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了解灾害天气特征,对麻江县防灾减灾,乡村振兴战略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1990-2019年麻江国家气象站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等观测数据,5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0-2019年气温、降水、风速观测数据。历史极端值采用1961年麻江国家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对灾害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麻江县气候资源、灾害天气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征。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对科学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助力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灾返贫、因灾致贫。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防灾减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服务质量的评估和改进。灾害天气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严重破坏性等特点,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以及服务质量评估和改进策略,以期为灾害天气的防范和应对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预报预警 服务质量评估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自然性灾害天气如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等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准确的天气预报预警和优质的服务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自然性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和服务进行分析,探讨了预报预警系统的构建、气象数据的处理、预报模型的建立、预警信息的发布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等问题。

  • 标签: 自然性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人为手段影响大气状况,可以降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多学科的合作,提高技术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应用中,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以及伦理和社会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需要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体系,提高预测和监测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应用探讨,得出以下结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人为手段影响大气状况,可以降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强多学科的合作,提高技术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应用中,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以及伦理和社会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于提高技术精准度和稳定性,探讨技术应用的长期影响,与其他防灾减灾手段结合应用,加强与相关领域的合作,为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人工增雨,人工消雹,气象灾害防御,可行性,局限性
  • 简介:摘要:2016年7月11-13日,西藏日喀则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现象,其中樟木、仁布、谢通门等站点出现大到暴雨,本次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等特点,对公众正常生活、设施农业、交通运输等产生较大影响。为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日喀则市气象部门凭借其敏锐的服务意识与丰富的预警预报经验,积极开展多元化预警预报气象服务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以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为例,重点探讨了日喀则气象局针对本次强降水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实践,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气象服务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日喀则 气象灾害 预警预报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灾害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威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等。这些灾害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触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灾害天气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气象科普 宣传工作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我国面临着越来越频发和严重的灾害天气事件。为了提高我国应对灾害天气的能力,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天气预报服务的现状,并提出了优化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及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措施。在这些措施中,包括利用多样化的渠道进行传播、提升现代化技术设备以及制定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标准等。同时,也强调提升农业防灾能力,以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国将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灾害天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天气预报 预警 气象服务 精细化措施
  • 简介:摘要:互助县农业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灾害防范存在诸多短板,需从提升灾害风险认知水平、健全气象服务投入保障机制、专业化人影作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灾害防范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隅。南为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西靠帕米尔高原,北倚天山,西为前两者交汇之地,东接塔克拉玛干沙漠。所以喀什地区地形由高原、平原、沙漠三部分构成,南部高原海拔高度平均在4000米以上,山区丘陵地带海拔高度在1500—3000米之间,平原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喀什地区经常受到灾害天气的影响,如暴雨、洪水、干旱等。这些灾害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加强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和提供精细化服务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灾害天气事件在喀什地区频发。灾害天气的定义包括但不限于暴雨、冰雹、雷暴、沙尘暴等,这些天气现象往往会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和研究灾害天气成为了当务之急。

  • 标签:
  • 简介:摘要:德化县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经常受到灾害天气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灾害天气,德化县建立了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然而,目前的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预警信息不够精细化,未能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精细化服务策略,旨在进一步改进德化县的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以更好地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策略将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多方合作,实现预警信息的个性化定制和精细化传播,有效提高居民对灾害天气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同时,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需共同努力,共同推进灾害天气预报预警与精细化服务的实施,以应对未来灾害天气的挑战。

  • 标签: 德化县 灾害性 天气预报预警 精细化服务 策略
  • 简介:摘要:冰雪天气下道路事故发生率较高,目前的除雪方法各式各样,基于新技术对未来道路进行展望,在冰雪天气下建立一个完整的道路监测管理体系,使得道路更智慧化、安全,希望未来研究出符合我国道路大范围使用的智慧道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 标签: 冰雪天气 5G 智慧道路
  • 简介:摘要:飞机签派员作为放行和控制的主要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危险天气下,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要求以及标准,选择合适的签派放行政策,有效的减少诸多安全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快速的应对在签派放行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通过长期的实施使危险天气下签派放行工作模式能够变得更加完善,提高整体的控制水平。

  • 标签: 危险天气 签派放行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呼玛县国家基本气象站69a极端最低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以及区域站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呼玛县出现极寒天气特征进行分析。重点统计分析了极寒天气出现时间、日数、最长持续日数、历史极值排序以及极端气温长年代变化。结果表明:呼玛县极寒天气出现在12月上旬至次年的3月上旬,主要集中时段12月下旬到1月下旬,1月中旬出现最多。全县共出现极寒天气328次。发生极寒最多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2000年到2009年明显减少,2010年以后有增多的趋势。发生频次最高的是1月(占62.8%),其次是12月(占20.4%),3月最少(占0.6%)。文中对2023年1月20日—29日各乡镇最低气温进行分析,特别是白银纳乡出现-50.0℃,突破历史极值。

  • 标签: 极寒  最低气温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可以用于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然而,在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从政策支持、科研创新和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的思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飞机飞行过程之中,安全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天气因素与飞机的飞行状况紧密相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对恶劣天气有着本质的认识,并充分了解飞机飞行时天气的好坏对其有多大的影响,从而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着更强的安全意识,为民航飞行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 标签: 恶劣天气 飞行安全 影响 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对2021年1月5-7日影响中国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经历了极涡南下、横槽转竖、冷高压异常强大、地面冷锋快速南压的过程,导致全国出现大范围的降温和出现极端低温天气

  • 标签: 寒潮 极端低温 锋前冷平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天气预报节目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档电视节目,对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均有着重要的服务意义。而对于天气预报节目而言,其能够吸引观众,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其中有很多丰富、易懂的图形。现如今,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不断增多,天气预报节目功能也从提供简单的天气信息,向服务社会、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方面扩展。当前时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然成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虽然在报纸、广播、互联网上都有天气预报内容,但最为直观、全面、贴近百姓生活的还是电视天气预报栏目。作为气象公益服务的关键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为此,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对节目设计制作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电视 天气预报 栏目 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