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对宁波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其建筑垃圾产生量长期维持高位增长,资源化利用难度不断加大,政策上难以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再生产品技术创新不足。为了破解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低问题,提出完善和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延长产业链;搭建信息化平台,加强政府监督和宣传等措施。

  • 标签: 建筑垃圾资源化 产业链 信息化平台
  • 简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扬州市通过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循环利用、种养业融合发展、新技术集成创新等,形成了多种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发展层次不高、技术服务不够、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理念、规划、科技、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引导,加快扬州市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 标签: 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扬州
  • 简介: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污染环境犯罪案件高发,且污染环境犯罪具有手段隐蔽、认定复杂、后果严重、区域特征鲜明的特点,而刑事侦查正是治理此类犯罪的关键环节。为打破案件发现难、调查取证难、地方保护严重、刑罚震慑弱的治理困境,基于侦查视角,在线索反馈、侦办机制、部门协作、专业能力、宣传教育五个方面提出解决之策。

  • 标签: 污染环境犯罪 刑事侦查 侦查困境 治理对策
  • 简介:远程医疗对于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优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具有一定意义。随着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覆盖面扩大,远程医疗日益发展,然而远程医疗发展中出现标准化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本文在讨论远程医疗概念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远程医疗发展及应用现状从远程医疗标准化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服务价格体系、纳入医保支付与市场化实践五个维度展开深入分析,并就远程医疗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可行性的建议。

  • 标签: 远程医疗 医疗服务 现状 标准化体系 法律法规建设 医疗资源
  • 简介:杨树沟曾经发生过3次泥石流,威胁主沟下游村庄、道路,属于易发泥石流沟,具有局部降雨强度高的气象水文条件,主沟狭长、支沟多的地形地貌环境条件,以及山坡两侧和沟底丰富的物源条件等特点。通过分析泥石流区段冲於特征和基本参数,提出对该泥石流沟的防治对策是"上游拦挡""下游排导防护"相结合。上游拦挡工程主要为设置拦挡坝,下游对原有防护堤进行加高、加长,将物源进行导流处理,以防止上游来水直冲居民聚居区。

  • 标签: 泥石流 环境条件 拦挡坝 防护堤
  • 简介:介绍了内陆河流水体跨越管道溢油模拟技术基本流程,以西北地区某河段油品跨越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管道泄漏突发溢油事故的风险,考虑丰/枯水期、强/静风、泄漏位置等影响因素,设计构建了12种溢油突发事件情景,应用MIKE21模拟软件建立水动力模型,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溢油漂移扩散规律。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并考虑河流自身特点,确定了高风险水域多个应急处置关键断面,给出了不同应急处置关键断面的有效应急时间,为溢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 标签: 内陆河流水体 溢油模拟 情景设计 应急对策
  • 简介:以十堰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对2013-2017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7年期间,十堰市空气中SO2、PM10、PM2.5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NO2的浓度变化不明显,O3和CO浓度有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已采取的污染防控措施,从优化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加大VOCs排放企业的管控力度和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环境空气质量 变化特征 治理措施 建议 十堰
  • 简介:经济水平是衡量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经济水平的背后,人力资本和健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明显优于欠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优势明显;而对于欠发达国家,如何通过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是其迈向发达国家之列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健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综合国外对于健康和贫困的机制研究,分析健康的内生性技术进步和生产性收益,提出:我国卫生经济学研究需要关注公共卫生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健康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健康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 简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将环保教育学科融合,不仅会推进环保教育,也会极大地拓展学科的研究领域,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环境保护是非常庞大而持久的社会工程,既需要政策推动、全民参与,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高校环保教育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环境组织传播的重要领域,也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环保教育 教育理念 高校 生态环境建设 社会科学研究 实践
  • 简介:可燃冰具有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分布范围广、资源量大等优势,是石油天然气之后的最佳替代能源。文章概述了可燃冰的形成条件及世界分布情况,阐述了降压开采法、加热开采法、化学试剂注入法、置换法、综合法五种可燃冰开采方法。针对其开采难度大、开采技术方法尚不成熟、开采成本高,且可能带来温室效应、井喷、海啸、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完善法规政策、夯实理论基础、规避安全环境风险等建议。

  • 标签: 可燃冰 环境风险 开采方法
  • 简介:广元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近年来,绿色产业、绿色能源节能减排等得到了持续发展,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规划目标不清晰、环保基础建设薄弱、产业结构不优、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元积极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并制定了近期长期目标,为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出应坚持规划引领,夯实重点基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

  • 标签: 生态文明 建设实践 存在问题 对策思考
  • 简介:为保障天然气脱碳后有效开发,对产生的CO_2资源进行处理,减少外排造成的污染,在CO_2驱油的基础上,拓展应用领域,开展CO_2吞吐技术研究,通过实验评价,应用于吞吐增产机理主要有解膨胀、降低原油黏度及回流返排等三个方面,利用数模物模等方式对注入量、注入压力及闷井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技术研究成功,在吉林油田规模应用100井次/年均,增产原油0.7万t,投入产出比1:1.5,可达到减排目的。

  • 标签: CO2 吞吐技术 污染物减排
  • 简介:利用国控站点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2016年秦皇岛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秦皇岛市NO2、PM(10)和PM(2.5)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规律明显,SO2峰值出现在1月,O3峰值出现在5月,PM(10)、PM(2.5)、NO2和CO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2月。污染物在西南偏西风时污染程度较高。PM(10)、PM(2.5)、SO2、CO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小,NO2、O3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大。颗粒物浓度受湿度影响较大,随湿度增加而增大。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风向 风速 湿度 秦皇岛
  • 简介:基于角色地位、功能定位和生态权责的不同,有限理性的政府、良性调节的社会和自觉自治的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三大责任主体的基本定位。受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及生态文明观念的影响,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政府责任"越位"、社会责任"失位"和公民责任"缺位"等权责错配的尴尬。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厘清政府、社会和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责关系,优化三大主体的权责结构,重构政府执行力、社会协同力和公民支撑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生态文明 责任 政府 企业 公民
  • 简介:针对现行的水质总氰化物测定方法需要用剧毒物质氰化钾绘制标准曲线而存在的管理严格、人员安全防护风险大、对渣液处理要求高等不利因素,建立了采用络合氰化物标样取代剧毒氰化钾绘制工作曲线的新途径,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满足质控要求,加标回收率90%~110%,测定结果与哈希试剂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已在实际监测分析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和成功应用。

  • 标签: 总氰化物 标准曲线 工作曲线 氰化钾 氰化物标样
  • 简介:基于淹没射流理论设计了以高压射流为耙齿的水底除草水犁,并分析喷嘴运动轨迹.运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射流初始速度及压强,通过淹没射流公式对射流初始段、扩散段等速核长度进行计算,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到射流打击淤泥深度的理论数值.依据残积淤泥类土力学指标十字板剪切实验数据,实验验证了淹没射流打击长度计算结果的有效性.运用多喷枪叠加并排联动的作业方式实现水底除草切实可行.

  • 标签: 水底除草 高压水 淹没射流 多维旋转 交变冲击 水犁
  • 简介:通过对秦皇岛海滨地区进行调查,初步统计其盐生牧草资源共计158种,隶属45科109属。在分析了滨海盐生牧草资源特点的同时,提出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引种驯化野生牧草资源、人工改良、提高天然草场的产量和质量等一系列合理利用的建议。

  • 标签: 秦皇岛滨海 盐生植物 野生牧草 开发利用
  • 简介:通过选取2001—2015年湖北省旅游业总收入以及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指标,建立旅游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之间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经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可以发现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情况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负向均衡关系,旅游经济增长环境污染情况各指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为了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湖北必须严控污染物的排放,充分挖掘旅游资源。

  • 标签: 旅游经济 环境污染 GRANGER检验 协整检验
  • 简介:污染环境罪作为最严厉的制裁手段,应当发挥其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功效。但理论上该罪的主观方面却陷入了过失、故意抑或均可成立的理论之争。由于本罪的罪过形式不明,法官在裁判中几乎不指明该罪的罪过形式,造成模糊司法。破解司法模糊化应当在解释论上坚持生态法益理念,坚定故意说,在立法论上考量适当扩大刑罚幅度的可行性。

  • 标签: 污染环境罪 罪过 归责 生态法益
  • 简介:在县域间旅游业发展进度不快、旅游资源趋同的情况下,通过县域间的旅游合作,实现资源、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县域间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滨州市县域合作及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旅游资源、市场客源、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底蕴和县域旅游发展政策,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采取旅游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滨州市县域间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完善交通网络、政府参与、打造统一品牌、联动开发的发展策略。

  • 标签: 县域旅游合作 生态化发展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