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果品采后预冷是现代冷链物流不可缺少的必备环节之一,压预冷由于其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以及适用性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以2层箱装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其呼吸热与蒸腾热影响的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在不同送风温度下果品预冷降温过程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预冷初温并不是越低越好,当送风温度低于2℃时,预冷时间没有明显的缩短,而预冷的不均匀性却明显增加,因此建议此规格包装的苹果压预冷送风温度取2℃较宜。该模拟结果可为合理控制苹果压预冷时间及降低预冷装置能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送风温度 差压预冷 数值模拟 冷却时间 冷却均匀性
  • 简介:形论是当代兴起的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要地阐述了形论形的特征,解释了几何学中的维和物理学中的量纲的不同涵义.把形论分数维的概念扩展应用到沸腾传热中的非线性问题的分析中,结合沸腾传热的操作特征和基本原理,以沸腾传热中的推动力△Tsat作为一个动力学维,进行了q-△TDfsat的标绘;对Df的物理意义作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沸腾传热 物理学 非线性问题 几何学 非线性科学 分形
  • 简介:多孔介质中热量传递与多孔介质内部的几何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讨论了多孔介质的形结构和相关的形维数,利用能量方程,导出了形维数为D的有限尺度多孔介质中的广义热传导方程,在此基础上,假定热量在多孔介质中的传导路线也是一种形结构,提出了一个筒化的多孔介质并联通道形导热模型,求出了基于形理论的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表达式。

  • 标签: 分形模型 热传导 导热系数 多孔介质
  • 简介:本文由计算结果得知,配定速凝结水泵的凝结水调节阀具有阀前压力和工作压随机组负荷降低而增加的运行特点,可将凝结水调节阀设在凝结水泵与精处理装置之间的凝结水主管道上。这样,可降低凝结水精处理装置的运行压力、汽机轴封蒸汽冷凝器的水侧压力,降低对凝结水调节阀小流量时的调节要求,降低凝结水再循环调节阀的工作压和噪音,防止凝结水再循环管道振动,提高凝结水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费用。

  • 标签: 火电机组 凝结水系统 调节阀 工作压差 安装位置
  • 简介:根据纤维体内部分形结构特点,建立了隔热纤维体的热导率形模型,并分析了空隙率、孔隙面积分形维数和孔隙曲线形维数等对其热导率的影响。通过对硅酸铝纤维SEM图像的处理,得到了不同密度下硅酸铝纤维的孔隙面积和孔隙通道曲线的形维数,并据此计算了硅酸铝纤维的热导率。实验结果验证了形热导率模型的正确性。

  • 标签: 分形 隔热纤维 模型 热导率
  • 简介:阐述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的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的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与常规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为1.05mm、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量为633~770kg/(m~2·s)的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液冷凝器(LSMC)的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的综合热力性能。

  • 标签: 气液分离 分液冷凝器 强化换热 降低流阻 惩罚因子
  • 简介:为了减小沿程摩阻压降的影响,对水平管段气液两相流竖直方向的压波动信号进行测量,此信号主要由气液两相重位压和气液两相间作用力产生的压两部分组成,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得到气液相间作用力对流型变化的影响。对测量信号提取了Lempel-Ziv复杂性和近似熵两种复杂性测度。结果表明,两种复杂性测度随气相表观速度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对两相流流型变化是敏感的,能够得到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结构反演特性。

  • 标签: 气液两相流 压差信号 Lempel-Ziv复杂性 近似熵 相间作用力
  • 简介:对倾斜角20°有34根管子的周向重叠三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在三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通道内偏心纵向切面和横切面以及六边形纵向切面上速度矢量流场和压力云图的叠加展示,不仅呈现了壳侧总体螺旋速度的周向分量的轨迹,而且从所呈现的轴向和径向速度分量揭示了二次流和相邻折流板v型缺口处逆向泄漏的踪迹.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在螺旋通道内在离心力作用下呈现向外扩张的流动趋势,然后在外围高、中心低的压力分布作用下沿着靠近折流板附近的流速较低的区域向心流动返回轴中心,形成单涡型迪恩二次流;二次流增强了流体的掺混,从而有利于强化传热.

  • 标签: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壳侧流场 二次流 数值模拟 V型缺口漏流
  • 简介:大气呼吸模式激光推进的比冲和冲量耦合系数受制于其能量转换效率,对能量转换效率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大气呼吸模式激光推进的理想动力循环模型,分析了激光推进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并探讨了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可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冲压比或定容增压比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有效途径,其中增大飞行速度能有效增大冲压比,提高激光功率密度和改变工质掺杂特性能有效增大定容增压比。掺入水滴杂质形成的气液两相工质在激光推进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大气呼吸模式激光推进 理想动力循环 能量转换效率
  • 简介: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意义重大,本文对杭锦后旗南小召渔场"鱼-农-畜-沼-鱼"循环农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模式的技术要点和功能效益——以沼气为纽带,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水陆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生产链,建立一个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健全,能流、物流、经济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模式,实现生产与生活同步,种植与养殖同步,节约与增收同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 标签: 河套地区 循环农业 “鱼-农-畜-沼-鱼”模式
  • 简介:该文分析了国内富煤缺水地区以高参数大容量燃烧机组取代50MW及以下纯凝汽小火电机组,实现“以大代小”模式,在英国某地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实现“以大代小”模式,两者都辅以直接空冷技术。

  • 标签: 火力发电厂 直接空冷技术 燃煤机组
  • 简介:基于含水层储能水、热运移的基本理论与控制方程,针对地下咸水层储能过程中渗流溶液密度及黏滞系数变化显著的特点,对现有的地下含水层储能数学模型进行修正、完善,建立地下成水层耦合储能模型,探索不同储能模式下含水层温度场变化规律及阶段性热量运移特征。研究结果得到,采用地下原水与去离子水回灌时,在储热运行期与间歇停运期粗粉砂层中热作用半径变化率分别为0.272、0.008、0.348、-0.040m/d。在储能阶段,伴随回灌溶液温度上升、盐度降低,地下水渗流速度上升,导致对流传热与热弥散效应增强;间歇阶段,则由于地下成水与回灌溶液间盐度梯度增大,在分子扩散作用下回灌溶液温度场影响范围减弱。

  • 标签: 咸水层储能 耦合模型 热量运移 溶质运移 储能模式
  • 简介:针对地下水源能量利用系统建筑负荷的动态变化,基于1D/3D集成分析数值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定流量变温差及定温差变流量两时变模式系统性能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定温差变流量调控模式由于抽水量小于定流量变温差模式,含水层发生热贯通时间较晚;发生热贯通后,由于抽水温差大于定流量变温差模式,冷水封面向抽水井移动速度较快,抽水温度下降幅度较大,热贯通程度显著。抽灌水流量对热贯通起主导作用,热贯通发生后抽灌水温差对地下水温度影响较大;定温差变流量模式机组的COP值迅速下降,运行过程中耗功较少,系统能效比较大。

  • 标签: 1D/3D 定温差 定流量 调控模式 分析
  • 简介:为了解决多功能太阳能空调制热兼制热水工况时空调和热水的能量输入与各自的负荷平衡问题,提出了通过调节热水换热器水体积流量以改变空调传热量和热水传热量的控制策略.以空调负荷作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神经网络辨识和模糊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热水换热器水体积流量的智能调节能有效地解决负荷平衡问题.

  • 标签: 多功能太阳能空调 制热兼制热水模式 负荷调节 变流量 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