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安全生产也是如此。如果不掌握规律而盲目施策,必然埋下安全隐患。因此,抓安全必须掌握规律,有的放矢。要掌握安全生产周期规律。安全工作与安全状况的波动呈反向运动.安全状况平稳之日正是松懈麻痹之时:安全问题出现之后,往往又是扭转被动局面之机。在这种长期的波浪式运动中就形成了安全周期性的规律。掌握了这一规律,就必须保持居安思危的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的长期作战思想,坚持常态、持续抓安全,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时候.更要防止麻痹松懈现象。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 标签: 安全生产形势 安全状况 反向运动 内在规律 安全隐患 周期规律
  • 简介:为估算随泥沙颗粒迁移的重金属镉(Cd)的质量分数,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Cd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黏粒(6.65)、粉粒(4.13)、细砂(0.92)、粗砂(0.90)。黏粒级沉积物对Cd属于重度富集,粉粒级沉积物对Cd属于中度富集。其原因有二:细粒级沉积物中腐殖质含量明显高于粗粒级;细粒级沉积物中稳结态腐殖质比例较高,稳结态腐殖质的腐殖酸组成以胡敏酸为主,胡敏酸在复合体表面形成了S-HA-Cd三元配合物,增加了黏土矿物表面吸附位。西辽河沉积物在汛期黏粒级和粉粒级冲泻质泥沙所携载的吸附态镉质量分数可分别按沉积物原样的6.65和4.13倍估算。

  • 标签: 环境学 西辽河 沉积物 粒级 分配系数
  • 简介:重庆松藻矿务局运销处地处矿区偏僻山沟,家属区离工作场地较远,因而经常出现早班迟到、缺勤的情况。另外,矿区职工文化生活单调,很多职工休息时间常常在牌桌和酒桌上度过。休息不好,疲劳过度成了该处日常工作中越来越突出的不安全因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运销处于2002年9月初成立了一支安全巡逻喊话队,由心细、认真的退休老太婆和家属组成。巡逻喊话队每天晚上穿梭在家属区的街巷中,不停地喊着:“早班同志要注意,晚上不要太熬夜;早睡早起精神好,确保安全忧愁少;家庭幸福企业兴,开开心心过人

  • 标签: 家属区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企业 职工 隐患
  • 简介:今年以来,右江矿务局小龙严格现场检查监督管理制度。一是领导落实好24小时值班制度,生产线部门领导和区队干部落实好现场值班盯岗制度,坚持深入现场指挥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矿井有关规定完成井下现场跟班盯岗班次,集中精力现场查找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狠抓“三违”防范事故;二是严格落实安全巡回检查制度,按当班安全员要求所布置的巡回检查路线及规定时间完成巡查任务,

  • 标签: 现场检查 监督力度 强化 监督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工作 巡回检查制度
  • 简介:最近.加拿大国家贸易联合会联盟(CNTU)投票反对加拿大位于魁北克省的石棉扩张计划。这是CNTU的一个大动作.也是CNTU态度180度的大转弯.因为自1997年以来它和其他部分团体一直支持石棉的安全使用.是加拿大石棉工业的主要支持者。

  • 标签: 魁北克省 加拿大 石棉矿 石棉工业 安全使用
  • 简介:本文从漏风风路两端风压差和漏风风路风阻两方面,就塘内几起煤层自燃发火现象的起因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剖析。

  • 标签: 煤层 自燃 起因 漏风
  • 简介:用钱平均不到30元,就能换回一条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整改.这是2003年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煤矿开展群众安全监督活动的"投入"与"产出"比.去年,该矿30%的隐患就是通过"群监网"反馈来的,虽然矿上为此发放了两万余元奖金,却使736处隐患及时得到了消除.

  • 标签: 安全隐患 矿山 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 简介:分别采集某焦化厂新、老厂地面站,炼焦焦炉和成品焦仓的4个排放筒粉尘样品,通过超声波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炼焦过程中几个排污节点排放粉尘中富含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炼焦焦炉排放筒中PAHs的质量浓度最高,达86.95μg·m^-3;新厂地面站排放筒中PAHs的质量浓度最低,为6.09μg·m^-3;从粉尘中PAHs单组分的分布特征来看,4个点位粉尘样品中共检出14种PAHs,菲和荧蒽的含量均很高,其中炼焦焦炉排放筒粉尘中苯并[b]荧蒽的含量最高;4个样品粉尘中不同环数PAHs的分布规律为,主要以低环数的PAHs为主,仅炼焦焦炉排放筒中的分布规律不一致,以高环数的PAHs为主;从排放筒排放物污染水平分析,以炼焦焦炉排放筒最为突出,粉尘的质量浓度为国家3级标准的75.7倍,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介于1级和2级标准之间。可见,焦化厂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更甚。

  • 标签: 环境学 炼焦 粉尘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 简介:为分析和预测天然气泄漏的扩散距离、扩散面积及扩散后的不动火区域,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及降低事故后果,以某天然气储罐为例,对天然气瞬时泄漏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确定适用于轻气的高斯烟团模型;然后,基于高斯烟团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绘制天然气瞬时泄漏扩散的等质量浓度曲线和动火燃爆区域;第三,分析泄漏量、大气稳定度、地表粗糙度等因素对天然气扩散的影响,并分别确定不同条件下的动火燃爆区域;最后,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天然气泄漏后的应急疏散和救护措施。结果表明:天然气扩散距离和面积随泄漏量增大而增大;大气越稳定,扩散的距离和范围越大;扩散距离随地面粗糙度增大而减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天然气 瞬时泄漏 高斯烟团模型 扩散规律 扩散距离
  • 简介:华锡集团铜坑在开展全国第八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做到宣传形式多样、具体落实旱、措施行动快,为生产保驾护航,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标签: “安全生产月”活动 铜坑矿 宣传形式
  • 简介: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覆岩的运移规律,以乌兰察布煤炭地下气化试验区工程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首先进行了高温下煤层顶板的物理力学特性测试,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岩体(粉砂岩、泥岩、细砂岩、粗砂岩、砂质泥岩)的比热容、导热系数、单轴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其次建立了相似材料物理模型,分析了燃空区覆岩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在100~1000℃内,随温度升高比热容及导热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而在100~750℃内,随温度升高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增大趋势;乌兰察布煤层气化时,覆岩运移规律与井工开采类似,具有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特征,初次来压步距为42m;亦存在明显的三带分布,即冒落带、垮落带和弯曲下沉带,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8m;覆岩运移过程中对燃气管亦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1#燃气管在煤层顶板上方26~28m处受到的水平应力最大,为最易变形断裂位置;在现场用钻孔探测法进行验证,得出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31.21m,与相似模拟试验得出的数据吻合,证明了相似材料物理模型的合理性。

  • 标签: 安全工程 煤炭气化 热力学 覆岩结构
  • 简介:易燃液体燃烧痕迹识别对助燃剂放火火灾调查至关重要。选用丙纶地毯和PVC地板革作为纤维和塑料地板的代表,以工业酒精作为易挥发助燃剂的代表,研究酒精用量、灭火方式等对燃烧痕迹形成及痕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与未加载酒精的痕迹对比,发现丙纶地毯因热稳定性较差,燃烧后往往能形成烧坑或烧洞,其燃烧轮廓以典型的灰化形式存在,加载酒精的部位熔融严重,与地面紧紧粘连在一起;PVC地板革因为表面光滑,酒精在其表面不断流淌,燃烧后会留下清晰的轮廓,类似于细线状的印痕,而地板革本身基本不会燃烧。燃烧熄灭的方式也会对其炭化程度、燃烧图痕、残余形状产生影响。

  • 标签: 安全工程 助燃剂放火 工业酒精 燃烧痕迹 火灾调查
  • 简介:广西华锡集团铜坑为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建设“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节约型、和谐型”的五型班组为载体,充分发挥“职工书屋”陶冶人、培育人的作用,并将“职工书箱”功能延伸到职工身边,让书香溢满生产一线班组。

  • 标签: 铜坑矿 生产 广西 文化生活 职工
  • 简介:利用顶板梁结构的应力分析,阐述里兰目前采用的煤柱支撑法、全部垮落法管理三煤回采工作面顶板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预先破坏顶板法管理工作面顶板。

  • 标签: 固定梁 固定——简支梁 切应力 拉应力
  • 简介:在分析广西晚二叠世煤类及其平面分带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期煤的变质规律;根据影响煤变质的因素——温度、压力以及温度与压力持续的时间所引起的结果,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广西晚二叠世煤变质作用的类型和特征,并且指出区域性深成变质作用起着主导地位。

  • 标签: 煤类 煤变质规律 深成变质 动力变质 接触变质
  • 简介:通风系统风流发生变化,从整个网络角度考虑都可以归结为分支的风阻发生了变化。从这一角度分析了大明分支风阻变化与各分支风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风阻-风流变化影响关系矩阵法,确定可能使风速异常的巷道集合——故障巷道集合,建立通风网络"故障巷道范围库"。为了故障源诊断能够包含所有分支,研究风速传感器布置的最小数量及位置问题,提出了最少全覆盖布点法,给出了大明风速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大明故障源诊断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矿井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技术及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矿山安全 矿井通风系统 风速 传感器 故障源诊断
  • 简介:本刊讯为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规范职工正规作业行为,3月以来,陕煤澄合董分公司针对工作环境、不同岗位和工种开展全员学习讲述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3月8日,该公司全天分3个班次组织全矿干部职工观看针对当前工作重点而挑选的运输事故和顶板事故。

  • 标签: 职工安全意识 事故案例 教育活动 顶板事故 运输事故
  • 简介:本文作者通过对烟在建筑物内部蔓延路径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将顶棚射流高度、烟气、热量积聚的特定规律作为进行自动消防设施安装的依据的观点.

  • 标签: 蔓延规律 自动消防设施 设计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