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面向小型可移动电子设备,其携带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旨在展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各种典型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和新型硅-硫电池通过理论计算比较分析了其理论能量密度。研究表明:虽然锂空气电池和锂硫电池具有较大的理论能量密度,但是由于自身固有的树枝状晶体生长和低库伦效率,采用过量锂金属的解决方法极大地降低此类电池的能量密度。对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而言,替换石墨阳极材料为硅材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理论值可达2100Wh/L。更进一步,基于转换式反应的新型锂化硅-硫电池能够实现更大电池能量密度,约为3000Wh/L,其值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石墨电池的四倍。因此,此类新型硅-硫电池能够满足未来3年~5年内的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需求。同时,纳米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类电池自身粉末化问题,从而为其商业化提供可能。

  • 标签: 电池 能量密度 电极材料 计算模型
  • 简介:本文在人工气候试验室内对直径18mm的JNRLH60X/LBIA-185/30和直径为28.14mm的Drakel020瓦型导线、直径18mm的LGJ-185/10和28mm的LGJ-400/65普通绞线在不同覆冰条件下进行带电雨凇覆冰,再施加交流电压并采用紫外成像技术及曲线拟合法对导线起晕电压进行测量,根据雨凇冰柱形态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最大场强计算,得到雨凇覆冰下瓦型导线的起晕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带电雨凇覆冰会导致瓦型导线起晕电压值降低约63%;覆冰程度的增加会使得瓦型导线起晕电压持续下降但逐渐趋于饱和;雨凇形态不随覆冰水电导率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但覆冰水电导率的增加会使得导线起晕电压持续下降;同等条件雨凇覆冰情况下,普通绞线比瓦型导线的起晕电压低。

  • 标签: 瓦型导线 带电 雨凇起晕电压 电导率 紫外成像
  • 简介:提出一种家庭能量调度管理优化方法。从用户侧角度出发,利用光蓄互补的发电模型并采用余电上网的出售方式,建立实时电价环境下的智能家居负荷运行、储能模型,综合考虑以减少用户用电成本和兼顾用户舒适性为目标进行优化。在可延迟负荷和可中断负荷的舒适性研究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面向用户舒适性的智能用电调度管理目标函数,在相关约束条件下创新性地利用粒子群算法获得优化参数,指导用电侧能量调度管理。在满足价格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同时,尽可能顾及用户的舒适性,并建立用户满意模型,综合考虑花费满意和舒适性满意。最后,验证了基于用户满意的智能用电研究的正确性。

  • 标签: 智能用电 家庭能量管理 用户满意度
  • 简介:近日,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组织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表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发展跨越"为主题,会上公布了2016年中国优秀数据中心各个奖项的结果,以及中国机房工程企业30强的榜单。

  • 标签: 数据中心 中国 用户满意 计算机用户协会 产品 机房设备
  • 简介:电力系统停电恢复过程中需要恢复负荷以平衡发电机出力的增加,但负荷的投入可能造成已恢复节点电压越限,影响恢复过程的安全。本文基于灵敏法调整负荷分配方案,使各节点电压满足要求。首先对已恢复电网进行灵敏分析,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计算电压越限节点与所有负荷节点视在功率变化的灵敏,对灵敏最大的负荷节点,根据最大的灵敏计算要投入的负荷量,将功率平均分配到各负荷节点,循环调用上述方法直至所有节点电压均满足要求。IEEE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停电 灵敏度 负荷调整 网架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