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不同电解液密度的电池化成对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影响.分别用H2O+Na2SO4、d=1.05g/、d=1.12g/、d=1.235g/的电解液进行化成,结果表明:四种电解液化成的蓄电池其初期性能没有明显的差别;循环寿命试验表明:密度为1.235g/电解液化成的电池,其循环寿命次数略多.

  • 标签: 铅酸蓄电池 电池化成 电解液密度 电池性能
  • 简介:采用锂离子电池聚乙烯(PE)隔膜为基体,在其两侧均匀涂覆厚度为1~2μm混有纳米氧化铝(Al2O3)粉末及胶凝剂的无机有机浆体,得到一种无机复合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通过对该电池隔膜及由此类隔膜制成的电池进行热烘箱测试结果表明:在150℃高温环境下,无机陶瓷涂层隔膜没有出现较大的热收缩,具有优越的热稳定性,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能。由于无机纳米Al2O2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得涂覆后的隔膜对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及保液性能。采用陶瓷涂层隔膜组装LiFePO2C体系电池并对电池进行1C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表明涂覆后的隔膜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陶瓷涂层隔膜 热稳定性 容量保持性
  • 简介:铋是铅矿中的杂质。铅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用作铅粉、板栅及铅零件。用铅粉制造的铅膏(活性物质),是影响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化学反应要求用精炼纯铅来制作铅粉,如我国标准GB469-95规定铋含量应<0.003%;原苏联COCT3778-56规定为<0.004%;美国ASTM的化学铅及日本的特号铅均规定为<0.005%。精炼铅去铋较为费事,需加少量铈、锆或钙,使形成难熔化合物而分离,成本较高,小厂难以检测和控制。板栅是铅膏的载体,是影响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要求耐腐蚀并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板栅一般多用铅锑合金,但锑能引起自放电,因而研制低锑甚至无锑以其他元素取代,附表为20世纪不同年代板栅合金的典型含量。

  • 标签: 铅酸蓄电池 性能 板栅 铅粉
  • 简介:锂离子电池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长期存储的问题,因此针对长期存储与电池性能之间的关联研究就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对长期存储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进行了论述,以便于改善该产品的设计、生产控制和合理使用。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长期存储 电池性能
  • 简介:本文分析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状态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加工工艺的影响性能改善的方法,以及在选材时对非金属夹杂物的综合因素分析。

  • 标签: 非金属夹杂物 使用性能 使用寿命 金属性能
  • 简介:防爆电动机的故障查找与处理对制造厂来说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多年在车间处理电机故障及售后服务经验,总结了一些常见电动机故障(主要是电动机本身问题)。

  • 标签: 制造工艺 材料性能 故障原因
  • 简介:本文提出允许定子冲片有少量缺边,并分析了定子冲片缺边对电机性能影响和实施该办法的可观经济效益。

  • 标签: 定子冲片 性能 经济效益
  • 简介:通过对MCMB为负极、LiCoO2为正极、金属锂为参比电极的AA型三电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测试及正负极对锂参比电极的电位测试,并结合XRD和SEM实验,研究了过放电对MCMB—LiCoO2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MCMB—LiCoO2电池过放至0.0伏时,负极MCMB表面上的SEI膜被损坏,集流体铜箔的腐蚀溶解较严重,再次形成的SEI膜的性能可能较差,这使负极阻抗增大,极化增强,相应地使电池在过放电以后的循环过程中的放电容量、放电电压和充放电效率大为降低。但过放电对MCMB的结构和正极性能没有影响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过放电 锂钴氧化物 中间相碳微球 三电极电池
  • 简介:以活性碳、石墨、CMC与SBR混合黏结剂为原料制备了EDLC。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检测了EDLC在不同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1mol/LEt4NBF4/(AN+PC)(体积比1∶1)电解液中,EDLC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 标签: 超级电容器 活性炭 电解液
  • 简介:以石墨、膨胀石墨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为黏结剂,炭黑为添加剂,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了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实验中选取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酚醛树脂的含量为20%wt,模压压力为200MPa,固化温度为180℃。探讨了不同石墨与膨胀石墨配比对复合双极板的电学、机械性能、致密性等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极板的电导率随着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强度则逐渐降低,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双极板的吸水率和显气孔率的增大。

  • 标签: 燃料电池 双极板 复合材料 膨胀石墨 天然石墨
  • 简介:负载变化时电机需随之运行于不同的工况,这将造成电机性能参数发生改变。本文以一台37kW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为例,研究了电机负载变化对电机转矩脉动和铁心损耗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负载变化对气隙磁密谐波含量以及转矩脉动系数的影响。然后,对比了额定负载时定子铁心齿顶、齿身和轭部的铁耗分布情况,揭示了磁密分布与铁耗大小的关系。研究了定子铁心不同区域磁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得出铁心损耗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了铜耗和效率与不同负载的变化规律。本文所研究内容对于电机铁心结构优化设计以及转矩优化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

  • 标签: 负载变化 转矩脉动 铁心损耗 有限元分析
  • 简介:以国产材料膜电极燃料电池单电池为研究对象,改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密封层的厚度,比较三个单电池的极化曲线和内阻变化。进一步对碳纸表面纤维结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密封层厚度,为组装大面积的国产材料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密封层 接触电阻
  • 简介:对比相同的空气电极在同样的锌空电池系统中采用不同摆放方式后产生的不同的放电特性,分析空气电极的摆放方式对电池放电性能影响,进而分析锌空电池反应界面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电极暴露于空气中面积的增加,锌空电池的功率逐渐增加,锌空电池放电功率与空气电极暴露面积成非正比线性关系。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当空气电极全部被水淹时,反应效率为零;锌空电池的空气电极反应区域是暴露于空气中的部分,水淹部分不参加反应。水线位置的反应效率最大,占总功率的80%以上,并且电池的反应功率随着电极暴露于空气中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在水线位置氧气分子可以迅速地得到电解质中的电子。

  • 标签: 锌空气电池 空气电极 摆放方式 反应效率
  • 简介: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安全性问题,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受到限制。本文从电池材料的选择、动力电池的设计等方面分析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因素,总结改善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方法。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 过充电 过放电 挤压 针刺
  • 简介:炭材料是铅蓄电池负极板重要的添加剂之一,优化其性能和添加量可有效改善电池综合性能。研究不同种类炭添加剂(乙炔黑、炭黑、活性炭)和添加比例(0.2%~0.8%)对铅蓄电池性能影响。通过充电接受能力、-15℃低温容量、高倍率放电容量等表征电池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炭材料对电池性能影响趋势不同,相同添加量时,添加活性炭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最好。

  • 标签: 铅蓄电池 添加剂 炭材料
  • 简介:在锌膏中添加相当于锌粉重量0.1‰~0.6‰的硅酸钠,通过与未加缓蚀剂的锌膏和电池对比,结果表明可有效降低锌膏膨胀率和电池析气量,同时可明显提高电池的贮存性能和高温防漏性能,其缓蚀效果可与钠米氧化铟相媲美。但当硅酸钠含量大于0.4‰时,对新电放电性能不利。综合分析认为,在锌膏中添加0.3‰的硅酸钠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最佳。

  • 标签: 碱性锌锰电池 缓蚀剂 硅酸钠 贮存性能
  • 简介:用收集气体和定电阻放电的方法,研究了几种粘合剂在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时对无汞碱性锌锰电池负极析气及电池放电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的粘合剂可以阻滞负极的析气行为,不同种类与组成的粘合剂对电池放电性能影响不同,且CMC不宜与PAA混用.

  • 标签: 无汞碱锰电池 粘合剂 电池性能 锌粉
  • 简介:本文列举了常见锂离子动力电池国内外电性能相关检测标准,并按照现场管理的5M1E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检测人员、仪器设备、样品状态、检测方法、检测环境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检测过程中引起的质量问题和结果,并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动力电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动力电池 标准 结果
  • 简介:优良的活性物质添加剂能显著改善铅蓄电池的各项性能。利用铅蓄电池制备过程产生的废料制备铅酸钡,并通过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铅酸钡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铅酸钡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对电池性能影响。结果显示:利用铅蓄电池制备过程产生的废料所制备的铅酸钡其纯度可达80%以上;铅酸钡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可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性;但由于铅酸钡分解,显著缩短电池深循环寿命。

  • 标签: 铅蓄电池 铅酸钡 活性物质 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