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基于正交编码扩/解谱体制的宽带雷达系统及其处理方法,给出了适合工程应用的抗截获宽带雷达信号的实现流程。仿真结果表明,该处理能够有效拓展雷达辐射信号的频谱,降低辐射信号的功率谱,减少被侦收机所截获和识别的威胁;同时,采用正交编码扩/解谱体制的雷达也能通过互为正交的编码实现其身份的确认,增强其敌我和编队内个体之间的识别能力。

  • 标签: 正交编码 扩/解谱 低截获概率
  • 简介:在激光直高精度直线度测量中,激光漂移是影响其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激光光线漂移分为光漂、光线弯曲和随机抖动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的产生漂移的原因,需采取适当的补偿方法来解决激光漂移问题,提高激光直测量精度。本文对不同类型提高激光直精度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 标签: 激光漂移 补偿 准直技术 光线弯曲 随机抖动
  • 简介:设计了一种Ku波段双频正交极化256元微带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的正交极化辐射通过共面微带线和背向探针分别进行激励,并结合阵列馈电网络的有效设计实现了宽频带、高隔离和高增益性能。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的垂直极化端口相对阻抗带宽(S11≤-10dB)达到21.04%,覆盖频率范围10.7~13.33GHz;水平极化端口相对阻抗带宽达到27.86%,覆盖频率范围12.4~16.37GHz;两极化端口隔离度高于40dB;工作带宽内天线增益达到28~30.1dBi。

  • 标签: 宽带 双频 正交极化 微带阵列天线
  • 简介: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体制的实现依赖于脉冲组间的正交性,而传输系统的非理想幅频和相频特性会破坏该正交性,影响正确解调。针对这一问题,从系统的频率响应入手,理论分析了保持脉冲组时域正交性的条件,分别采用综合法、牛顿插值法和埃尔米特插值法对传输系统的频域特性进行均衡,并仿真比较了均衡前后系统的幅相特性及对误码率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埃尔米特插值的频域均衡算法,在传输系统幅频、相频特性方面均衡效果最佳,且使系统误码率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 标签: 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 椭圆球面波函数 频域均衡 插值
  • 简介: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系统解调时采用匹配滤波法,利用脉冲组间正交性实现脉冲同时分离与检测。然而,在接收端,通常情况下脉冲组很难保持严格正交,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为了提高在脉冲组非严格正交情况下系统的解调性能,对白化变换解相关检测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优于匹配滤波法,与传统解相关法相比,低信噪比时性能较好,而高信噪比时则性能要差。该结论对系统的工程化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非正弦波 时域正交 解相关 白化变换
  • 简介:通过对同相正交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数字化曼彻斯特编码的解调方法,完成了10M码率光纤传输的解码处理。这种数字解调方法适合采用FPGA处理,具备抗干扰性好、解码稳定等特点。

  • 标签: 正交解调 WALSH码 曼彻斯特解码
  • 简介:提出了一种舰艇多平台传感器空间配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个舰艇平台传感器对同一目标连续测量之差及平台导航数据,在地心地固(ECEF)坐标系下实时估计每个舰艇平台的经度、纬度以及方位角的偏差。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或消除多舰艇平台传感器环境下系统误差对目标复合跟踪性能的影响,为舰艇协同作战提供高质量目标航迹数据。

  • 标签: 传感器配准 网格锁定 多平台测量模型 地理位置估计
  • 简介:为了有效解决机动目标自适应跟踪中系统误差的实时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输入估计的机动目标自适应跟踪与系统误差配算法。该算法将目标机动加速度看作未知输入向量附加至状态方程,同时,将未知的系统误差向量附加至量测方程,推导出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扩维情况下目标滤波算法,在目标跟踪过程中实时估计机动加速度,并对系统误差进行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解决机动目标的自适应跟踪和系统误差实时修正问题。

  • 标签: 机动目标 系统误差 修正的输入估计 自适应跟踪
  • 简介:研究了按照Fibonacci序列排序的一维周期结构的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由于这种结构的可调参数多,人们很容易得到在红外波段1550nm附近窄带滤波窗口,透过率可达到近99%以上,而窗口以外的透过率在0.01%以下,当调节周期数、分层厚度、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及相对折射率这些参数,就会出现多波长滤波器,并设计了一种通道间隔为0.8nm的多通道波分复用滤波器,在光通信中将得到很好的应用.

  • 标签: 一维准光子晶体 滤波
  • 简介:随着天网络设施和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如何利用天网络开展应用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天物联网是天网络的典型应用,研究天物联网的发展对于指导天网络建设及其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天物联网发展现状和特点基础上,依据其用户特性和业务特性,提出了基于天信息网络的物联网体系架构,组成及功能,并对其应用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天物联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

  • 标签: 天基物联网 云平台 天基网络 数据采集卫星系统
  • 简介:<正>在2003年8月底举行的日本应用物理学会秋季会议上,日本的一些知名公司和大学报告了其最新GaN器件研究概况。三菱电气公司描述了用5分钟600℃快速热退火来减小AlGaN/GaNHEMT器件的肖特基栅泄漏。最大漏电流为1A/mm,gm为140mS/mm的HEMT的关断电压由105V提高到178V。德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了他们

  • 标签: GAN 器件研究 电气公司 德岛大学 应用物理学 快速热退火
  • 简介:现有的传感器配算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立体投影的二维空间配技术,这类方法在投影时扭曲了数据,且无法估计俯仰角系统误差;一类是基于地心坐标的三维空间中的配技术,这类方法由于在计算时很少考虑到测量噪声对传感器系统误差估计产生的影响,实际的估计效果较差。为此,通过在地心坐标系下对系统进行建模,提出了两种考虑测量噪声的三维空间传感器配算法:一种基于合作目标,一种基于公共量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传感器配准 测量噪声 地心坐标系 三维空间 系统误差
  • 简介:在柔性LCP基板上制备RFMEMS开关,加工难度较大,影响开关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研究影响LCPRFMEMS开关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寻找工艺过程控制解决方案。通过对关键工序的试验,对加工过程中的基板清洗、LCP基板覆铜面镀涂及整平、LCP基板无铜面溅射金属膜层、LCP基板平整度保持、二氧化硅膜层生长及图形化、牺牲层加工、薄膜微桥加工、牺牲层释放等工序进行了参数优化。研制的LCPRFMEMS开关样件频率≤20GHz、插入损耗≤0.5dB,回波损耗≤-20dB,隔离度≥20dB,驱动电压30~50V。该加工方法对柔性基板上可动结构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LCP基材 柔性 桥式RF MEMS开关 薄膜微桥
  • 简介:分析了国内外天资源信息服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了基于云服务架构的天资源信息服务体系,论述了天资源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架构、系统架构、技术架构、运行视图和安全防护架构等,并给出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

  • 标签: 天基资源 信息服务 云服务
  • 简介:首先探讨了基于合作目标测量的传感器空间配实现,给出了系统误差均匀分布假设条件下传感器测量系统误差估计的最小二乘解;然后,针对系统误差在传感器探测覆盖区域内非均匀分布的情况,将系统误差在其分区空间分布描述成一个连续缓慢变化的曲面,并在新假设条件下给出了一种系统误差曲面网格逼近方法;最后用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的成效。

  • 标签: 空间配准 估计和补偿 非均匀分布
  • 简介:描述了基于公共测量目标的两雷达测量系统误差估计方法,分析了造成系统误差变量可观测度低的深层次原因,讨论了其对估计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最后,描述了低可观测度条件下的多传感器测量系统误差总体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试验。

  • 标签: 系统误差估计 可观测度 总体最小二乘估计
  • 简介:文章以LTCCP波段90°功分器的设计和制作为例,从无源设计仿真和LTCC工艺阐述了P波段功分器的研制过程。选用了承受功率大、尺寸相对较小的宽边耦合器结构。设计的宽边耦合器采用多层结构,有利于发挥LTCC基板多层、高集成度等优点。其电路物理模型为Broadside-coupledsymmetricstripline(BCL),采用的介质为LTCC,介电常数为5.9,每层介质厚度为0.1mm,导体采用Ag浆。在实物制作过程中,TOP层和Bottom层是采用灌银通孔实现的。最终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在225MHz~400MHz频段内隔离23dB,插损0.5dB,驻波1.1,相平衡度±2.5,功率250W.

  • 标签: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 P波段 功分器
  • 简介:我国信息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理论很缺乏.大多是一些提纲挈领性的论点。围绕这些支点,形成了大量基于推理演绎.未经试验或调查验证的观点和说法。由此构成的信息化理论演绎色彩浓重,实证成份不足,难以指导信息化实践。要实现“电信强国”、“电子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加强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 标签: 信息基础 信息强国 信息化 “电信强国” 信息技术开发 战略发展
  • 简介:论文按照"功能与功能解耦合、功能与资源解耦合"的设计原则,提出空信息系统的分层架构和构建方法,以支撑功能组件的快速嵌入和动态迁移;分别从资源管理、传输服务、共用服务、组件管理和调度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实现以应用时序约束模型为输入,通过计算资源、信息交换与组件迁移部署和任务调度的有机结合,打破原有系统设计的固化性,建立一种可面向任务的综合能力动态嵌入新方法。

  • 标签: 解耦合 资源管理 传输服务 共用服务 任务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