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唯一的饮用水供水水源地,研究于桥水库周边面污染对其水质的影响,有助于改善水库水环境,保障供水质量。在分析水库周边面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运用基于二维浅水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组构建的于桥水库二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对2008年雨季(6月-9月)水库TN、TP浓度的空间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受果河入库流量和汛期主导风的影响,总体上TN、TP随水流主要沿水库南岸和西北岸向坝前方向扩散,并在库区东形成顺时针大环流和在库区西形成逆时针环流。受环流影响,库心水质受污染影响较小。TP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TP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为1.56mg/L;刘相营及五百户镇是TN的主要入库口,TN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为3.74mg/L。

  • 标签: 总氮 总磷 时空分布 数值模拟 于桥水库
  • 简介:近年来,随着雾霾的频繁发生,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严重。在阐述雾霾对水资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与雾霾污染的同步治理。

  • 标签: 水资源 雾霾 治理污染
  • 简介:自密实混凝土(SCC)是指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施加任何振捣,仅依靠混凝土自重就能完全填充至模板内任何角落和钢筋间隙的混凝土。本文在分析了铅山县紫水电站现场施工场地有限、工期紧的原因后,提出了通过试验确定工程混凝土所需配合比的措施,以保证紫水电站大坝主体工程正常实施,早日发挥工程效益。

  • 标签: 紫源水电站 自密实混凝土 配合比 试验
  • 简介:应用生化工艺对河道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是目前最经济的一条途径,但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可利用碳源不足,从而影响其处理效果。本研究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来强化受污染水脱氮性能,与传统单点进水方式相比,两段进水对有机物和总氮去除率有显著提升,CODMn平均去除率从50.6%提升到66.3%;总氮平均去除率从31.4%提升到60.9%。沿程统计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曝气区,数量为5.58×106,反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非曝气区的中后段,数量为6.49×105。同时检测沿程溶解氧和各氮素浓度,溶解氧浓度沿程降低,最后出水仅为0.2mg/L;氨氮在曝气区转化为硝态氮,在非曝气区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征。

  • 标签: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膜 分段配水 脱氮
  • 简介:2011年8月和10月分别对滦河水体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滦河浮游植物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99种,物种多样性较高。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蓝藻门为主,滦河水体蓝藻门细胞密度较大,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绿藻门和硅藻门。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均空间分布不均,其数值沿程变化趋势较一致,上游较中下游低,显示上游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低,而中下游富营养化水平较高。从细胞密度和生物量评价,上游富营养化水平较低,而中下游富营养化水平较高。结合Pielou指数和Simpsen指数评价滦河水体污染状况,表明上游大部分样点为寡污型水体,下游大部分样点为中污型水体。浮游植物指示污染类型分析表明,污染指示种类污染10月较8月多。本研究对滦河水体污染状况及水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滦河 浮游植物 生物多样性 指示生物 污染类型
  • 简介:通过对洛阳市某PTA化工厂进行工程勘察和吸附实验、生物降解实验、土柱淋滤实验求取了包气带物质运移的相关参数,利用Hydrus-1D软件对CODCr在蓄水池下包气带中的迁移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显示,不采取防渗措施时,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一般事故和风险事故4种工况下,CODCr从蓄水池底部超标迁移至潜水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5.4a、5a、4.9a、3.8a,该污水蓄水池污染当地地下水风险很高;若在蓄水池下铺设2.5m厚的黏性土垫层,则四种工况下CODCr从蓄水池底部超标迁移至潜水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2.2a、10.5a、9.1a、6.8a。

  • 标签: 包气带 地下水 数值模拟 风险评价
  • 简介: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松花江在休养生息前水体中酚类化合物污染严重,且呈现出多元酚的污染态势。通过对连续三年全江7个重点断面酚类化合物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休养生息措施已经使得松花江下游江段水体中的多元酚类含量大幅度下降。

  • 标签: 松花江 酚类污染物 休养生息
  • 简介:本文介绍了浙江省遂昌县周公源流域梯级电站在最小流量泄放、减水河段治理、亲水设施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方面采取措施,满足沿河两岸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要,助推遂昌县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

  • 标签: 绿色水电 最小流量 拦水堰坝 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