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河北省中西部黄壁庄水库上游流域,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对该区小麦和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农户纯收益和土壤中氮素累积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农业的施肥管理和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技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肥施氮水平,冬小麦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高肥水平,春玉米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在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在90cm土层出现累积。在春玉米农田,硝态氮在50C1TI土层出现累积。另外,随着施氮量的提高,100cm土体硝态氮储量在2010年和2011年间出现盈余。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在该区合理灌溉的前提下,冬小麦合理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夏玉米合理施氮量为180kg/hm^2左右,春玉米合理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

  • 标签: 黄壁庄水库 冬小麦 夏玉米 产量 施氮量 土壤硝态氮
  • 简介:东北半湿润地区玉米生育期内的降雨量通常较多,给田间试验开展施肥制度优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结合田间试验结果,利用DNDC模型优化了玉米膜下滴灌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其方法是在对DNDC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2012和2011年东北膜下滴灌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中作物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模型优化出适宜的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吸氮量和产量影响较大的参数为大气CO2浓度、作物需水量、降雨量和籽粒C/N等;验证后的模型能较精确模拟玉米的产量和吸氮量,而对玉米的生长动态模拟精确度相对较差;当土壤初始无机氮含量在60mg/kg时,东北半湿润区膜下滴灌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00kg/hm^2,且在玉米抽穗期和灌浆期以1:3的比例施入氮肥可使氮肥的淋失量减少,而产量也可保持在较高水平。

  • 标签: 膜下滴灌 吸氮量 玉米产量 施肥制度 DNDC模型
  • 简介:上蔡县共有一、二级河道9条,境内河长218.4km,滩地、堤顶、堤坡及废土堆等可种植面积达0.2万hm~2。其中洪、汝河是该县防洪除涝的主要骨干河道,境内河长74.36km,堤防长148km。两河分别于1983年、1984年建成了'五化'标准堤防;二级河道7条,境内河长144km,堤防长280km。现有河道管理所5个,专管人员85人,乡配护堤副主任23人,村配护堤组长138人,护堤员1267人。近几年来,该县河道管理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利用河道

  • 标签: 河道管理 种植结构 规划 堤防建设
  • 简介:固安县波圆花卉开发有限公司引进荷兰自动化玻璃温室一套,用于花卉种植,由于固安与荷兰在气候方面的差异,造成夏季室内温度过高,阐述了微喷与滴灌相结合,达到灌溉、降温的目的.

  • 标签: 日光温室 微喷技术 实施 优点
  • 简介:中国面临的水危机表现之一为黄淮海流域片的灌溉用水危机.减少流域片高耗水作物种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被认为是解决灌溉水危机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未来黄淮海流域片种植结构变化对区域灌溉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提高灌溉水价等新的灌溉用水政策,流域片播种面积在全国总播种面积下降的情况下还会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引起流域片灌溉需水总量增长而不是减少.如果没有新的水资源管理办法,减少黄淮海流域片高耗水作物种植的政策可能会难以落到实处.

  • 标签: 黄淮海 灌溉需水 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