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尺寸对球形容器连接管道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的影响规律,利用Fluent软件,采用κ-ε湍流模型、涡耗散模型(简称EDC模型)、壁面热耗散、热辐射模型及SIMPLE算法,建立了球形容器连接管道内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的数值模型,对容器与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管道内径增大,球形容器内最大爆炸压力逐渐增大,管道末端最大爆炸压力变化无明显规律;而随管道长度增加,球形容器内最大爆炸压力逐渐减小;改变管道内径,较大体积球形容器内最大爆炸压力均大于较小体积球形容器内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规律则相反,容器体积对管道末端最大爆炸压力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 标签: 安全工程 连通装置 气体爆炸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 简介:为研究超细聚苯乙烯微粉体的燃爆特性,通过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MIE-D1.2最小点火能测试装置、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其最低着火温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小点火能量(MIE)等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测定,探讨了加热温度、点火延滞时间、粉尘质量浓度、粉尘粒径对粉体燃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聚苯乙烯微粉尘层在350℃左右时会发生无焰燃烧,且加热温度越高,粉体粒径越小,粉尘层发生着火时所需的时间越短;当粉体质量浓度为250g/m3时,最大爆炸压力达到0.65MPa,质量浓度为500g/m3时,最大爆炸压力的上升速率达90MPa/s以上;随点火延滞时间增加,最小点火能表现出先缓慢减小再急剧增大的规律;随粉尘质量浓度增加,最小点火能逐渐降低,当粉尘质量浓度超过500g/m3后逐渐趋于稳定。

  • 标签: 安全工程 燃爆特性 聚苯乙烯微球 超细粉体
  • 简介:是驾驶员达到快速通行目标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换会带来很多公路交通事故。为有效避免交通事故,需给驾驶员提供换安全预警。构建了安全换决策模型,将换决策分为换意图识别和换条件判断分别建立模型以提高预测精确度。通过神经网络方法SOM(Self-Organization-Map)聚类及BP(BackPropagation)建立换意图识别模型,基于贝叶斯理论建立最小风险贝叶斯换条件判别模型。模型开发和测试采用车辆轨迹数据集(NGSIM),提取数据中的换道行为特征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将驾驶员换决策预测视为输入变量的函数。通过对比最小贝叶斯和最小风险贝叶斯方法发现,由后者构建的换条件判别模型效果较好,对于不换道行为的预测精度为90.4%,换道行为的预测精度为73.8%。鉴于错误的换决策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而错误的不换决策只会导致失去一次换的机会,在换辅助系统中,不换决策的精确度要求需高于换决策的精度。最后,在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中加入换决策模型,其结果验证换决策安全。最小风险贝叶斯换条件判别模型的引入,使得换决策系统能够通过修正风险系数,进一步提高换判别精度,减少不安全的换概率。

  • 标签: 安全工程 神经网络 贝叶斯 交通仿真
  • 简介:统计数据显示,新入职工人在第一个月内,最容易在工作中受到伤害。试想,一个经常发生工伤和事故的企业,怎么能吸引新员工长久地服务?由此带来的员工高流失率,对企业长远发展和壮大极其不利。

  • 标签: 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培训 企业 安全生产 堤坝 数据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