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易燃液体燃烧痕迹识别对助燃剂放火火灾调查至关重要。选用丙纶地毯和PVC地板革作为纤维和塑料地板的代表,以工业酒精作为易挥发助燃剂的代表,研究酒精用量、灭火方式等对燃烧痕迹形成及痕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与未加载酒精的痕迹对比,发现丙纶地毯因热稳定性较差,燃烧后往往能形成烧坑或烧洞,其燃烧轮廓以典型的灰化形式存在,加载酒精的部位熔融严重,与地面紧紧粘连在一起;PVC地板革因为表面光滑,酒精在其表面不断流淌,燃烧后会留下清晰的轮廓,类似于细线状的印痕,而地板革本身基本不会燃烧。燃烧熄灭的方式也会对其炭化程度、燃烧图痕、残余形状产生影响。

  • 标签: 安全工程 助燃剂放火 工业酒精 燃烧痕迹 火灾调查
  • 简介:针对发电厂控设备因电源引发的一些故障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 标签: 热控电源 可靠性 改造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发展和应用该技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介绍了红外技术的原理特点,论述该技术在火灾预警的应用,并讨论了与CCD在监控和预警火灾时对目标分辨率的差异。

  • 标签: 热成像技术 CCD 火灾预警 地面目标分辨率
  • 简介:通过对广西煤矿各煤种的煤块制尘及井下实际积存煤尘爆炸性的试验对比研究,探讨广西煤矿煤尘的爆炸特性、机理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广西煤矿多年来瓦斯爆炸没有引爆煤尘的原因,并就防范煤尘爆炸提出建议。

  • 标签: 煤尘爆炸 沉积煤尘 试验
  • 简介:为了简化传统密切值法运算,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各样本的优劣情况,尝试采用目标差值率法进行初始矩阵的规范化处理,引入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传统密切值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将两种不同密切值法对某区域水体水质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两种密切值法评价水质得出了一致的水质优劣排序,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各评价指标在量纲、数量级及指标优劣等方面的差异,计算更简便;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更客观;改进后的密切值法评价结果中各样本的差异性放大了,对比更为明显。

  • 标签: 环境工程 水质评价 熵权 指标权重 密切值
  • 简介:液化天然气(LNG)储运过程中受热侵袭造成储罐压力升高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用范德华方程描述具有一定过热度的LNG汽化相变过程,引入微分同胚项对其进行变换,发现其形式符合尖点突变平衡点方程,揭示了突变机理是储罐内LNG大规模蒸发现象的本质特征.选取过热区内的LNG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论和突变动力学方法对势函数及其微商曲线进行研究,得到了极限过热度、失稳过热度及储罐内部压力增量和系统内液化天然气汽化量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安全工程 液化天然气 尖点突变 核态沸腾 失稳过热度
  • 简介:缝线是影响除尘滤袋寿命及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缝线在长期烟气作用下失效的案例愈来愈引起业界的关注。通过热态拉伸试验研究了蠕变性对袋式除尘器滤袋用PTFE缝线强力的影响。在持续高温下对PTFE缝线进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PTFE缝线的拉伸断裂强力随温度升高而大幅下降,试验温度在250℃以上时,其拉伸最大载荷仅1~3N(线密度1200~1250den);PTFE缝线的拉伸断裂伸长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20℃左右达到最大值;高温环境对PTFE缝线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缝线能在软化后受到外力作用而断裂失效,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给予关注。

  • 标签: 职业卫生工程 袋式除尘 PTFE缝线 持续高温 热蠕变性 力学性能
  • 简介:含硫油品储罐内壁腐蚀产物硫化亚铁在空气中有很高的氧化性,很容易引起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用美国TA公司生产的SDT–Q600同步分析仪从室温到1000℃对硫化亚铁进行重分析,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了硫化亚铁氧化过程,讨论了粒径和升温速率对硫化亚铁TG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亚铁经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粒径和升温速率对TG曲线有明显的影响,粒径减小,TG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终止温度降低;升温速率增大,TG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氧化速度减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硫化亚铁 热重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为降低我国职业病的患病概率,考虑绝大多数作业场所涉及的风流、粉尘、瓦斯、CO及温、湿度等微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平台,并基于Fluent软件采用DPM和SpeciesTransport方程构建微环境数值仿真模型,以实现对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方案的模拟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受人体仿真模型、粉尘、瓦斯及CO等微环境因素影响,仿真舱体内各微环境因素的扩散不均匀,当抽风机风量为400m3/min、气溶胶发生器粉尘释放速度为10m/s、环境温度为293K、入口温度为303K、入口加湿量达到100kg/h、瓦斯和CO释放位置为距上顶板1/3位置处多点释放时,各微环境因素可达到绝大多数作业场所的仿真要求,最终确定出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方案。

  • 标签: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职业健康 微环境 作业场所 方案优化
  • 简介: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具有不同的自燃倾向性,研究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对揭示和表征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的内在属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巴拉普库利亚、张家口、龙固、埠康等7个矿区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表面特性、微晶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煤自燃性的内在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煤表面性质参数随变质程度加深先减小后增大,微晶结构阶段性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且煤Cdaf为90%左右是转折点;随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内部微晶结构排列逐渐有序化,芳香环深度缩合,脂肪层结构含量减少,煤自燃性减弱;随煤变质程度加深,煤分子中羟基、羰基、烷基醚和芳香醚等官能团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这些官能团数量的差异决定了煤内在自燃性的难易程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煤变质程度 表面特性 微晶结构 官能团
  • 简介:水源热泵由于其良好的节能性,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以用于水源热泵的湖南地区滞流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防止污染作为出发点,利用建立的水温模型研究了湖南地区的滞流水体水温变化规律,计算了湖南地区湖泊水体对水源热泵系统夏季冷凝承载能力与冬季热泵系统从水体取时水体的供热能力(冷承载能力),并且对冷热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深度不足2m的滞流水体在冬季承载能力有限,作为冬季热源要谨慎对待;对于湖南地区,夏季水体作为水源热泵的冷源在以5个城市为代表的5个分区中差别不明显,但在冬季使用水体作为水源热泵的热源时,越往南越适合,其中以衡阳为代表的湘东南地区优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环境学 滞流水体 热污染 热承载
  • 简介:式酶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现场快速检测及实际试样具有优势。介绍了量式酶生物传感器的量检测和放大原理以及组成、测试装置等关键技术,其中放大的应用可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水平;综述了量式酶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涉及的酶源、富集处理等环节;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展望了量式酶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量热式生物传感器 酶抑制 重金属 农药残留
  • 简介:为研究管道内氢气与空气预混气体的爆炸规律,使用尺寸为150mm×150mm×1000mm的方形透明管道,通过试验观测了氢气体积分数从10%到40%的爆炸火焰形状、传播速度与压力变化规律。火焰传播与压力分别由高速摄像机与压力传感器记录测量。结果表明,爆炸火焰特征及压力变化受氢气体积分数的影响很大。火焰在管道内的最大传播速度及压力峰值随氢气体积分数增大而急剧增大。最大火焰传播速度由18.3m/s增大到304.2m/s,传播时间由123.5ms缩短到10.5ms。压力峰值由2.95kPa增大到34.06kPa。当氢气体积分数为25%及以上时,火焰速度持续上升,没有出现郁金香火焰,压力波先出现短时间强烈正负压振荡,后长时间微小振荡。火焰特征、传播速度、压力变化及爆炸响声均能够很好地反映氢气爆炸的强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管道 氢气爆炸 火焰速度 爆炸压力
  • 简介:在对甲烷爆炸极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温度压力耦合条件下的气体爆炸极限测试系统,并对甲烷在50~200℃和0.2~1.0MPa环境条件下的爆炸极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升高和环境压力增大,甲烷爆炸上限升高,爆炸下限下降,爆炸范围变大;在200℃和1.0MPa条件下,试验测得的甲烷爆炸下限为4.05%,爆炸上限为25.6%,相对于常温常压条件爆炸下限下降了0.95%,而爆炸上限上升了9.6%,这表明初始温度和压力对甲烷爆炸上限的影响较大,而对爆炸下限的影响较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甲烷爆炸 爆炸极限 环境温度 环境压力
  • 简介:高温矿井巷道与风流间同时存在显热交换与潜热交换。相对于显热交换量,潜热交换量计算参数难以获得,致使巷道表面湿交换量计算过程繁琐。为简化计算,对巷道湿交换体系内显、潜热交换与表面温度、空气状态温湿度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与温度的关系引入Lewis关系,将对流质交换系数用对流换系数的函数关系表示,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用温度的函数关系表示,进而将潜热交换量表示成对流换系数、壁面温度及风流状态露点温度的函数,将对流显热交换量与潜热交换量的计算有机结合;并针对高温矿井的客观条件,对潜热交换量计算式进行了适度的简化与误差修正,得出了精度满足工程计算要求的潜热及全热量简化计算式。同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全简化计算式计算出的净热交换量的传递趋向,明确了不同矿井巷道表面温度及风流温度下,巷道表面水分蒸发需热量的取向。

  • 标签: 安全工程 热湿交换 矿井 湿润巷道壁面 风流
  • 简介:采用C80量仪测定几种化学品的放热反应特性,根据试验数据得到相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进一步求得瞬时功密度(ρIPD)。依据化学品不稳定性分级标准对所测定化学品的危险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以瞬时功密度为依据得出的化学品危险程度与化学品的实际危险情况接近,反映了化学品反应过程中能量释放的危险程度,可为化学品危险性评价与事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物理化学 瞬时功密度 C80量热仪 热危险性评价
  • 简介:为了解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污泥的解燃烧行为和动力学机理,利用蕈差热分析仪,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对经过不同干燥温度干燥的污泥样品进行重差实验。通过分析氧气浓度和干燥温度刘样品分析曲线的影响发现,干燥温度对污泥样品分析的影响很小,但氧气浓度对其有明屁的影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分析曲线有规律的向左偏移。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泥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3种物质独立反应的热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中,3个阶段分别对应3种小同的物质独立反麻。在各种氧气浓度条件下,这3种物质的反应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廊模型。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3个阶段对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呈现上升趋势。

  • 标签: 环境工程 污泥 热解 燃烧 动力学 氧气浓度
  • 简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研究了电凝聚气浮法处理钢管厂含石墨废水浊度的影响因子,并得到了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电凝聚气浮法对含石墨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因子从主到次为废水pH值、电解电流、电解时间、极板间距。pH值和电解电流是影响含石墨废水浊度去除率的显著因素,极板间距和电解时间是非显著因素。最优运行方案为:电解时间30min,电解电流1.0A,极板间距20mm,pH值6。在最优运行条件下含石墨废水浊度的去除率为98.34%。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电凝聚气浮法 废水 浊度
  • 简介:液下喷射泡沫灭火方式比液上喷射方式更为安全可靠,具有优异灭火性能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具有液下喷射的潜在可行性。通过设计的模拟油罐试验装置,在5L/(min·m2)的泡沫溶液供给强度下,对液下喷射氟蛋白泡沫穿过全汽油层灭火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液下喷射压缩空气氟蛋白泡沫控制油罐火灾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安全可靠性,控、灭火效果良好。为获得较低的泡沫含油率和较好的泡沫稳定覆盖层,液下喷射压缩空气氟蛋白泡沫的适宜发泡倍数为3-8。

  • 标签: 安全工程 油罐 液下喷射 氟蛋白泡沫 压缩空气泡沫系统
  • 简介:为了有效控制皮带机转运点的粉尘污染,研发了一种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该除尘罩主要由Ω形极板罩、高压放电极和回流风机等构成,通过调节回流风机的流量,可以使微细粉尘在循环流动中被反复净化。因而研究回流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是重要的。试验直接采用实物静电除尘罩,试验粉尘采用中位径为4.496μm的石灰粉,用滤膜称重法测粉尘质量浓度,通过回流风机控制回流量大小进行效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外加电压下,回流式皮带机静电除尘罩的除尘效率随回流率增加而提高,当电压大于50kV,回流率ζ=30%时,除尘效率超过90%,但当回流率ζ〉30%,除尘效率增加趋缓。当初始粉尘质量浓度为102.34mg/m^3时,在试验条件下改变回流率和电场强度,排放质量浓度最低可达到5.16mg/m^3,可实现超净排放。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皮带机 静电除尘罩 回流风机 除尘效率 回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