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定义,在基于深圳地铁5号线道岔、车辆、信号等相关技术参数的条件下,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道岔距离有效站台端部的长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 标签: 道岔 有效站台 距离
  • 简介:针对南昆线TDwG-1(A)微机接触网故障测距装置,在实际运用中测量故障距离不准确的问题,根据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区间串补电容修正电抗值的方法,准确判断故障距离.并用实例说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接触网 南昆线 故障测距装置 实例 距离 判断方法
  • 简介:北京地铁十号线万柳站-苏州街区间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区间在桥桩间通过,与桥桩的水平距离为1.4-4.0m.本文根据评估报告的沉降要求,制定了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采取隔离桩和洞内注浆的措施,使隧道顺利通过了桥区,为以后隧道穿越桥桩设计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隧道 穿越 桥桩
  • 简介:本文介绍SDH光纤通信中继距离确定的基本方法,给出了计算中继距离长度的公式及计算步骤、核算方法,为上程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中继距离 设计方法 系统核算
  • 简介:溶(土)洞坍塌形成塌陷漏斗,漏斗半径是决定溶(土)洞与公路间安全距离的关键.根据溶(土)洞坍塌时岩石的扩散角和覆盖层的稳定(休止)角,建立起安全距离计算式,并用实例予以演算.

  • 标签: 公路工程 溶(土)洞 塌陷漏斗 安全距离 漏斗半径
  • 简介:分析同步光缆线路系统中继距离设计时的受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衰耗受限或色散受限的一个简化确定方法。

  • 标签: 衰耗受限 色散受限 接口
  • 简介:公路边坡远距离自动监测及预警系统是自动化集成系统,可24h连续记录和存储边坡的状态,在远方的监测管理中心下载和分析数据,对边坡进行全方位监测.

  • 标签: 公路 边坡 远距离 监测 自动报警
  • 简介: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北京地铁9号线白石桥南站位于海淀区首体南路与车公庄西路交叉口西北角,5A号出入口横穿繁华的车公庄西路,设置在交叉路口东南侧.车公庄西路现状道路宽度为75m,为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出入口下穿车公庄西路段采用暗挖法施工,结构开挖宽度6m,高度约5.2m,覆土厚度6.5~7.0m.通道拱顶上共有4条既有市政管线,对施工影响较大的分别是1条4400mm×2100mm钢筋混凝土热力沟及1条φ1000mm的混凝土污水管线.

  • 标签: 下穿市政 地铁暗挖 市政管线
  • 简介:分析影响城市快轨交通站间距确定的主要因素,研究快轨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出行距离一出行时间曲线,指出临界距离是乘客选择快轨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分界线,提出一种基于出行距离的快轨交通站间距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所确定的站间距能够体现快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良好配合与协调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站间距 常规公交 协调
  • 简介:针对越来越多的盾构隧道需要穿越地面建筑物的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包括计算参数的选取、计算工况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掘进施工参数和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措施;在后续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加强地面和洞内的施工监测,做好施工的动态信息化管理,确保盾构顺利穿越地面建筑物.

  • 标签: 盾构隧道 有限元分析 监测
  • 简介:随着地铁建设的日益发展,地铁线网越来越密集,大量的新建地铁线路需要穿越既有线或其他建筑(构)物.目前穿越既有线的施工技术大致可概括为盾构法穿越、注浆+矿山法穿越、冻结+矿山法穿越和托换法穿越等几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在既有结构和下穿结构之间设置一定的安全距离,保证穿越时既有结构的安全.当下穿结构开挖断面尺寸较小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不留或少留间隔土下穿,施工技术也逐渐成熟.但对于大跨度双层车站零距离下穿既有线的工程实例很少,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结合长春的一个地铁车站下穿既有线区间隧道工程,对采用平顶直墙洞桩托换法进行下穿施工的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下穿既有线 大跨度车站 方案研究
  • 简介:本文以京广高铁在河北境内高速铁路为例,分析、介绍并设计了在高铁上实现4G网络的完美覆盖,满足了铁路系统信息化建设需求,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提出了基于RRU(RadioRemoteUnit:射频拉远单元)双拼+上下行平衡算法的解决方案,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验证了可行性。

  • 标签: 高铁4G 网络覆盖 RRU双拼 上下行平衡算法
  • 简介:北京地铁10号线双井站3、4号出入口穿越桥区段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其中4号出入口避难通道距离双井立交桥桥桩最小距离为1.8m,3号出入口避难通道距离桥桩的最小距离为3.28m.本文结合出入口浅埋暗挖段的地质情况,针对桥梁桩体的沉降控制标准,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同时制定了合理的风险预案,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 标签: 浅埋暗挖 穿越桥桩 设计 施工
  • 简介:TEOE是法国大鲁昂的一条BRT系统,它采用装有自动光引导装置的公交车。目前正在执行一个为期3年的ANGO项目来增加TEOR服务。在这个项目中,开发了基于GPS和无线识别技术的定位系统。文章重点阐述ANGO项目需求、解决方案及其预期结果。

  • 标签: 公共交通 辅助驾驶 光引导 定位技术
  • 简介:前言根据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方案的部署,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信息化要求,铁路BIM联盟理事会组织各成员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依照《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和TJ/XX004—2016《中国铁路总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组织方式,引用地理信息领域相关国家标准,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

  • 标签: 信息化标准体系 铁路工程建设 地理信息 模型应用 工程信息 管理信息化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飞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科研项目、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项目以及新仪器新装备等软硬件产品倍增,各测绘地理信息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和重大测绘工程项目的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申报各种奖项的热情和项目数量呈急剧增加之势。

  • 标签: 测绘工程项目 地理信息 申报 研讨班 科技创新能力 奖励
  • 简介:通过机载LiDAR数据和遥感数据建立高速铁路沿线三维地形,同时结合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无人机航测数据、野外调绘数据,对高速铁路重要设施设备进行精细三维建模,通过顾及语义信息实现模型在三维GIS平台中高效索引和集成,并与管理单位后台台账数据库进行一一对应,实现铁路路基、桥梁、隧道、道岔、接触网、防洪备料点等固定设施设备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且在平台中集成铁路重点设施设备上的监控设备和监测数据,对高速铁路灾害进行预警预报,确保高速铁路安全运营.

  • 标签: 机载LIDAR 三维GIS 铁路固定设施 预警预报 安全运营
  • 简介:2017年9月5日,铁路BIM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北京召开了2017年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应到理事单位8家,实到8家。经理事会审议和表决,大会通过以下决议:

  • 标签: 地理信息 模型应用 工程信息 铁路 标准 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