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某高速公路K16~K33段沿线边坡发生的15个地质灾害点,这些灾害点的成灾类型主要有块体崩落、滚石、剪切滑移及浅表层滑塌。其中块体崩落主要受结构面发育情况和临空条件影响,滚石危害主要受其所处高程和边坡坡角大小影响,剪切滑移失稳主要受中缓倾坡外结构面控制,浅表层滑塌主要受土体或覆盖层密实度和降雨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灾害点的发育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 标签: 某高速公路 边坡灾害 发育特征 防治建议
  • 简介:位于土耳其东南部扎普(Zap)河上的装机208MW的哈卡里(Hakkari)水电工程一期技术设计目前已接近完成,该工程包括有一座220m高的分区堆石坝。坝址位于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本文介绍了哈卡里联合公司为确定地震设计的参数而进行地震灾害的调查和分析工作。

  • 标签: 土耳其 哈卡里水电工程 技术设计 堆石坝 地震 地质条件
  • 简介:随着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非工程措施建设和全国2013年-2015年度山洪灾害防治建设的推进,宁夏全区防洪减灾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和全面提升。但现阶段尚没有科学、系统、定量的分析研究突发暴雨、洪水、积涝、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突发性洪涝灾害的应急避灾、紧急处置和抢险救助仍旧十分困难。结合宁夏水系分布与防洪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在参考已有临界雨量推求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暴雨等值线和P2ó频率曲线表反推不同量级洪水对应的雨量值作为山洪灾害预警值。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计算成果对宁夏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宁夏 山洪灾害 临界雨量 暴雨等值线 P-ó频率曲线表 预警值
  • 简介:遵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地处东经117°34′至118°14′,北纬39°55′至40°22′。总人口72.3万人,总面积1521km~2。全市由山区、丘陵、平原组成,山区占33.8%,丘陵占34.3%,山体多为古老变质岩系,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地层地质构造属燕山沉降带南侧,一般海拔高程为50~1000m。属于东部季风区北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常年平均降水量为794mm,年降水主要在6~9月,雨量占全年80%以上,是河北省多雨中心之一。

  • 标签: 遵化市 灾害成因 防治 山洪 年平均降水量 半湿润地区
  • 简介: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距石家庄市区40kin。总面积2648km2.713个行政村.人口46万.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平山县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13年生产总值达205.2亿元.财政收入18.36亿元。平山县由于山多、河流多、平原少.80%的人口临河而居.工商企业沿河发展.县城位于冶河两岸。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河流暴雨灾害

  • 标签: 中小河流 暴雨灾害 平山县 防治 石家庄市区 改革开放
  • 简介:根据调查收集的北方寒冷地区的气象资料和河流的冰情资料,对这些地区的气温分布及主要河流冰情的发生、演变过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描述了北方河冰灾害的几种主要形式,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冰情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为我国已建和在建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 标签: 寒区河流 冰情与冰灾 调查与分析
  • 简介:滑坡是四川省旺苍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该区滑坡的发生主要受控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以及降水等因素.以旺苍县90个历史滑坡点作为主要的分析评价对象,通过构建基于信息熵的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滑坡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获取旺苍县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旺苍县滑坡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中山、坡度范围为15°-60°以及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的松散堆积物分布区.以该区39个不稳定斜坡作为分析评价结果的验证对象,验证结果表明,以基于信息熵的灰色模型获取的旺苍县滑坡危险性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可信的精度.

  • 标签: 滑坡 危险性评价 信息熵 灰色理论 旺苍县
  • 简介:河北省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1956~1979年多年平均降雨量550.9mm,自产地表水量167亿m~3,但因我省人多地广,人均每公顷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全国的1/10、1/8,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第25位和27位。进入8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降水的平、偏枯水年份出现机会较多,造成水资源的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我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用水量和排水量同时增加,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日趋恶化,已

  • 标签: 水环境 地下水水质 水质污染 河北省 径污比 工业废水
  • 简介:通过采集2002年以来洪涝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应急响应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1)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成为自然灾害中应急响应启动最频繁的灾种,逐渐进入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公共管理的范畴,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行为;(2)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存在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启动与响应两个层面管理机制不清、缺乏对应急响应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问题;(3)应当从理论层面理清应急启动与响应的功能,在管理层面逐渐形成启动与响应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问统一指挥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对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响应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框架的设计。

  • 标签: 洪涝灾害 应急响应 应急
  • 简介: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公司”)的通信系统以电力光纤为骨干进行组网,在2008年1月贵州发生50年一遇的凝冻灾害后,该公司通信系统几乎处于完全瘫痪的状态,则卫星通信在这次灾害中发挥了地面通信的容灾备份作用,及时接替了该公司重要生产实时信息的传输任务。通过这次凝冻灾害暴露出乌江公司通信系统的不足,必须将现有通信组网改为使用多条路径的光纤进行地面组网,并将卫星通信作为备用通道,增加互联网的IP电话,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司各单位间的通信联系。

  • 标签: 通信技术 电力系统通信 凝冻灾害影响 容灾备份 通信组网 卫星通信
  • 简介:水旱灾害监测是遥感水利应用开展最早的领域之一。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自1980年代开始开展防汛遥感试验,1990年代开展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经过近40年不懈探索,逐步解决了软件、数据、模型与方法等问题,建立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业务化。本文对遥感中心水旱灾害监测技术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水旱灾害 遥感监测 研究进展
  • 简介:鄱阳湖水质安全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本文通过收集湖区主要水质监测断面2003-2008年逐月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季节性肯达尔检验等分析主要河流、湖泊水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表明,鄱阳湖区现状水质较好,全年、汛期、非汛期的I-Ⅲ类水面积比例分别为63.9%、99.3%、40.8%,水体处于中营养一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赣江、抚河、修河等人湖控制断面I一Ⅲ类水比例高于90%,乐安河、长江等控制断面I-Ⅲ类水质比例高于70%,湖口断面现状水质较差,Ⅳ类及以下水质比例高于30%。随着鄱阳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水质断面污染物浓度增加,湖泊I-Ⅱ类水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域污染物排放量和人湖量,实现一湖清水的目标,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条件。

  • 标签: 鄱阳湖 水质 富营养化 污染物浓度
  • 简介:为使珍贵的长系列水旱灾害信息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运用基于MapXtreme的WEB/GIS技术建立了长序列水旱灾害的信息查询系统,并实现了Internet发布。文中探讨了MapXtreme的技术原理和水旱灾害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以及系统实现,所开发的水旱灾害信息系统实现了基于全国1:25万电子地图的信息检索、定位、统计分析、专题分析、模糊查询以及系统维护管理等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将为国家的防洪减灾方针政策研究、流域规划制定和开展水旱灾害保险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公益性服务。

  • 标签: WEB/GIS MAPXTREME 水旱灾害信息
  • 简介:利用桐庐县6个雨量代表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桐庐县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同时对不同短系列年降水量丰、枯年型出现频率做出了分析.为桐庐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和防汛防旱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年降雨量 梅雨量 年际变化 代表性 变化趋势 桐庐县
  • 简介:受天然因素和人工调控的综合作用,湖泊水文过程和其他自然因子显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这些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纳污能力的动态变化,同时水体污染源也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本文分析了湖泊纳污能力的动态特征,提出选择典型水文年和将湖泊与人湖河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模拟是进行湖泊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关键。以枯水年作为代表水文年,采用二维数学模型进行太湖纳污能力动态变化的模拟,得到了纳污能力总量和逐月的量值。该研究对提高湖泊水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可供河流纳污能力研究进行参考。

  • 标签: 湖泊 纳污能力 动态特征 太湖
  • 简介:针对松花江流域日益突出的水问题,研究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的五大特征,即:入河污水量大,点面源并重;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毒物突出;大城市排放集中;水污染趋势加重、冰封期问题突出;污染事故风险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识别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调控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系统协调性。提出松花江流域构建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体系的思路,在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两大层面七个方面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水量控制及水质保障系统,并提出进行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措施以及注重水污染的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水污染特征 水管理与调控 污染风险 松花江流域
  • 简介:冯村水库大坝由于对坝基处理不当,大坝建成后,发生变形裂隙及严重渗漏,后虽补作砼截渗心墙,但未能彻底解决坝体及坝基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此,大坝不能加高作为东庄水库干渠过清河的渠库结合工程。

  • 标签: 水库大坝 加高 东庄水库 心墙 坝体 截渗
  • 简介: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2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 标签: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