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实验以处理金属表面所产生的磷化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在新型混凝剂的使用过程中,pH值、温度、石灰投入量、沉降时间、助剂A等因素对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量为18mg/L、COD为300mg/L、SS为150mg/L、pH值为5.7~6.5的废水,石灰投入量为300mg/L、沉降时间为10min左右、温度为25℃、pH值调节至9.0、加入5mL助剂A处理后,废水中含量为0.25~0.35mg/L、COD为80mg/L、SS为60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 标签: 磷化废水处理 石灰 混凝剂 助剂A 影响因素 去除率
  • 简介:摘要:总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当含量过高时会引起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当土壤中的通过雨水冲刷或其他形式进入水体时,会导致水草过量繁殖,鱼虾死亡,恶化水体水质,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影响了整个无锡地区的居民用水,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对污水处理厂来说,总的去除对自然生态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总磷 除磷剂 铝盐 铁盐 石灰。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环氧树脂也被应用到各领域,尤其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也有一些应用需要修改阻燃剂。常用的阻燃处理中,需要添加不同类型的阻燃剂以达到阻燃效果,且有时用量较大,或对材料的各项性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研发阻燃效果更好、添加量更少的阻燃剂是一种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环磷腈 环氧树脂 阻燃
  • 简介:针对黄河宁夏段水体中细小泥沙影响总测定结果的真实性,采用不同取样条件及消解后不同处理方式等9种前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心前处理的样品能有效消除细小泥沙对总的影响,可反映出总真实值.针对含有细小泥沙样品,标准GB11893-89水样前处理步骤不能消除细小泥沙对总的影响,建议对其前处理部分进行细化.

  • 标签: 前处理 细小泥沙 总磷
  • 简介:用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时,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克拉玛依市环境科研中心监测站对延长SnCl2,KH2PO4试剂的使用保存期,提高显色的稳定度,降低空白值的方法做了大量试验,试验表明,SnCl2-40%丙三醇溶液,KH2PO4使用液均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期达到2个月,钼酸铵溶液中,加入酒石酸锑钾钼蓝显色有良好的稳定性,用本方法和标准方法测定水样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其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能达到要求。

  • 标签: 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 总磷 测定 精度 环境监测
  • 简介:为有效降低水中硝酸盐氮和的污染,采用两级电解法对水中的硝酸盐氮和进行去除试验,考查不同电极体系、不同电压等因素对硝态氮和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电解采用催化-钛极板体系效果最好,60min后对20mg/L的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2.30%;级电解改用不锈钢-钛极板,35min后对5mg/L的磷酸根去除效率达到90.25%。实验表明,该两级电解体系对水中硝态氮和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标签: 脱氮除磷 两级电解 催化极板 电压
  • 简介:为了提高污泥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溶出率,改善污泥的厌氧消化效果,研究了水热温度对污泥中碳、氮、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预处理加速了污泥固体有机物的溶出和水解,提高了污泥中碳、氮、的溶出效率。在水热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提高了168.76%,氨氮和总氮达到最大溶出率。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污泥中磷酸根和总的含量明显降低。

  • 标签: 水热处理温度 剩余污泥 碳、氮、磷
  • 简介:摘要:有机农药因其高效性和广泛使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学品。然而,其在水体中的残留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水体中有机农药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实现了对水体样本中多种有机农药的高灵敏度检测。同时,结合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有机农药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农药在水体中的分布广泛,且部分区域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提示了加强农药管理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必要性。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水体检测 HPLC-MS/MS 生态风险评估 环境行为
  • 简介:为研究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对水库水质中总、总氮的影响,以铁岭市入柴河水库的柴河流域集雨面积内的降雨径流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雨季汛期的三个时期(雨前、雨时及雨后)对柴河流域下游入库前的柴河堡断面采集水样进行分析,以期为铁岭市柴河水库的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降雨径流 柴河水库 总磷 总氮 面源污染
  • 简介:摘要:变电次设备较为复杂,特别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传统粗放式的检修技术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在此背景下,状态检修技术得到了快速应用与发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不停电情况下,具有变电次设备检修与管理的能力。对此,本文对变电次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并提供相关举措,以供借鉴。

  • 标签: 变电站 二次设备 状态检修
  • 简介:科学家在除太阳外最接近地球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Centauri)附近发现“第地球”,上面可能具备生命诞生和繁衍的条件。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的最近恒星,围绕其公转的行星可能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邻星发现于1915年,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三颗恒星之一,主要在南半球可见。其周围发现的新行星位于宜居区内,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这是生命诞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液态水 地球 海洋 恒星 科学家 行星
  • 简介:噁英是一类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一级致癌物质。脱氯降解是降低噁英毒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噁英的种类、来源和危害,其次对噁英的降解方法包括光降解、光-Fenton降解、生物降解、热降解、化学降解脱氯作了简要评述,比较了各种降解方法的优劣。

  • 标签: 二噁英 降解方法 脱氯机理
  • 简介:矿区工业噪声现状及治理方法初探吕栓柱(中原油田采油厂工程技术大队)中原油田第矿区是中原油田的主力矿区,有职工、家属1万多人,所辖的濮城油区面积100km2,1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3000多万t,天然气40多亿m3,为中原油田的发展做出...

  • 标签: 治理方法 噪声现状 值班室 噪声污染 矿区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
  • 简介: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两部门将于今年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这是继“绿色信贷”后推出的第项环境经济政策。

  • 标签: 责任保险制度 环境经济政策 石油化工企业 重大污染事故 国家环保总局 危险废物处置
  • 简介:摘要:随着绿色环保、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趋势的形成,电力成为支持民众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能源,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继电保护装置的出现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降低电力系统故障不良影响,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然而继电保护次回路具有较高故障风险,可以说是危及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隐患,基于此本文综合分析继电保护次回路的主要风险与应对策略,以期促进电力系统运维管理能力提升。

  • 标签: 继电保护 二次回路 风险 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