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416例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泌尿外科无尿路感染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预防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留置导尿、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留置导尿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管留置平均时间尿路感染组明显长于无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预防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无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0.96%,无尿路感染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为0.5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发生危险主要来源于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几个方面,可采取针对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尿路感染 临床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莫西沙星片0.4g/次,1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g/次,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3.33%,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尿路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416例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泌尿外科无尿路感染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预防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留置导尿、住院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留置导尿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管留置平均时间尿路感染组明显长于无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预防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无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感染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0.96%,无尿路感染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为0.5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发生危险主要来源于留置导尿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几个方面,可采取针对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尿路感染 临床分析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尿路感染临床诊断中应用不同尿常规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28例,对其尿液标本单纯应用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及联合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准确率及特异性。结果128例尿液标本经定量尿培养检测,阳性93例(71.88%),阴性35例(29.12%);尿干化学法检测准确率67.74%,特异性71.43%;尿沉渣法检测准确率73.11%,特异性71.42%;联合应用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检测的准确率97.85%,特异性97.14%。结论联合应用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尿路感染检测的的准确率及特异性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尿路感染 临床诊断 不同尿常规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多瘤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送检尿液宏基因二代测序的尿路感染患者共33例。采用随机扩增法、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球、华大基因公司BGI-500测序平台及BWA算法为基础的比对法等技术对尿液标本的核酸提取物进行二代测序分析,以尿标本中多瘤病毒核酸序列数>100为入选标准,分析检出多瘤病毒的类型、深度、覆盖度、丰度及序列数等参数。采用Taq Man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验证并检测多瘤病毒DNA载量。结果30.3%(10/33)的患者尿标本中检出JC多瘤病毒,其中1例合并检出BK多瘤病毒。所有患者在检测前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但仅一例尿培养阳性。JC多瘤病毒检出的深度均值为35.9,覆盖度均值96.8%,相对丰度均值92.6%,唯一比对序列数均值为3 154。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0例患者尿中JC多瘤病毒DNA载量在5.84×103~6.55×108拷贝/ml,均值为6.82×107拷贝/ml,其中9例患者(均为免疫受损者)的病毒载量超过5×104拷贝/ml,与宏基因二代测序结果基本相符。每1 M数据中的严格比对序列数(RPM)与CD4+T细胞计数存在线性负相关(R2=0.84,P=0.004)。其中1例患者经西多福韦治疗后症状及尿检指标好转,随访尿液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查JC多瘤病毒的序列数及RPM值明显下降,实时定量PCR法证实尿中病毒DNA载量亦下降。结论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病毒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西多福韦可能是治疗多瘤病毒尿路感染的一个选择。

  • 标签: 宏基因二代测序 尿路感染 多瘤病毒 免疫受损 西多福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57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尿路感染阳性检出率、检测出结果时间,并以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细菌培养检测的尿路感染阳性为207例,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的尿路感染阳性204例,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的尿路感染阳性检出率26.95%与细菌培养检出的27.34%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出结果时间(1.82±0.25)h显著短于细菌培养检测(44.76±3.26)h,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对尿路感染检测的敏感度为79.71%,对尿路感染检测的特异度为92.91%。结论细菌培养虽是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但其检测时间较长,易延误患者治疗,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测时间较短,且诊断准确较高,因此,其可作为尿路感染快速筛查的指标,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细菌培养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包茎对原发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婴幼儿发生尿路感染(UTI)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原发VUR婴幼儿出现UTI的临床资料。将患儿按照是否治疗包茎及包茎治疗效果分为3组: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包茎有效组(简称有效组)、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包茎无效组(简称无效组)和未治疗包茎组(简称未治疗组)。对发病月龄、反流程度、侧别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包茎的有效及治疗包茎与未治疗包茎的VUR患儿发生反复UTI的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患儿544例。其中59例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包茎,有效组48例,月龄(12.5±8.4)个月;无效组11例,月龄(11.2±8.9)个月。未治疗组485例,月龄(13.1±9.3)个月。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包茎有效率为81.36%。有效组12例(12/48)复发UTI,未治疗组213例(213/485)复发UTI,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生理包茎是一种有效、易操作且费用少的方法,并能有效降低原发VUR婴幼儿复发UTI的风险。

  • 标签: 儿童 膀胱输尿管反流 感染 包茎 糖皮质激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 作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2-12
  • 出处:《世界文艺》 2008年第2期
  • 机构:品位——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有品位的生活了,半石斋主不是让生活陪伴品位,而是让品位伴随生活的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