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阐述了适用于振动试验的高低温环境设备研制过程,主要介绍了环境箱结构及温度控制方面的设计思想,并提供了有关调试数据。该设备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并具有较高的温度控制精度。

  • 标签: 振动试验 环境设备 飞机 环境箱
  • 简介:介绍了一种应用某微纳卫星的丙烷微推进系统,该推进系统利用换热模块,在不额外消耗星上电能的情况下实现“液一气”的可靠转化,利用自身的稳压模块和控制模块,系统可实现50mN推力的快速精确控制。通过轻量化设计技术,系统总重仅2.5kg。

  • 标签: 液化气 微推进 丙烷 微纳卫星
  • 简介: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简称SVM)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式分类算法,其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等问题中都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用SVM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故障数据进行检测和诊断。通过对发动机仿真模型的9种故障数据的学习,能检测出18组故障数据中的17组,但有4组出现误报,对误报故障进行二次学习和再检测,能对这4种故障正确检测。经过对C75试车4种故障数据的学习,能正确检测其故障类型,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标签: 支持向量机 液体火箭发动机 故障诊断 模式识别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试验数据三维显示的数据映射方法——节点位移修正法。该方法通过迭代实现对有限元模型中测量点处的局部作用力进行修改,从而达到修正有限元计算位移值目的。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途径及程序流程,并以某机翼为算例来验证算法及程序的可行性,算例中有效的减小了测量点上有限元计算值与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使数据替换后的位移场的现实效果相对平滑。

  • 标签: 虚拟试验 试验数据三维显示 数据映射 节点位移修正
  • 简介: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再次表明:单级入轨可显著降低有效载荷入轨费用.因为没有分级的优势,那么单级入轨火箭就需要非常高的性能和轻的质量。在对可重复使用火箭进行结构分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项主要研究是动力循环的选择。在普通钟形喷管发动机中,采用的是高室压的补充加注循环如分级燃烧循环或混合式预燃室全流量循环。与燃气发生器循环相比,选择这些循环方式使质量增加,但是可接受的,且性能优于燃气发生嚣循环.在塞式结构中,必须把普通燃烧室的单一圆形喉部分割为许多小的喉部摆放在发动机的周边上.这种结构与普通的钟形喷管相比,需要从中心的涡轮机伸出较长的高压推进剂导管.在分级燃烧循环中,大部分推进剂进行不完全燃烧而且低密度高温燃气需要直径较大的导管.该导管增加的质量抵捎掉了补充加注循环增加比冲所带来的好处,这就促使选择燃气发生器循环.在此将作详细比较研究.

  • 标签: 单级入轨 塞式发动机 动力循环
  • 简介:交变载荷作用下薄板裂纹扩展试验,轴向压缩导致薄板失稳,产生弯曲应力,会影响试验结果的有效性。本文设计了防止压缩失稳的夹具,为实现薄板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提供了解决方案。

  • 标签: 金属薄板 裂纹扩展 压缩失稳 应变
  • 简介:随着卫星和其它空间飞行器质量的增加以及在轨时间的延长,要求整体式推进系统中的主推进器具有更高的性能。因此就有了为满足提高发动机比冲的要求而开发的改进性能的445N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ModelR-4D-14,通过鉴定已经证实了这种发动机的比冲为3161±20m/s及超过30000秒的使用寿命。通过使用由Ultramet开发的专利产品—化学气相沉积铱作内衬的铼燃烧室,该款发动机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比冲性能,同时这种材料和一个下垂式分级燃烧室(预燃室)结合强化燃烧过程,消除在未反应燃烧产物与铱衬里之间的任何潜在的化学反应及腐蚀。445N高性能远地点液体火箭发动机(HPLAE)ModelR-4D-14通过飞行试验已经证明了用于休斯601HP及702卫星是合格的。另外一项研究将着手开发使用四氧化二氮、肼为推进剂的ModelR-4D-16HiPATTM发动机,通过测试已经证明这种发动机在混合比从0.7到1.3、推进剂在4℃~38℃及推力在310~560N的变化范围内具有3207.9m/s的比冲。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双组元 卫星推进
  • 简介:ADAMS/Aircraft模块是我所创建飞机虚拟样机的软件之一,我们通过该软件建立一些起落架模型,进行了落震分析、动画模拟仿真,计算结果与其他工程软件计算结果吻合。

  • 标签: ADAMS/Aircraft模块 落震分析 飞机 虚拟样机 工程软件
  • 简介:通过对国内外常平座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分析研究,结合常平座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应用要求从方案确定、材料选择、润滑、传力结构及不同结构的适用范围等方面给与了较全面的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各环节在设计、应用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 标签: 摇摆火箭发动机 常平座 结构设计 加工工艺 热压配合
  • 简介:进行了真空比较监测(CVM)裂纹检测系统试验研究。试验件为带预制切口铝合金模拟件,对切口裂纹进行监控,获取试验件裂纹产生的时间。通过与试验中同时使用的摄像监测系统和超声A扫描检测方法的比较,表明CVM系统有较好的测量精度,检测灵敏度。

  • 标签: CVM系统 裂纹
  • 简介:首先通过比较太阳系各天体探测所需速度增量与各种推力器能达到的喷射速度,阐明核推进对于太阳系探测的重要性;随后,在简要介绍几个典型的基于核推进的空间任务设计方案后,通过参数化宇航动力学分析,阐明在当前或近期可达到的技术水平下,基于各种核推力器的航天器所能实现的任务能力,并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劣,指明改进方向。分析表明,化学推进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要真正实现太阳系内广阔区域的大规模探索开发,必须依靠核推进;基于固堆核热推进的当前技术指标已经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雄心勃勃的航天任务需要,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广泛应用是可以预期的;核电推进尽管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但要能够在近期的航天愿景任务中获得超越固堆核热推进的优势,尚须在技术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尤其需要大幅降低核电源质量。

  • 标签: 核推进技术 应用分析 宇航动力学 性能比较
  • 简介:就COMPASS软件在型号应用中用户关心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讨论了COMPASS在处理实际有限元模型时在前后置处理、分析计算和优化模块中的发展潜力,并与同类型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软件进行比较,就一些问题给出了建议和可能的发展。

  • 标签: COMPASS 型号应用
  • 简介:基于制造单元模式鲁棒性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评价法研究了影响制造单元模式稳定性的因素,得出了制造单元系统稳定性评判准则,即制造单元鲁棒性因子Ij>70%,产品不合格率<5%,单元制造过程中生产准备时间Fij≌0。阀体制造单元模式运行与计算显示阀体制造单元鲁棒性因子Ij=94%,表明:阀体制造单元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阀体制造单元模式生产周期降低了78.5%;生产成本比原来降低了31.8%;阀体生产制造与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不仅提高了阀体制造生产效率,亦提高了阀体制造生产经济效益。

  • 标签: 制造单元 阀体 层次分析法 评判准则
  • 简介:霍尔电推进具有推力密度大、推力功率比大、比冲高及系统可靠等优点,在20世纪60~70年代突破关键技术、完成空间试验后,在俄、美、欧等航天器上获得大量应用,执行位置保持、轨道转移、轨道调整和深空探测主推进等任务。目前,100W级到5kW级功率的霍尔推力器已经实现在轨应用,100kW功率的霍尔推力器已在研制中。针对未来载人深空探测、GEO卫星、低轨和超低轨卫星及轨道机动飞行器等任务需求,霍尔电推进朝着更大功率包络,更强多模式调节能力,更高性能,更长寿命及推进剂多样化等方向发展。在分析霍尔电推进技术特点和适用任务后,对国内外霍尔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任务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最后对霍尔电推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霍尔电推进技术 霍尔推力器 多模式调节 大功率推进
  • 简介:虚拟振动试验能在产品设计阶段对其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和振动环境预评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节省研制费用.本文完成了振动台机电耦合建模、刚体建模、试件有限元建模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建立了三维虚拟振动试验系统,开展了一维和三维正弦扫描虚拟振动试验技术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振动台机电耦合模型的频率特性与实际振动台的试验数据吻合;激振方向会对试件的加速度响应产生显著影响;与一维振动试验结果相比,多维虚拟振动试验不仅能明显提高故障激发效率,而且可以激发试件的高阶局部模态,使其高频段内的最大动应力曲线出现多个较高峰值且幅值增幅明显.

  • 标签: 多维虚拟振动 结构动力学 机电耦合 闭环控制系统 电磁振动台
  • 简介:介绍了激光全息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方法。通过研究激光全息检测位移量与激光全息检测载荷理论并结合检测试验给出了激光全息检测工艺流程、工艺方法和工艺规范。采用该规范对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收扩段铣槽夹层结构钎焊缝进行了无损检测,检测通过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已经完成了飞行任务考核。

  • 标签: 无损检测 铣槽夹层结构 钎焊缝 激光全息
  • 简介:管路连接操作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组件液流试验中非常频繁,为了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过程中密封件的损耗,需要将现用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而高压快速连接接头在国内市场并没有成品。因此,结合实际操作对液流试验用的连接接头进行了重新设计,并经过不断改进和验证,达到了快速、可靠的连接目的。

  • 标签: 液流试验 连接方式 快速连接件
  • 简介:应用MSC.ADAMS/Aircraft模块建立某飞机起落架模型,根据动力学原理,计算出缓冲器模型的空气弹簧力、油液阻尼力及结构限制力特性曲线。然后对模型进行考虑升力的落震试验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MSC.ADAMS软件可以对起落架精确建模和仿真分析。

  • 标签: 飞机起落架 虚拟样机 数学模型 ADAMS软件 仿真分析
  • 简介:介绍了采用端弯技术对某型高压压气机的静子叶片重新设计后获得的良好效果,分析了端弯叶片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提供了较详细的试验数据,对多级压气机设计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轴流压气机 静子叶片 端弯技术 试验 计算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