、2004和2012梅奥分期、重要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首程化疗后血液学≥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2%(11/39)比37.4%(34/91),P>0.05];3疗程后两组血液学≥VG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9%(14/39)比51.1%(46/90),P>0.05];两组的一线方案后最佳血液学疗效达≥VGP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2%(24/46)比64.2%(68/106),P>0.05]。阳性组的3个月、6个月心脏缓解率均低于t(11;14)阴性患者[3个月,15.2%(5/33)比34.6%(28/81),P=0.038;6个月,19.4%(6/31)比50.6%(42/83),P=0.003],但12个月心脏缓解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53.5%(38/71),P>0.05]。另外,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达到比50.1个月,P>0.05),中位血液学无事件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2个月比39.9个月,P>0.05)。结论在替佐米一线治疗后,t(11;14)阳性患者的心脏缓解率更低,但血液学缓解及生存都与阴性患者相似。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细胞遗传学 血液学缓解 器官缓解 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VRD方案(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应用VRD为诱导治疗方案的NDM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评估疗效及骨髓微小残留病变(MRD),并根据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及是否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分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NDMM患者87例,年龄[M(Q1,Q3)]为56(51,61)岁,其中男51例(58.6%)、女36例(41.4%)。诱导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ORR)为95.9%(71/74),深度缓解[≥完全缓解(CR)]率为13.5%(10/74),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为51.3%(38/74);诱导治疗4疗程后ORR为95.2%(60/63),深度缓解率和VGPR及以上比例分别上升至46.0%(29/63)和77.7%(49/63)。根据患者(≤65岁)是否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移植组(39例)和未移植组(36例)。移植组患者诱导治疗后88.8%(32/36)患者达VGPR及以上,深度缓解率达55.5%(20/36),移植后该比例分别增加至97.1%(34/35)和77.2%(27/35)(88.8%比97.1%,P=0.174;55.5%比77.2%,P=0.055),骨髓MRD阴性率由44.4%(16/36)提升至77.8%(28/36)(P=0.004)。未移植组患者中位诱导疗程(4疗程)后≥VGPR为74.2%(23/31),35.5%(11/31)的患者达深度缓解,MRD阴性率37.0%(10/27)。移植组患者最佳疗效达CR的患者比例(34/38)高于未移植组(17/32)(89.5%比53.1%,P<0.001),且移植组患者(29/37)获得骨髓MRD阴性的比例高于未移植组(16/29)(78.4%比55.2%,P=0.045)。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6.3(20.8,33.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和中位总生存(OS)期均未达到,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8.4%和87.2%。标危组和高危组、移植组和未移植组患者均未达到中位PFS期和中位OS期。结论VRD诱导方案对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及显著的生存获益,VRD诱导治疗后序贯ASCT对加深患者的缓解深度、促进MRD阴性、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疗效 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