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地下水源能量利用系统建筑负荷动态变化,基于1D/3D集成分析数值方法基础上,分析了定流量变温差及定温差变流量两时变模式系统性能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定温差变流量调控模式由于抽水量小于定流量变温差模式,含水层发生热贯通时间较晚;发生热贯通后,由于抽水温差大于定流量变温差模式,冷水封面向抽水井移动速度较快,抽水温度下降幅度较大,热贯通程度显著。抽灌水流量对热贯通起主导作用,热贯通发生后抽灌水温差对地下水温度影响较大;定温差变流量模式机组COP值迅速下降,运行过程中耗功较少,系统能效比较大。

  • 标签: 1D/3D 定温差 定流量 调控模式 分析
  • 简介:沼气工程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热工制度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根据哈尔滨逐时气象参数分析了一个大中型沼气工程热工行为,确定了中温发酵所需动态耗热量,并估算了采用不同加热方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及能耗费用。结果表明:中温发酵用于加热进料热量占沼气工程耗热90%以上,造成巨大能源浪费;地源热泵加热法是一种较为经济加热方式;回收出料余热对节能减排及沼气产业绿色化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大中型沼气工程 热工行为 余热回收
  • 简介:国家原子能机构23日在上海举行“三代核电技术报告会”提出,中国要积极推进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努力提高中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核电技术发展历程了解,国家原子能机构向媒体提供资料,详细介绍目前已知一、二、三、四代核电概念。

  • 标签: 核电技术 原子能机构 知识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报告会
  • 简介:每年夏收季节,各地都有农民大量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而随着一项新技术——秸秆炼油术突破,农民们以后不仅不用再焚烧秸秆,还可以用它来赚钱。

  • 标签: 秸秆 生物油 新能源 环境污染 焚烧 农民
  • 简介:信息整合比信息本身更重要。很多人了解信息,但却不会对信息进行必要、有目的性整合,而正是这种成功整合,可以使得似乎是“人人了解信息”,发挥出意想不到力量与价值。如果说,现实环境就是一个大系统的话,那么各种各样信息,只是一个个系统中节点,只有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有技巧地对信息节点不断进行组合,

  • 标签: 信息加工 信息整合 信息分析学 中央情报局
  • 简介:近日,国内首台实施烟气脱硝国华太仓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进行了移交生产签字仪式,此前已完成168小时考核运行。该脱硝工程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第一个由国内企业实施总承包建设工程。工程投运后,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浓度削减80%,远远优于国家达标排放标准。

  • 标签: 自主知识产权 国内企业 烟气脱硝 大型火电机组 工程 600MW超临界机组
  • 简介: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lumeoffluid,VOF)建立垂直平行平板通道内膜状冷凝传热预测数值模型,膜状冷凝传热传质过程模拟通过在VOF模型守恒方程中施加基于界面能量平衡方法源项实现。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在壁面的顶部,冷凝液膜最薄,存在层流区域;冷凝液向下流动,一系列不规则波纹随之出现;影响冷凝传热主要因素是蒸汽流速、液膜厚度及流动状态等。

  • 标签: CFD 膜状冷凝 VOF模型 传热
  • 简介:大气呼吸模式激光推进比冲和冲量耦合系数受制于其能量转换效率,对能量转换效率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大气呼吸模式激光推进理想动力循环模型,分析了激光推进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并探讨了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可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冲压比或定容增压比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有效途径,其中增大飞行速度能有效增大冲压比,提高激光功率密度和改变工质掺杂特性能有效增大定容增压比。掺入水滴杂质形成气液两相工质在激光推进领域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 标签: 大气呼吸模式激光推进 理想动力循环 能量转换效率
  • 简介:作为“国产大型循环流化床示范基地”宜发电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首台国产6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预计2006年上半年投产发电。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对首台国产6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建设背景、锅炉本体特点、配套辅助系统及其设备配置情况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循环流化床锅炉 设计特点 辅助系统 介绍
  • 简介:制冷剂选择是复叠式热泵研究一个重要方向。在分析模糊、灰色关联在制冷空调领域应用及复叠式热泵制冷剂选择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安全性、热力性能、环保性能、成本和热物性5个方面共27个指标组成制冷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制冷剂性能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在47种纯工质范围内为复叠式热泵选择合适工质。结果表明,综合性能较好制冷剂组合为R134a/R601a、R134a/R601、R1234yf/R236ea等。

  • 标签: 模糊 制冷剂 复叠式热泵
  • 简介:基于构形理论,以导热过程中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体-点”导热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矩形单元面和各级构造面的最优外形及高导热材料最优分布;分析了优化级数对最小化熵产生影响;比较了所得最小熵产生与热阻优化过程中熵产生大小;还比较了以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与热阻最小为优化目标所得最优构形差异。

  • 标签: 构形理论 “体-点”导热 熵产生最小化
  • 简介:随着我国多气源天然气市场发展和整体供气管网形成,多气源直接接入管网混输已成为必然,不同气质气源直接管道混气技术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基于CFD模拟,对不同气源混合输运气质扩散规律进行研究,为混输管网合理设计和准确设定气质监控点提供依据,以保证燃气管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重点对典型混气管路(Y型管)天然气气质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掺混流体剪切层质量传递特征和天然气气质扩散规律。根据混气湍流形态和质量浓度场分布特征,获得Y型管三类混气类型。通过对气质扩散质量浓度不均匀性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综合数据分析,建立了预测混气管道达到气质均匀混合长度无因次准则方程,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和计算基础。

  • 标签: 天然气 混流 质扩散 CFD 混合长度
  • 简介: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性强不适合膜法脱盐特点,提出用多效蒸发(multiple-effectevaporation,MEE)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集中脱盐处理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MEE油田污水集中脱盐系统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蒸汽加热温度、油田污水温度、浓缩液含盐质量分数及系统效数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排出浓缩液盐浓度大小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小;降低加热温度、提高油田污水温度,尽管有利于性能系数提高,但会大幅度增加系统总传热面积;增加系统效数是增大系统性能系数最有效技术途径,也是降低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最有效方法。

  • 标签: 油田污水 脱盐 多效蒸发 工艺 数学模型
  • 简介:以5WY-2817A汽油机喷嘴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该汽油机喷嘴流动特性,利用UG软件对喷嘴进行实体建模,通过喷雾稳态试验对模拟计算提供边界条件。利用AVL-FIRE软件进行喷嘴稳流三维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压力室高度、喷孔分布直径和阀座锥角对喷孔处压力与速度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室高度0.2mm,喷孔分布直径1.4mm,阀座锥角43°时喷孔处燃油流动特性最佳。该结构优化可作为改善喷嘴雾化性能最佳方案。

  • 标签: 数值模拟 喷嘴 结构优化 流动特性
  • 简介:在课题组已有流体热物性远程计算系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针对水热物性远程计算模块研究,实现了IAPWS-95高精度水与水蒸汽热物性数据计算,扩充了流体物理与化学性质数据资源平台,并完善了单一流体热物性远程计算方法,为今后开展类似研究积累了经验。

  • 标签: 水蒸汽 热物性 IAPWS-95 远程计算
  • 简介:对内部通热流体带有内壁缺陷管道建立了瞬态传热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求解,研究管道表面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变化规律;根据共轭梯度法,提出了根据管道外表面红外测温定量地识别管道内部不规则边界计算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测温误差等对内壁边界识别的影响.研究证明了识别算法有效性;初值对识别结果影响不大;基于温差识别算法可以大大消除红外测温误差影响.

  • 标签: 边界识别 导热反问题 共轭梯度法 红外热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