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松花日益突出的水问题,研究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的五大特征,即:入河污水量大,点面源并重;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毒物突出;大城市排放集中;水污染趋势加重、冰封期问题突出;污染事故风险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识别了松花水污染调控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系统协调性。提出松花构建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水质水量联合调控体系的思路,在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两大层面七个方面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水量控制及水质保障系统,并提出进行综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保障措施以及注重水污染的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水污染特征 水管理与调控 污染风险 松花江流域
  • 简介:根据佳木斯市对松花柳树岛的开发方案,利用MIKE21软件对柳树岛河段进行了防洪分析计算.通过对柳树岛开发前的洪水计算,率定了数学模型的参数,并分析了在不采取任何工程措施条件下柳树岛的开发对松花和佳木斯市防洪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北汊河道的疏浚方案,包括疏浚范围、深度以及总方量.通过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洪水验算,得出在采取疏浚的工程措施下,柳树岛的开发不会对松花和佳木斯市的防洪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开发与防洪安全可得以兼顾.

  • 标签: 柳树岛 数学模型 防洪分析 疏浚
  • 简介: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所在流域防洪提出更高要求,但流域内防洪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目标较多的庞大系统工程,其存在较多无法确定或定量因素.本文以分水江流为例通过研究流域内水库群的防洪特点、现状防洪能力及典型洪水调度等,通过制定流域防洪联合调度方案,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从而为保障流域及下游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 标签: 分水江 洪水调节 洪水预报 洪水对策
  • 简介:南盘江流在夏季由暴雨、山洪所导致的泥石流、滑坡、洪水、泥沙及浮渣等,对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的安全运行相当不利.文章通过对1961~2000年共40年的暴雨洪水分析,掌握了产生南盘江大、中洪水的物理机制及天气系统,以提高水情预报能力,更好地为防汛服务.

  • 标签: 南盘江流域 暴雨洪水 工程水文学 水情预报 泥石流 滑坡
  • 简介: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和灰色灾变预测理论,根据南盘江流27年(1961年~1987年)年径流资料,建立一套灰色动态CM(1,1)预测模型,并对1993年~1994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表明灰色灾变预测可作为水文长期预测的工具之一,为制定水电站的年度防汛措施和发电计划等提供参考.

  • 标签: 南盘江流域 年径流量 灰色预测
  • 简介:近年来漓江水资源短缺问题给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有利于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择了月保证率法计算生态需水量,但由于漓江流降雨量季节性分布不均匀,径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因此对月保证率法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到50%保证率下需水等级为“好”时的生态需水量为适宜生态需水量,结果为18.45亿m3,最小生态需水量为5.88亿m3.最后用Tennant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 标签: 漓江流域 生态需水量 月保证率法 TENNANT法
  • 简介: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松花在休养生息前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污染严重,且呈现出多元酚的污染态势。通过对连续三年全江7个重点断面酚类化合物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休养生息措施已经使得松花下游江段水体中的多元酚类含量大幅度下降。

  • 标签: 松花江 酚类污染物 休养生息
  • 简介:现以泉州市晋江流为研究区域,选取一维水质模型,以COD和氨氮作为污染指标,设定相关水文条件及水质目标,计算晋江流的纳污能力。其计算结果表明:晋江流COD的纳污能力为33599t/a,氨氮的纳污能力为1596t/a。从行政区角度上看,晋江中下游的南安市、安溪市和晋江市纳污能力最强。从流域水系角度上看,晋江干流、西溪和东溪的纳污能力最强。以上结果可为泉州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污染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晋江流域 一维水质模型 纳污能力 设计流量
  • 简介:江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GSM终端死机及GSM主通道因公共移动网络故障、堵塞等引起中心站、分中心站无法准确及时接收遥测站水情信息的现象,对流域水库的梯级调度和洪水预报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对遥测站的供电系统、RTU程序以及中心站和分中心站的接收平台程序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GSM终端死机以及中心站、分中心站无法准确及时接收遥测站水情信息的问题,保证了遥测站水情信息的实时性。

  • 标签: 通信技术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RTU程序改造 乌江流域
  • 简介:针对贵州社会经济发展和乌江流水电生产对人工增雨的服务需求,从空中水资源开发和流域气候背景的角度分析在乌江流开展人工增雨的可行性.并结合以往增雨服务个例.评估实施乌江流水电生产人工增雨服务的预期效益。

  • 标签: 水资源 乌江流域 人工增雨
  • 简介:以湖北汉江流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该流域9个湖北城市的2006年--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北汉江流水资源承载力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武汉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水平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神农架林区、襄阳市、孝感市和仙桃市平均综合排名相对靠前,均为正值;荆门市、天门市、十堰市和潜江市平均综合得分均为负值,排名较靠后。总体上,湖北汉江流水资源承载力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各地区及整体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从而促使水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 标签: 汉江流域 水资源 承载力
  • 简介:索风营电站以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工业、培育绿色经济作为战略支点,通过更新观念,深化认识,提高员工对鱼类增殖放流站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克服建设困难,创新生产和技术运行方式,科学严谨抓好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管理,创新管理模式,理顺作业流程,强化技术措施管理,实现“开发乌江清洁能源,建设绿色环保水电”的企业发展目标。

  • 标签: 鱼类增殖放流站 管理 实践 乌江流域
  • 简介:为了合理评估区域干旱灾害风险,以岷江流14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降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阈值为变量设定3种游程截取水平识别干旱,然后利用经拟合优选的Copula函数构建干旱历时与干旱烈度的联合分布,并进行概率分析和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GumbelCopula函数对整个流域的拟合效果最优;利用GumbelCopula函数分析二维条件概率P(S≤60mm|D≥3月),3种截取水平的发生概率从流域东南到西北递增;联合重现期结果显示流域东北部和南部一带的旱情比中西部严重,而同现重现期结果则显示流域西部的旱情比东部严重;联合重现期比同现重现期的空间分布更稳定,任意一种截取水平下的联合重现期都比较接近。研究结果可为游程理论截取水平设定、Copula函数优选以及多变量干旱分析提供依据。

  • 标签: 游程 截取水平 COPULA函数 岷江流域 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