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在高水期入洪量较大时洞庭调蓄量变化的特点,得出由于下游干流泥沙淤积造成的城陵矶水位逐渐抬高,洞庭在高水期开始发挥调洪削峰作用的临界入洪量在逐渐减小,而且随着淤积的加剧,1日调蓄量随入洪量增加的速率在逐渐增大的结论,以上两种不利情况是洞庭调蓄量被动增加的具体体现.调蓄量的增大加重了长江中游的防洪压力.

  • 标签: 长江中游 临界入湖洪量 洞庭湖 高水期 泥沙淤积 调蓄量
  • 简介:以青海湖水体的11个样点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形态氮素(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质量浓度、藻类数量及叶绿素质量浓度,同时测定其他相关因子,并对氮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体中总氮、硝酸盐氮及氨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80mg/L、0.28mg/L和0.20mg/L,且湖心区(深水区)样点质量浓度大于岸边区(浅水区)样点,浅水区植物生长及沙柳河等外源输入均对氮素质量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9.70μg.L-1,浅水区质量浓度高于深水区;浅水区氨氮的氧化作用可能是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在浅水区高于深水区的主要原因,同时溶解氧是此过程的限制因子;水体氮素与藻类数量为显著的负相关性,但与叶绿素质量浓度为显著正相关性。青海湖水体不同形态氮素分布具有不同特征,且氮素对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具有不同的影响。

  • 标签: 环境学 氮素 分布特征 藻类数量 叶绿素 青海湖
  • 简介:以镇江内湖2004年4月21—22日、2004年8月18—19日两次野外大规模水文、水质及泥沙同步监测资料为基础,针对内湖与长江相通、潮汐作用明显的特征,对内湖水位、库容、流量、流速的基本变化规律,水质、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内湖水面面积与库容随潮位变化较大,枯季内湖最大潮差比洪季高0.39m;内湖流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潮汐影响强度,进出断面一般在低潮位后出现最大流速,在高潮位后出现最小值;洪季内湖水质明显优于枯季,涨潮过程水质浓度下降,退潮浓度上升;洪季内湖水体含沙量及全潮泥沙淤积总量大于枯季,但洪季水流的挟沙能力较强,泥沙淤积量占全潮总来沙量的百分比(27.8%)小于枯季(50%)。

  • 标签: 环境工程 镇江市 内湖 监测 水文 水质
  • 简介:2006年1月24日,离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已没有几天了,人们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准备高高兴兴地过一个开心年。然而,这天上午8时30分左右,在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水月岩——龙珠附近,却从玉林、陆川方向陆续开来了许多小车和挖掘机,并聚集了几百人,显得特别的引人注目。”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要做什么呢?”附近村民的脑海中,纷纷打上了这样的问号。

  • 标签: 非法采矿 月岩 纪实 取缔 广西 飓风
  • 简介: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基于物元可拓理论确定评价物元,构建物元经典域、节域矩阵,并结合变异系数权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特征值计算结果和等级评定标准,综合判别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等级。将此法应用于衡水国家自然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其健康等级的特征值为3.312,据此判定衡水湿地处于亚健康水平,但有向不健康转化的趋势。分别与分形方法、韦-费定律对同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总体吻合,表明物元可拓模型能够应用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标签: 环境学 物元可拓 变异系数法 PSR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衡水湖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