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水利工程导流是影响工程建议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的导流方案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安全性。通过分析导流影响要素和导流方式,研究解决导流具体方式,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导流因素 导流方式 适用性
  • 简介:2005年2月25日至27日,水利部规划总院在北京召开会议,对长委设计院编制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穿漳河交叉建筑物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中线建管局以及河北、河南两省的有关单位。会议听取了设计单位的汇报,

  • 标签: 中线 南水北调中 可研报告
  • 简介: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于2005年11月5-6日在杭州召开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概算专题咨询会议。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锦屏建设管理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关于《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概算专题研究报告》编制情况的介绍。

  • 标签: 锦屏二级水电站 咨询公司 设计概算 专题 杭州 设计研究院
  • 简介:本文以模拟实验和科学分析的方式,开展水利明渠紊流拟熵的研究,探讨基于植物扰流的明渠紊流耗散特性及变化规律,为生态水利明渠设计和施工提供紊流参数参考。

  • 标签: 水利明渠 紊流拟熵 实验
  • 简介:利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对微污染水预处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UBAF对微污染水的预处理有良好的效果;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0mn,气水比为1:1,水温在20~30℃条件下,当进水氨氮为5.5~12mg,L时,UBAF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0%~85%;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80%左右;当进水CODMn的浓度为4.5~13.5mg/L时,UBAF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40%;提高流速,将水力停留时间由30min降至20min时,UBAF对氨氮的去除率由87.7%降至79.5%。

  • 标签: 微污染 预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 氨氮
  • 简介:2004年12月2日~5日在成都市召开了鸭嘴河水电站工程可报告审查会,我院杨智睿副院长带队,设计、地质、测量43人参加了本次审查会。经过审查,与会14名专家一致认为,该报告内容已基本达到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设计要求。

  • 标签: 四川 鸭嘴水电站 可行性研究 工程设计
  • 简介:为解决河流梯级开发后对现有水文测验测流方式带来的不足和困难,实现测流方式的改革,扩大水文资料的收集面,更广泛地监测水资源和提高工作效率及资料收集质量,对利用推流要素较为稳定的水工建筑物进行水文观测的观测效果作了研究.文章通过中峡水文实验电站过流流量的率定,对推求方法及其成果作了评估,说明利用推流要素较为稳定的水工建筑物进行水文观测是可行的.

  • 标签: 水力发电站 流量 发电功率 水力因素 资料整编
  • 简介:由公司制安分局承建的兴隆电站1、2号110千伏主变,经过项目部职工夜以继日的施工,在严格的质量体系保证下,于4月27日顺利完成耐压试验的检验,一次性通过两台主变的实验项目。为兴隆电站首台机组发电目标的实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标签: 实验项目 电站 主变 分局 质量体系 耐压试验
  • 简介:以湿地污染物去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植物、流量和水位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BOD5、CODMn和TN去除率的影响一致,均为植物〉流量〉水位;植物是BOD5、CODMn和TN去除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其中大薸对3种污染物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凤眼莲,但其在9月底易发生二次污染,需要及早收割,流量是TN和CODMn去除率的显著性因素,水位为不显著因素;BOD5、CODMn和TN浓度在系统的前端下降速率较大,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稳,表明大部分污染物在湿地的前端被去除,湿地整体截污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用中可选择大薸在北方推广,并充分利用湿地后端潜能,最大化处理污染源水体。

  • 标签: 潜流人工湿地 正交实验 去除率
  • 简介:近年辽宁省加大了土壤墒情监测设施设备的投入,在西部地区建设固定式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站的基础上又配备了便携式土壤水分自动采集仪。为了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辽阳分局对采集仪进行了参数率定及野外人工土壤墒情对比实验工作。根据实验分析成果,结合多年来人工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经验,了解并掌握了采集仪工作原理及测量精度。

  • 标签: 土壤墒情 土壤水分自动采集仪 参数率定 对比实验
  • 简介: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西安检测中心是中水三局的技术中心试验基地。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矿山路陆通园区。于2011年10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

  • 标签: 中心实验室 品牌形象 中水 铸造 科技 试验基地
  • 简介: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原有研究成果已不能真实反映现代条件下的水文变化规律。作为概念性模型的代表,新安江模型已不能适应变化环境下流域综合水文要素的模拟,因此有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亟需加强。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新安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改建项目为例,阐述嵌套式强化观测流域设计方案的应用,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嵌套增建了原型小流域及坡地水文综合要素观测场、嵌套式强化观测流域、水文综合实验与分析测试中心及远程接收中心。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资源类型及涵盖面,为发展新一代水文模型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为建设流域大气-水文-生态综合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嵌套式 流域设计 水文水资源实验站 水文模型 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