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英文缩写VOCs)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也危害人体健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治理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甲苯和二甲苯作为VOCs的一员,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树脂、制鞋、化工等各种工业生产过程,由于甲苯和二甲苯的易挥发性和毒性,许多国家严格控制它们的排放。在对电镀挂件进

  • 标签: 生物滤池 易挥发性 人体健康 填料床 微生物浓度 有机废气
  • 简介:天然以其经济和相对安全的能源优势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城镇压缩天然汽车加站也日益增多。加站的消防安全防范不容忽视。本文就加站的工作原理、火灾危险性、加站安全距离加站的安全设施等几个消防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加气站 安全距离 消防设施 防火间距
  • 简介:2012年7月29日凌晨5时许,西安市莲湖区自强西路春晓馨苑一号楼二单元1308室发生天然泄漏并爆炸,殃及同楼层以及楼上楼下住户,造成1死4伤;2013年5月2日16时许,位于西安市北二环东段的名流水晶宫大厦三单元21楼02室住户室内突发天然泄漏爆燃事故,造成一人受伤。一幕幕血的教训发人深省。天然的使用其实也具有一定风险性,所以大家一定要安全使用天然。引发天然爆炸原因其实就是人们忽视的一些小细

  • 标签: 爆炸原因 北二环 三单元 定风 莲湖区 爆燃
  • 简介: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微信曝光群、借力“海恩法则”,及推行“6S”安全管理措施,强化了公司的安全管理“软实力”,实现了安全与经济双赢的局面。

  • 标签: 安全文化建设 陶瓷 广东 安全管理措施 盲点 源头
  • 简介:东送管道南京支线是由天然东送管道分公司江苏管理处负责运营管理及日常维护。其设计输量为45亿立方米/年。江苏管理处2012年3月由原苏浙沪管理处拆分成立,管理处下设生产运行部、管道保护部、安全环保部、物资装备部、综合管理部5个部门,6座输气站场、1个巡线队和1个维修队。

  • 标签: 运营管理 管道保护 江苏 日常维护 生产运行 安全环保
  • 简介:我国的煤炭储量极为丰富,丰富的煤炭储量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煤化工行业即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化学工业,包括煤制天然、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等。从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可行性来说,

  • 标签: 煤炭储量 天然气 职业危害 防护 化工行业 技术成熟度
  • 简介:填埋气体的产生过程可分为需氧分解、需氧/酸性分解、向厌氧分解过渡、厌氧分解和稳定阶段5个.填埋场产率的估算是填埋场气体收集和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填埋场气体和集气井产气量的估算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2种较简单的填埋场气体量的估算方法.并用该方法对一个三角形布置的集气井的产气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这2组公式可用于填埋场的产率的估算.

  • 标签: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产气率 估算 垃圾处理 集气井 气流量
  • 简介:以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臭氧-生物陶粒与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对比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生物过滤系统的生物活性及有机物去除特性,建立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量化计算方法,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有机物降解过程及去除机理。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是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其中生物降解占主导作用,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65%,生物降解作用去除的有机物几乎全部是易于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物;而吸附作用去除的有机物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35%,去除的有机物中难降解和易于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基本相当。

  • 标签: 环境工程 生物活性炭 生物降解 吸附 降解机理
  • 简介:天然气气瓶组的安全间距是压缩天然站内的主要安全参数之一。基于CFD软件的物质传输与反应模块建立了高压天然的泄漏扩散数值模型。应用模型对天然气气瓶组的泄漏扩散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泄漏孔径(0.01m、0.02m、0.05m)对泄漏扩散所形成危险区域传输距离的影响。依据数值结果确定了天然气气瓶组的安全间距。研究结果表明,该泄漏扩散模型能直观实时的显示不同时刻天然泄漏扩散在模拟区域中的传输距离与浓度分布,因此,可用于高压天然泄漏扩散事故的分析和储存装置安全间距的确定。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高压天然泄漏扩散事故的处理提供依据,为天然站的设计以及高压天然场合安全间距的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安全工程 天然气 泄漏扩散 数值模拟 气瓶组 安全间距
  • 简介:冶金、机械、化工、医药、水处理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液氨、液氯、环氧乙烷等低压液化气体瓶。但是在其充装、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爆破、泄漏、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却也时有发生。

  • 标签: 液化气体 安全问题 气瓶 低压 工业生产过程 环氧乙烷
  • 简介:为分析和预测天然泄漏的扩散距离、扩散面积及扩散后的不动火区域,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及降低事故后果,以某天然储罐为例,对天然瞬时泄漏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确定适用于轻气的高斯烟团模型;然后,基于高斯烟团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绘制天然瞬时泄漏扩散的等质量浓度曲线和动火燃爆区域;第三,分析泄漏量、大气稳定度、地表粗糙度等因素对天然扩散的影响,并分别确定不同条件下的动火燃爆区域;最后,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天然泄漏后的应急疏散和救护措施。结果表明:天然扩散距离和面积随泄漏量增大而增大;大气越稳定,扩散的距离和范围越大;扩散距离随地面粗糙度增大而减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天然气 瞬时泄漏 高斯烟团模型 扩散规律 扩散距离
  • 简介:硝化细菌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生态特性,容易受环境因素和共存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使硝化过程不稳定,脱氮效率降低.采用批式试验,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硝化有抑制作用,该抑制属非竞争性抑制,是可逆的.苯酚与2,4-二氯酚共存时产生叠加抑制效应.且抑制剂存在时,温度对硝化速率影响更大.因此含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时需引起注意.

  • 标签: 吓境工程 生物硝化 抑制效应 苯酚
  • 简介:液化天然(LNG)储运过程中受热侵袭造成储罐压力升高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用范德华方程描述具有一定过热度的LNG汽化相变过程,引入微分同胚项对其进行变换,发现其形式符合尖点突变平衡点方程,揭示了突变机理是储罐内LNG大规模蒸发现象的本质特征.选取过热区内的LNG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论和突变动力学方法对势函数及其微商曲线进行研究,得到了极限过热度、失稳过热度及储罐内部压力增量和系统内液化天然汽化量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安全工程 液化天然气 尖点突变 核态沸腾 失稳过热度
  • 简介:拍摄时间:2017年7月14日;隐患地点:华盛.香樟湾;存在隐患:悬挑脚手架竹笆铺设率低,工人易踩空受伤;整改建议:满铺竹笆片;整改情况:整改完成。

  • 标签: 悬挑脚手架 隐患 安全 拍摄时间 竹笆 整改
  • 简介:分析了生物入侵的机制,认为生物入侵受外来种生物学特性、生态系统的可侵入性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生物入侵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因素分析评价方法。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微区分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入侵预警分析,为科学评价和有效预防生物入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生态学 生物入侵 评价 预警
  • 简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研究了电凝聚浮法处理钢管厂含石墨废水浊度的影响因子,并得到了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电凝聚浮法对含石墨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因子从主到次为废水pH值、电解电流、电解时间、极板间距。pH值和电解电流是影响含石墨废水浊度去除率的显著因素,极板间距和电解时间是非显著因素。最优运行方案为:电解时间30min,电解电流1.0A,极板间距20mm,pH值6。在最优运行条件下含石墨废水浊度的去除率为98.34%。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凝聚气浮法 废水 浊度
  • 简介:本文通过对燃气锅炉房天然泄露危害、泄露分类、泄露原因、泄露状态辩识,结合供热公司南泉车间的几年来工作经验,提出了燃气锅炉房天然泄露防范及处理措施.

  • 标签: 燃气锅炉房 天然气 泄露 防范 处理
  • 简介:为揭示氮在土壤包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确定其数学模型,通过室内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了碳酸氢铵及尿素2种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并测定了不同时间土壤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变化,总结了"3氮"在包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施氮周期内褐土土柱淋滤液中,氨氮最高质量浓度为13.33mg/L,硝酸盐氮为15.25mg/L(H-N-1土柱),土壤中氨氮吸附作用大于硝酸盐氮。建立了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可以用所建模型对氮在河北平原包带中的迁移过程进行定量预测。

  • 标签: 环境学 氨氮 硝酸盐氮 包气带 迁移转化 河北平原
  • 简介: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sp.,Q67)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急性生态毒性检测,但新鲜培养的Q67菌液的试验结果重现性较差。为了提高采用新鲜培养Q67菌液进行急性生毒性试验的重现性,采用生物毒性测试微孔板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600rim处的吸光度值(OD600)表征菌密度,分别利用不同OD600值的菌悬液测定1rZnS04·7H20、CdCl2·2.5H20、氟硅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氯异氰尿酸5种不同性质化学物质及焦化废水、油田采出水、电镀废水3种不同类型工业废水对Q67的急性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试验不适合采用培养时间作为细菌的培养终点。菌液的菌密度对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当新鲜培养的Q67菌悬液的OD600值介于1.6~1.8时,水样的EC50值远大于其他阶段,灵敏度最低;部分低浓度的工业污水对OD600位于2.5左右的菌液会产生较大的刺激性作用,毒性感应滞后于菌密度低的Q67菌悬液。当Q67菌悬液的OD600值控制在2.o左右时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固定菌液的OD600值可获得重现性良好的试验结果,并排除接种量、菌种保存时间对急性毒性测试的影响。

  • 标签: 毒理学 新鲜培养的Q67菌液 菌密度 灵敏度 重现性
  • 简介:对于一些想加强安全保护工作的组织和个人来说,新兴的生物技术似乎是这一行业里最受欢迎的,尽管还有不少人对它持批评态度.在本文中,我们将列举一个整合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以此来回应对该项技术的批评.此外,我们也会涉及生物安全解决方案的一般配置问题,包括其鉴定、文件编码技术及数字签名等.

  • 标签: 生物技术 网络安防 网络安全 生物识别 ROBIN工程 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