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为量化评价已建和拟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以实测运行车速数据和事故率数据为基础,根据公路空间属性的变化,采用不定长法进行路段划分。考虑不同路段车速协调性和连续的需求,引入客货差极差比、车速降低系数、路段车速离散度等车速特征指标。通过对运行车速特征指标与事故率的相关分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一致综合评价模型,同时结合事故多发点改善效果的显著,确定我国高速公路安全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线形设计一致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太旧高速公路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有效地评价线形设计一致

  • 标签: 安全工程 高速公路 客货差极差比 车速离散度 一致性评价
  • 简介: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给出了2020年末安全生产9大指标,与2015年末比较,要达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0%、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

  • 标签: 生产安全事故 重特大事故 策划 国内生产总值 安全生产 死亡人数
  • 简介:一年多前,当国家安监总局对各省市提出安全生产指标控制监管策略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响颇为激烈。一年多过去了,围绕指标的各种数据早已出来。

  • 标签: 综合排序 控制指标 指标管理 事故 解读 教授
  • 简介:针对"单一评价指标"难以准确揭示城市空气污染特征的问题,基于"空气质量浓度、人口暴露强度、人口加权浓度"3个指标,以长沙市为例,对比分析了各指标在城市PM2.5污染防控区划中的差异与优缺点。结果表明,研究区质量浓度指标区划下的暴露防控区呈梯度面分布,空间平滑效应明显。而顾及人口特征的人口暴露强度和人口加权浓度两个指标能够揭示污染防控区的空间微观差异,但前者受人口空间分布因素的影响过大,风险异常集聚效应"突出"。融入空气质量标准的人口加权浓度相对风险指标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长沙市人口PM2.5暴露风险空间变化规律。开展城市PM2.5污染防控多指标空间区划研究,有利于弥补单一指标评价结果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

  • 标签: 环境学 暴露评估 PM2.5 环境风险
  • 简介:近年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未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突出考虑,对指标性质差异性也未考虑,已不适用。在综合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各种方法后,考虑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水质差异巨大,天然劣质指标的参评容易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单独考虑。另外,判别组分信息,分别对天然组分与人工组分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指标分类的污染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将其运用到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中总硬度、铁、锰、氟化物、苯并(a)芘5项指标为劣质指标。研究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以Ⅰ级、Ⅱ级为主,Ⅳ级中污染、Ⅴ级重污染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的城区;毒理学指标以3级为主,其次为4、5级。评价结果简单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对比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对劣质指标进行了考虑,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偏差、夸大污染程度与范围、不同性质指标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综合体现了地下水污染信息。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地下水污染 综合评价 指标分类
  • 简介:传感器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范围应用的基础。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提出的各种定位算法,从算法在网络中的实际应用出发,探讨了定位算法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 标签: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算法 评价指标 因素
  • 简介:<正>沙林(Sarin)是一种军用神经毒剂,制成化学武器后在战场上用来杀伤敌方有生力量,其毒害作用,比常规武器的弹片具有更大的杀伤威力,称之谓速杀毒剂。1995年3月20日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内使用沙林杀

  • 标签: 神经性毒剂 沙林 毒害作用 化学武器 奥姆真理教 中毒症状
  • 简介:每年的春季都是哮喘的高发季节,而职业哮喘作为哮喘的~种更是不容忽视。职业哮喘是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哮喘,其发病率与工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属职业病范畴。近年来由于合成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职业哮喘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在世界范围内职业哮喘患者仅为哮喘总人数的2%~7%,而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其职业哮喘约占总哮喘患者的15%。随着工业发展,我国职业哮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 标签: 职业性 哮喘 工业发达国家 化学工业 发病率 世界范围
  • 简介:铅(Ph).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铅尘,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 标签: 铅中毒 职业性 预防 氧化铅 三氧化二铅 四氧化三铅
  • 简介:电焊时电焊弧光能产生相当大强度的光辐射,除有一定量的紫外线外,还有大量的红外线。因此,所戴的防护镜不仅能完全防止紫外线的透射。还要能防止红外线的透射。

  • 标签: 电光性 治疗 预防 眼炎 紫外线 红外线
  • 简介:11月22日上午,省安委办联合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广州市2013年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省安委会副主任、省安全监管局局长黄晗出席并讲话。省、市两级安委会成员单位、有关地市和广州市各区(市)安全监管部门、涉氨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人260余人现场观摩了演练。

  • 标签: 液氨泄漏 事故应急 广州市 市政府 演练 科学性
  • 简介:高温作业环境易引起职业中暑。高温作业有3种类型,即夏季露天作业、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中暑的发生,也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中暑常以头晕脑胀、口渴多汗、全身疲劳、心悸、发烧、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为先兆症状。若不采取措施,则会发生轻症中暑,除先兆症状加重外,还出现面色潮红、大最出汗、脉搏快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 标签: 职业性 中暑 高温作业 预防 急救 作业环境
  • 简介:盐酸、硝酸、硫酸、冰醋酸等酸性化合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石灰水等碱性化合物,以及其它某些化学物质溅入眼内会引起眼部灼伤。通常,碱性物质比酸性物质具有更大的破坏。碱性物质可与组织脂肪发生皂化反应,生成既能水溶又能脂溶的化合物,从而使碱性物质很快穿透眼组织,造成角膜穿孔或失明。若接触氨水,10秒钟角膜变混,15秒内进入前房;若接触5%氢氧化钠,30秒钟内眼内房水pH值升高。酸性溶液多具水溶性,可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在结膜及角膜表层组织形成焦痂,减缓酸性物质向深部组织扩散。

  • 标签: 应急处理 灼伤 眼部 化学性 酸性化合物 组织蛋白
  • 简介: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也在增加,城市的交通也显得特别拥挤和繁重.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兴建地下铁道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地铁建设在大多数城市中正在进行或即将纳入计划当中.地铁建设虽然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但也给城市带来了另外的压力,那就是安全的问题.地铁的突发公共事件作为近年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严峻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公安机关在防范地铁突公共发事件中也感觉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和责任.因此,公安机关针对地铁的突发事件,应提高公安民警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防灾救灾的应急机制;掌握基本的安检排爆知识和技能;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的相互配合;及时获取准确的情报信息;采取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地铁派出所的基础建设.

  • 标签: 公安机关 安检排爆 公共突发事件 安全防范
  • 简介:LNG(液化天然气)泄漏后产生大量的蒸汽,蒸汽的扩散受液池尺寸、泄漏区域地面类型、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研究以上因素对LNG蒸汽扩散的影响,以方便采取事故预防措施,采用ALOHA软件对以上因素影响甲烷UFL(爆炸上限)、LFL(爆炸下限)、1/2LFL在下风向扩散的最远距离进行了定量分析,划分了可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危险区域,得出LNG泄漏到水面、混凝土地面、湿沙层、干沙层上危险依次降低。选取水面温度分别为5℃、10℃、15℃、25℃,围堰尺寸分别为400m2、600m2、800m2、1000m2,环境温度分别为-10℃、0℃、10℃、20℃、30℃、40℃时,对下风向甲烷体积分数分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烷UFL、LFL、1/2LFL扩散最远距离随水面温度、围堰尺寸、环境温度增加而逐渐增大。

  • 标签: 安全工程 ALOHA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定量
  • 简介:化学损伤职业眼病是由化工产品溅入眼睛导致的一种职业病,会给劳动者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常常出现于氢氟酸、石灰等酸碱性化工产品生产线中。

  • 标签: 化学损伤 职业性 眼病 防护 化工产品 职业病
  • 简介:到哪里诊断职业噪声聋国家规定职业噪声聋的诊断,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存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噪声聋的诊断。

  • 标签: 噪声聋 职业性 诊断 医疗卫生机构 治疗 卫生行政部门
  • 简介:歌厅、舞厅、酒吧、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火灾隐患多,火灾危险大,火灾事故所占比例大且人员密集、不易疏散,一旦发生火灾将容易产生群死群伤。笔者采用美国国家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FDS(FireDynamicSimulator)软件,建立酒吧娱乐场所模型,对酒吧发生火灾进行全尺寸模拟。实现对其火灾危险的预先分析。有利于寻找提高娱乐场所安全的具体消防设计措施。

  • 标签: 娱乐场所火灾 FDS模拟 危险性预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