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技术加入了外来基因或去除原有基因的食品。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这是由于不丁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几乎任何食品都含有基因.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进人人体后,都会被分解破坏成小分子,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的基因组里。从这个角度上说,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并没有差别。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 脱氧核糖核酸 外来基因 基因技术 作用原理
  • 简介:量热式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现场快速检测及实际试样具有优势。介绍了量热式生物传感器的量热检测和热放大原理以及组成、测试装置等关键技术,其中热放大的应用可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水平;综述了量热式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涉及的源、富集处理等环节;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展望了量热式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量热式生物传感器 酶抑制 重金属 农药残留
  • 简介:通过研究不同时间(1d、3d、5d、7d)和不同铅浓度(0、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50μmol/L)胁迫下苦草的生理特性及其氮、磷代谢关键的变化,探讨了苦草对铅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叶绿素(Chl)质量比和硝酸还原(NR)、谷氨酰胺合成(GS)和酸性磷酸(ACP)活性在低浓度铅胁迫下5d内均有所提高,而在高浓度铅胁迫下,叶绿素质量比呈下降趋势。在试验第7d,各浓度下的活性均受到抑制,并且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Fpro)质量比随铅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苦草对铅胁迫具有一定的抵抗缓解能力,氮磷代谢关键对铅胁迫的响应更为敏感,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铅胁迫的响应指标。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铅胁迫 生理生化 氮磷代谢
  • 简介:利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分离阿部鲻(Mugilogobiusabei)P-gp(P-glycoproteins)CDS(Sequencecodingforaminoacidsinprotein)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cDNA全长2073bp,其中阅读框1958bp,编码652个氨基酸,估算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1.87kD;5′非翻译区115bp。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不同进化地位动物的P-gp编码序列存在高度同源性,显示P-gp基因在系统进化上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阿部鲻P-gp基因不含有编码蛋白信号肽的序列,预测结果显示,有4个跨膜区,编码蛋白含ATP结合盒(theATP-bindingcassette)内膜转运typ-1型结合域。

  • 标签: 水生生物学 阿部鲻鰕鯱 P-GP CDS 基因克隆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简介:为了检测转DREB(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香花槐(Robiniapseudoacaciacvidaho)枯落物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模拟林木落叶与土壤互作的自然过程,以转DREB基因及非转基因香花槐枝叶为材料,将枝叶与土壤以一定比例混匀,统计转基因香花槐和非转基因香花槐枝叶降解过程中土壤主要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变化动态,通过探讨土壤中卡那抗性细菌的菌落变化来了解转化载体上抗性标记基因,npxII的漂移,从而了解外源基因环境释放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培养初期(3d)和第54d,转基因香花槐落叶细菌菌落数小于非转基因香花槐落叶的细菌菌落数,但无显著差异(P〉0.05)。枝叶土壤中放线菌菌落数量在前21d高低波动,但总体无显著差异(P〉0.05)。在处理第3d,含转基因香花槐枝叶的土壤霉菌菌落数量高于非转基因香花槐枝叶土壤;在第17d和第36d含非转基因香花槐枯落物土样霉菌菌落数量高于转基因土壤,且第17d差异显著(P〈0.05)。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对土壤中3种微生物种群均没有显著影响。此外,转基因枝叶处理土壤的卡那抗性细菌菌落数量整体低于其非转基因枝叶处理的土样,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转基因香花槐枯落物未对土壤主要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生态学 转基因香花槐 枯落物 生物安全性 标记基因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