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今年元旦由中央电视台牵头,其余共6家电视台合办的3D试验频道正式开播。它的开播给各个参与制作的电视台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实践平台,更是给节目制作人员一个零距离接触、学习3D的机会。

  • 标签: 3D后期制作 误差调整
  • 简介:十年前的1987年,中国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如日中天,可以预见的经济前景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整个社会的前行:邓小平先生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新鲜而深刻,醍醐灌顶般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和其他领域一样,彼时的中国广电界对科技信息的缺乏和渴求异常强烈。

  • 标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改革开放 科技信息 邓小平 中国
  • 简介:传统的电视基本使用的都是磁带编辑,录像机是主要的编辑设备,磁带是主要的记录媒质。随着IT行业的发展,非线性编辑设备进入了电视制作领域.而网络技术将非编技术向前又推进了一大步。在电视台内建立非编网络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提高资源的共享性。编辑的时效性以及节目的观赏性。非编网络作为电视行业的新型工具,

  • 标签: 后期编辑 非线性编辑设备 管理 磁带编辑 网络技术 电视制作
  • 简介: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地下咖啡馆里,诞生了现在被称为七大艺术(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建筑、电影)之一的“电影”。电影百多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门艺术的发展史,更是一部技术的发展史。电影技术是科学技术在电影摄制、制片和发行放映等领域应用的结果,已经成为一种涉及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及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 标签: 电影画面 后期制作 数字技术 剪接方法 非线性编辑
  • 简介:本文介绍了广东南方电视台在从标清节目制作过渡到高清节目制作,前期拍摄设备和后期编辑设备的选型和测试结果。测试内容包括各种高清摄像机录像机的图像质量,后期非编系统对各种高清格式的可适应性。

  • 标签: 蓝光高清 P2高清 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 标清过渡高清
  • 简介:2000年12月20日,欧空局布了2003年火星任务的着陆区域。该区域呈椭圆形,长500公里,宽100公里,位于火星北纬10度、西经270度处。

  • 标签: 历史 欧空局 椭圆形 火星 公里
  • 简介:1975年,美国“海蓝一号”不载人飞船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飞船将向火星作为期10个月的飞行。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号”太空探测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被成功发射升空。最初该探测器是作为“水手计划”中的“水手12号”。它成为“旅行者计划”中“旅行者1号”(也叫“水手11号”)的姊妹探测器。

  • 标签: 太空探测器 肯尼迪航天中心 历史 载人飞船 旅行者 水手
  • 简介: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CAST)正式成立,第一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博士。研究院的成立,使中国有了专门从事空间飞行器研制的单位。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家空间技术研究的抓总工作,拟订国家空间技术研究规划,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空间技术研究工作;负责空间飞行器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 标签: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TECHNOLOGY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空间飞行器 历史 钱学森
  • 简介:G20峰会在杭州举办期间,浙江广电集团将向全球观众及现场参会的各国元首展现中国媒体的视觉传播实力,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式的荣耀时刻,其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报道,将呈现出最精彩的实况。

  • 标签: G20 转播 客户 服务 大洋 视觉传播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央电视台新址后期制作岛的视音频合署制作系统,不仅从系统配置、业务流程、集成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还结合节目制作实例分析问题,并总结了视音频合署制作在电视后期制作中的意义。

  • 标签: 合署制作 环绕声 VIDEO SATELLITE 中国正在听 准直播
  • 简介:二十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事业建设与技术装备得到迅猛发展。播出机构、节目套数、播出时间、节目产量大幅度增加。根据去年的统计,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有2544个,开办的广播电视节目达3730套(广播2442套、电视1288套),

  • 标签: 声音广播 发射技术 回顾展望
  • 简介:英夫美迪新的PAW120手持式采访机,秉承PAWlOO的优秀功能,去除繁杂的操作,使其更具人性化的操作。其数量众多的场景模式供编辑记者方便的选择使用,避免录音参数设置不当的错误,而且录音操作更加简便,可实现真正的无损音频编辑。专业级外置话筒,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采访音频的同时带来“无线”话筒的便利。

  • 标签: 采访机 手持式 音频编辑 选择使用 场景模式 参数设置
  • 简介:美国2004年2月5日、5月19日、10月14日和12月17日,美国SESAmericom公司的AMC-10、11、15、16共4颗直播通信卫星先后入轨,其中AMC-10、11一样,采用洛马公司的A-2100型卫星平台,拥有24台C频段转发器,每个转发器的功率比它们所替代的卫星上的转发器的功率高20%,是为包括高清晰度电视在内的下一代电视节目服务而设计的,为美国的有线电视用户提供新格式的电视传输,用于为美国各地有线电视系统分配传输高清晰度电视和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AMC-15是混合Ku、Ka频段卫星,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天通信卫星之一,主要用于提供数字电视、卫星电话、互联网宽带接入等服务,重4.5吨,预计使用期限15年,可覆盖南北美洲大陆部分及加勒比海地区,用于补充运行在105.5°W的"直播卫星";AMC-16为美国提供电视、宽带和其它业务.

  • 标签: 2004年 卫星发射 世界通信 回顾 发射数量 人造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