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废钻井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的综合分析,了解了目前处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水泥、水玻璃;磷石膏;水泥窑粉等固化技术及生物等治理技术.同时对废钻井的无害化处理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废钻井液 处理技术 综述 废水处理 无害化处理
  • 简介:通过大量实验,分别探讨了数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的加量、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废钻井固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对固化处理废钻井有显著效果的固化剂及相对较好的添加剂配方a、b,并对其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配方可作为填充物的最佳配方,其主要指标都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和GB3550-83标准;b配方用于道路施工,其抗压强度和抗塌落程度已达到国家二级公路标准.

  • 标签: 废钻井液 固化处理技术 固化剂 配方 实验研究 固化处理
  • 简介:中原油田在对钻井处理中采取了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以及综合利用的手段,减少了废钻井的污染。对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标签: 中原油田 钻井液 固化处理 污染控制
  • 简介:通过对长庆低渗透油田废弃钻井性能分析,确定了固分离一固化一体化处理思路;研究了不同破胶剂体系、破胶剂加量、絮凝剂分子量等对固分离及出水率的影响;处理结果表明:添加20%粘土同时加入6%固化剂时固化体针入度可降至0.5mm以下,达到强度要求,又可降低成本。现场试验证实固分离析出水和固化体浸出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 标签: 长庆油田 低渗透油田 废弃钻井液 固液分离 固化
  • 简介:为解决废钻井时周围环境的污染,介绍了废钻井的成分及时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废钻井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详细阐述了中原油田结合本单位情况,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废钻井的方法和效果。试验表明:无害化处理剂中的各组分与废钻井中各污染因子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经3—5个月固化后可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分析认为:中原油田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废钻井液 无害化处理技术 污染因子 钻井废弃物 污染分析 环境
  • 简介:针对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钻井处理,采用化学热洗的方法对废钻井进行了油、水、固三相分离,并使用5%的清洗剂对废钻井中的泥砂和岩屑进行除油。结果表明:温度为40℃、搅拌转速为160r/min、破稳剂浓度为50g/L、清洗剂的浓度为5%时,废钻井中油的回收率达到了98%,泥砂与岩屑的含油量均小于2%。

  • 标签: 化学热洗法 废钻井液 破稳 油回收 清洗
  • 简介:针对页岩气常规水基钻井废物采用泥浆池就地固化填埋处理方式所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存在环保风险等问题,提出采用钻井废物不落地处理技术。阐述该技术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及具体的施工步骤,以及在昭通页岩气示范区的实际应用效果。实践表明,钻井废物不落地处理技术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土地占用、避免土壤污染隐患、增加钻井废物资源化利用率。

  • 标签: 水基钻井液 钻井液废物 不落地 昭通页岩气示范区
  • 简介:目前现场处理废油基钻井一般采用集中填埋或回注地层方法,这不仅难以解决其污染问题,同时也浪费了其中所含有的大量柴油资源.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研究,使用“化学热洗-析油-离心”处理工艺,油回收率达到84%以上;研制开发出的清油剂-凝聚剂-絮凝剂化学热洗配方体系,适用于多种废油基钻井的回收油处理,具有较好的工业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废物 油基钻井液 处理 化学热洗 离心 回收
  • 简介:废钻井不落地处理技术是基于钻井队“固控”系统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岩屑固渣处理及废液处理回用是其核心技术。在分析以固化填埋为主的传统废钻井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零排放”理念,探讨了废钻井不落地处理的概念、思路、技术、工艺与模式,对当前存在的处理剂、处理技术、装备、工艺模式、环保可回收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应强化在破胶脱水、固分离、固废处理、关键装备、模式优化及新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废钻井液 不落地 处理
  • 简介:针对油田酸化过程中返排出的处理困难,造成较大污染、浪费等问题,分析了酸作为调剖剂的价值,研究了利用“酸”进行调剖的工艺技术,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投入产出比为1:2.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酸”的再利用和环境保护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 标签: 废酸液 水处理 酸化 调剖剂 回收利用 环境保护
  • 简介:为了达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胜利油田对废钻井固化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钻井的有害成分及固化处理的作用机理,在确定了固化物设计指标的前提下,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分析、检测及试样配比研究,得到了适合不同钻井液体系的固化处理配方,并对复合固结材料进行了击实、抗干湿、抗冻融等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28d后,复合固结材料的抗压强度一般为0.5~1.5MPa,可用于铺设简易道路或修建井场用.另外,在废钻井中添加固结材料、稳定剂及骨料,并利用废钻井的潜在活性,使其成为具有硅酸盐凝胶结构或水泥石结构的建筑材料,可以进行砌体施工.该项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废钻井液 固化处理 变废为宝 以废治废 井场 复合
  • 简介:在炼油生产中,合理处理产生的大量废碱,使其不污染环境,一直是我们努力研究的课题。辽河石化分公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含硫化物废碱催化氧化,使其中有毒的硫化物快速氧化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经过处理的含硫化物废碱已进行了脱臭,并且回收了有利用价值的碱。碱吸收SO2后生产出合格的亚硫酸钠产品,达到了废液综合利用的目的。

  • 标签: 含硫废碱液 处理方法 催化氧化法 催化剂
  • 简介:介绍了缓和湿式氧化法处理乙烯废碱和炼油废碱渣的工艺原理和流程.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此工艺处理乙烯废碱和炼油废碱渣时,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不同,S2-去除率和反应产物也不同.在反应温度为120℃时,S2-的氧化产物以S2032-的形式存在;当反应温度升高到150℃后,S2-的氧化产物以S2032-和SO42-的形式并存;在反应温度达到180℃后,生成的S2-基本上完全转化为S042-离子.在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20℃,停留时间不低于40min)下,混合废碱或乙烯废碱中S2-的排放浓度可降至2mg/L以下.

  • 标签: 废碱液 碱渣 湿式氧化工艺 去除率 湿式氧化法 停留时间
  • 简介:mFe0-PS-O3(微米级零价铁-过硫酸盐-臭氧)耦合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相对于传统高级氧化技术,对有毒难降解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文章对mFe0颗粒的表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mFe0和PS之间、mFe0和O3之间、PS和O3之间的反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mFe0、PS和O3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可以有效降解水中有毒难降解的污染物质,且反应中生成的Fe(OH)2/Fe(OH)3絮体对污染物还具有吸附和絮凝作用。阐释了该工艺预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的可行性。

  • 标签: 压裂返排液 高级氧化 微米级零价铁 过硫酸盐 臭氧
  • 简介:胍胶压裂返排具有高黏度、难固分离的特征。强化该类废液的固分离效果是开展深度处理的前提,去除废液中泥砂、岩屑、胍胶残渣等颗粒物,可确保处理后水水质达到再利用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影响该类废液固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废液黏度、颗粒物密度、粒径及混凝效果,并就延时混凝技术强化固分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延时混凝形成的絮体粒径较常规絮凝物增加0.7~1.8mm,絮凝物沉淀速率由常规的18mm/s增加至25mm/s,该试验研究为胍胶压裂返排处理设备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 标签: 胍胶压裂返排液 废水处理 固液分离
  • 简介:针对胜利油田勘探与开发特性以及钻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含水量的废钻井,在固化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验,经现场实验,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 标签: 胜利油田 废钻井液 固液分离 现场实验
  • 简介:采用动态配气法配置硫化氢恶臭气体,筛选出一种价廉易得、吸收氧化效果好的吸收,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漂白粉投加量、进气浓度、进气流量、温度、吸收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25℃、0-5391mg/m3硫化氢浓度范围、3h吸收时间的条件下,漂白粉对硫化氢去除率在92%以上。此法能在较长时间、较大浓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适于工业化放大。

  • 标签: 炼油企业 恶臭 氧化吸收液 筛选 影响因素
  • 简介:针对发光杆菌的发光度随着污染物农度增高而呈线性降低的相关性,采用发光杆菌的相对发光度来表示污染物毒性,试验探讨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采用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为50%时毒物浓度(即半数有效浓度EC50)来表示钻井的综合生物毒性。实验结果表明:HgCl2的半数有效采度为0.126mg/L,此时的钻井泥水比为1:104。

  • 标签: 发光细菌法 钻井液 生物毒性 污染物浓度
  • 简介:考察含气量对脱水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油水在沉降罐分离过程中,气体上浮对于水滴聚结沉降的影响。文章分别在有无破乳剂的条件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含气量对火驱采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加破乳剂的情况下,少量气体对脱水基本没有影响,当含气量较大时,大量气体上浮会干扰乳状的絮凝过程,使脱水效果变差;而在加入破乳剂的情况下,由于破乳剂对脱水的促进作用,使得含气量的变化对热化学脱水影响不大。

  • 标签: 含气量 火驱采出液 脱水 破乳剂 热化学
  • 简介:为使中原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碱得到有效利用,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麦草经粉碎后与用废碱配置好的蒸煮装入蒸球,经升温、升压蒸煮后,进入洗涤工艺,其闻废碱中有效成分被充分利用。从产品纸张的质量来看,利用废碱制浆生产的纸张质量完全能够达到或超过国家纸张质量标准。此项废物利用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石油化工 碱溶液 造纸厂 废物利用 乙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