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铅蓄电池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关于正负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还是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间产物是否是可溶的。基于此,主要存在两种机理:溶解-沉积机理与固相反应机理。本文从基本电化学过程出发,从电化学科学角度分析电化学反应机理,基于文献现场研究的结果分析每种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 标签: 铅蓄电池 电化学 原子力显微镜
  • 简介:企业专利行为涉及到制度适用、文件撰写和经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在这些环节当中可能面临的专利风险是企业技术管理和专利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专利风险基本认识,并进而从技术研发、专利申请、专利运营和专利侵权等角度,探讨了企业专利风险的防范策Ⅲ各。

  • 标签: 专利风险 风险防范 技术管理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拆解软包锂离子电池,对电池极耳部位进行电镜分析,并通过强酸腐蚀方法,验证出极耳部位存在缺陷;同时采用电解硫酸铜的方法,再次验证由于封装不良导致锂离子电池出现内腐。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腐蚀 内腐
  • 简介:在简单综述了导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OxideFuelCell,SOFC)失效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采用实验室模拟加速的实验研究和材料损伤演化动力学与计算机模拟的理论研究来对SOFC的失效进行快速判断的可行性。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失效 快速判断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在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的容量衰减机理和结构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电解液的分解、John-Teller效应、Mn在电解液中的溶出是LiMn2O4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提高尖晶石LiMn2O4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在LiMn2O4中掺入Co、Cr、Ni、Cu、Al、F等元素和在LiMn2O4表面包覆LiCoO2,B2O3,Al2O3,SiO2等.

  • 标签: 尖晶石LIMN2O4 电解液分解 John-Teller效应 Mn溶解 掺杂 包覆
  • 简介:2提高LiMn2O4结构稳定性的方法2.1掺杂掺杂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即在合成尖晶石LiMn2O4时掺入少量的一价、二价、三价的金属元素,合成含金属元素[17-23]的尖晶石LiMxMn2-xO4(M=Co、Cr、Ni、Cu、Al等).掺杂的金属阳离子进入到尖晶石结构中,未形成新相.一般认为,掺杂的金属阳离子进入八面体取代Mn3+占据它的16d的位置,锂离子仍然占据八面体的8a位置,氧占据32e位置,Fd3m空间群保持不变.

  • 标签: 尖晶石LIMN2O4 容量衰减 尖晶石结构 掺杂 锂离子 Mn^3+
  • 简介:电池采用糊化的面淀粉作隔离层,活性较低的天然二氧化锰作正极活性物质,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放电性能和低温性能较差,容量较低,是锌锰电池中档次最低的产品,通常在产品的型号后用“S”(意为普通电池)表示,该产品的价格也较低廉。糊式电池只适宜用于小电流间歇放电的用电器具,

  • 标签: 化学电源 小电流 正极活性物质 锌锰电池 放电性能 通电
  • 简介: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气相色谱法检测充油电气设备故障的机理,尤其从化学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设备故障时油及固体绝缘材料裂解产生特征气体的过程,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形式及方向。从而论证了《DL/T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中判断故障类型的内在过程。

  • 标签: 色谱分析 故障 机理分析 变压器
  • 简介: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作者分析了整个电池行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提出电池行业的发展壮大要走“总体策划、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同时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增强产品质量和名牌意识,努力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才能使我国“电池大国”成为“电池强国”。

  • 标签: 世界贸易组织 化学电源工业 发展
  • 简介:中国轻工总会化学电源研究所简介中国轻工总会化学研究所是中国轻工总会直属的研究与开发机构,1987年建立于江苏省苏州市,主要从事化学电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全所占地面积近20000m2,科研生产用房的建筑面积约7318m2。所内拥...

  • 标签: 化学电源 锌锰电池 密封铅酸蓄电池 研究所 江苏省 科技成果转化
  • 简介:第8届亚洲化学电源会议(ACEPS-8)将于2015年8月21—25日在中国昆明召开,届时有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交流和研究化学能源的现状和发展,并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会议分三个专题:

  • 标签: 亚洲国家 化学电源 化学能源
  • 简介:CS—PAn(4G学氧化聚合法合成聚苯胺)膜电极的CV曲线类似于ES—PAn(电化学聚合法合成的聚苯胺)膜电极,而且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交流阻抗图谱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PAn具有相同的电化学反应机理。CS—PAn-Li和ES—PAn-Li扣式电池的最大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5mAh·g^-1和86mAh·g^-1,容量衰减率分别为13.2%和6.8%,ES—PAn—Li扣式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优于CS—PAn-Li扣式电池。

  • 标签: 聚苯胺 掺杂 膜电极 电化学性能 锂电池
  • 简介:用数据统计方法对大量现场数据进行分析,确认EMD后处理中,由半成品到成品铁劣化现象,并确定铁劣化区间在0.0296%至0.0401%,以及铁劣化对EMD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 标签: 电解二氧化锰 铁劣化 电性能
  • 简介:虽然不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Li2MeO3阴极电化学脱嵌锂行为研究对于理解其它正极材料电化学脱嵌锂仍然十分重要,未见相关综述。其中Li2MnO3是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主要相组成成份,对其研究结果对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简要综述了该系列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