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从OECD成员国收集的2012年信息,500多种化学物质的初始危害评估使用了一种分组或分类方法。OECD发布了关于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组以进行危害评估的指引的第二版。

  • 标签: OECD成员国 化学物质 分组 经合组织 指南 危害评估
  • 简介:基于谷胱甘肽(GSH)解毒作用探讨了微囊藻毒素-RR(MCRR)在不同动物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代谢机制。通过人工合成MCRR的谷胱甘肽代谢物(MCRR-GSH),腹腔注射至鲫鱼和大鼠体内,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定量检测MCRR-GSH及其下游半胱氨酸代谢物(MCRR-Cys)在组织内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在72h的暴露实验中,实验组鲫鱼和大鼠体内均定量检测到MCRR-GSH和MCRR-Cys。MCRR-GSH在肾脏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鲫鱼和大鼠体内累积浓度分别是(0.161±0.001)和(0.116±0.005)μg·g^-1DW。同样的,MCRR-Cys主要分布于鲫鱼和大鼠的肾脏组织。鲫鱼肾脏中MCRR-Cys的浓度出现明显的波动,而肝脏和胆汁内的MCRR-Cys浓度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鼠肾脏内MCRR-Cys的浓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浓度范围为(8.899±0.817)μg·g^-1DW至(3.336±0.263)μg·g^-1DW。基于以上结果推测,微囊藻毒素在肝脏和肾脏合作下的解毒过程为:MC在肝脏内经GSH结合作用生成的代谢物MC-GSH随血液循环转运至肾脏,在肾脏内MCGSH快速地转化为下游代谢物MC-Cys以促进排泄。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鲫鱼 大鼠 谷胱甘肽 解毒机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治疗。为探讨诺氟沙星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作用,选择海月水母螅状体为受试生物,考察了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和不同暴露时间对GTP结合蛋白(GTPbindingprotein)、氧化应激蛋白(oxidativestressprotein)和热休克70kDa蛋白(heatshock70kDaprotein,Hsp70)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48h的半致死浓度(48h-LC_(50))是415.1mg·L^-1,NFLX对海月水母螅状体的毒性属于低毒。随着NFLX浓度的升高和培养时间的延长,Hsp70基因在第7天浓度300mg·L^-1时表达量受到显著性诱导(P〈0.05),较对照组升高9.1倍;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急剧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个基因均在第1天受到显著性诱导(P〈0.05),分别在NFLX浓度100mg·L^-1和300mg·L^-1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升高10.15倍和50.5倍。Hsp70基因、GTP结合蛋白基因和氧化应激蛋白基因在实验期间都对NFLX表现出较好的响应。

  • 标签: 诺氟沙星 海月水母螅状体 HSP70基因 GTP结合蛋白基因 氧化应激蛋白基因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积极地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饮食卫生、用药护理、情绪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在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住院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饮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使患者有效配合抗病毒治疗.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