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吸收灰色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建立失稳声发射预测预报模型并实现预测预报,将整个预测预报系统采用VisualC++语言进行计算机可视化开发,实现了可视操作,保证了对现场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处理,提高了监测预报效率.

  • 标签: 声发射技术 矿山 监测预报
  • 简介:本文首先结合资料探讨了硫化镍铜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然后分别对矿区岩石力学特性、巷道变形特征、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矿区1150水平采矿二工区现场情况和相关资料提出几点巷道支护措施,希望能够对金川从事巷道建设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帮助。

  • 标签: 铜镍硫化物矿床 岩体力学 工程地质条件 巷道变形 巷道支护
  • 简介:永平大型铜硫(钨)矿床是江西北武夷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矿床之一,矿床受晚古生代盆地控制,在海西一印支期推覆构造的影响下,发育了一组北北东向的推覆断层,使基底周潭组(混合)超覆在石炭系藕塘底组地层之上。十字头在矿层基本成型之后斜切矿层向上侵入,切割矿层及围岩,对原已成型的矿层起着叠加改造作用,其岩浆期后成矿热液本身存在着垂直矿化分带,在深部围绕十字头体外接触带的上盘存在进一步寻找隐伏盲矿体的找矿前景。

  • 标签: 北武夷地区 晚古生代盆地 推覆构造 深部钼矿隐伏盲矿体找矿
  • 简介:考虑隐伏多空区和坡面角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采用FLAC3D对露天边坡的65°、66°和67°三种隐伏多空区下坡面角方案进行了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坡面角的变化分析边坡的整体最大位移变化规律,应用Mohr圆定量分析了典型应力作用区域的破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种不同坡面角方案的比选,坡面角为65°时整体边坡的位移变化最小,典型的应力作用区域均未受到明显的破坏,此研究成果为矿山安全经济设计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隐伏多空区 坡面角 Mohr圆 FLAC3D
  • 简介:以兖州煤田某深部矿井高地应力厚顶煤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类似条件矿井巷道支护与变形的特点进行巷道的初步设计,确定巷道采用的支护措施为:锚网索+钢带联合支护,并提出了两种支护参数优化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经过对比分析最终选出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巷道支护,其巷道变形量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解决了深井煤巷支护困难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 标签: 深部矿井 高应力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 简介:云南某铜矿地质条件复杂,矿体和围岩均较破碎且含泥量高,需对其进行大量加固支护。综合分析后,考虑采用长锚索加固技术,对4^#矿体进行围岩预支护、分层整体锚固及顶板长锚索加固。根据矿性质及采场结构,进行了锚索支护参数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长锚索加固技术对于厚大破碎矿体适用性强,能有效防止围岩冒落、顶板垮塌及维护巷道完整性。矿石回收率比现用采矿方法提高近20%,矿石贫化率降低8%,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破碎软岩 围岩预支护 分层整体锚固 顶板加固 矿石回收率 矿石贫化率
  • 简介:本文概述了我国金属矿山深井开采的现状,介绍了应力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实施步骤。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井矿山巷道支护的方案和实施过程

  • 标签: 岩爆 应力控制技术 岩层控制 巷道支护
  • 简介:将利用华北地台古生代—新生代样点荷载试验数据反演成时期古应力条件。结果表明:抗拉强度最大的为基性岩浆,依次为海相石英砂岩、碳酸、泥质条带灰、黏土组成的页岩及粗砂岩;成期抗拉强度由所组成矿物强度、粒度组成、级配条件、应力条件及风化程度决定,但矿物组成相同的性在成期形成的岩石其抗拉强度不同,在成期受应力条件影响最大。

  • 标签: 华北地台 地层层序 古应力 点荷载
  • 简介:本文就高石咀石英矿床的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做了简要的介绍,详细的探究了其成矿过程,认为该石英矿床属于沉积变质矿床,为硅石矿床的一种,系中元古界陆缘海中石英砂沉积成后经受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矿床。

  • 标签: 石英岩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高石咀
  • 简介:埃达克是一种成因方式特殊的钙碱性系列岩浆,其典型特征是:SiO2≥56%,Al2O3≥15%,MgO通常小于3%,贫Y和Yb(Y≤18×10-6,Yb≤1.9×10-6),高Sr(多数大于400×10-6),LREE富集,无Eu异常或仅有轻微的负Eu异常.其成因主要有两类:一类由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成因(O型);另一类由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时发生部分熔融或下地壳拆沉作用成因(C型).两类埃达克都与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大多数超大型的斑岩铜矿与O型埃达克有关,而我国的斑岩铜矿则大多数与C型埃达克有关.埃达克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将为斑岩铜矿的找矿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埃达克岩 斑岩铜矿 找矿勘探 德兴铜矿
  • 简介:传统方法在绘制矿床性相关的剖切面图件方面,效率低、无法绘制任意剖面图件和三维空间形态分布图等。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绘制这类图件成为可能。本文针对富家坞铜钼矿床钻探性数据数字化处理及快速成图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 标签: 富家坞铜矿 岩性 数据处理 软件技术 图形化
  • 简介:针对九顶山铜钼矿矿体松散破碎、自稳能力差及需大量支护等特点,优选锚喷网支护方式对进行加固;确定了树脂锚杆、基于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所制混凝土与Q235钢筋网联合支护巷道;设计了锚喷网支护形式并规定了施工工艺技术,并在五中段二盘二穿2P213测点附近进行了工业试验;为检测支护效果,进行了巷道收敛变形监测,前60天,巷道变形由约7mm加速降低至约3mm;60天后巷道变形趋缓,并在100天后逐渐降低至0.1mm并保持基本不变;水平收敛值大于顶板;结果表明:锚喷网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巷道移动变形,提高岩整体性及稳定性,增强井下工人安全性。

  • 标签: 自稳能力差 锚喷网支护 支护形式 施工工艺 巷道收敛变形 有效控制
  • 简介:通过地勘、生探和开采资料,对高石咀石英的资源储量作了对比分析,论证了续建或改建石英矿床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标签: 石英岩 资源储量 对比分析 经济评价
  • 简介:稳固矿急倾斜-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的改进本文作者在统计分析国内急倾斜一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的赋存特征和开采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浅孔留矿一房柱切底联合采矿法和分段空场一房柱切底联合法两种回采方案,并分析了两种新型国采方法具有的优点和其...

  • 标签: 采矿方法 中厚矿体 急倾斜 缓倾斜 难采矿体 岩矿
  • 简介:从常见的钢筋混凝土薄壁池的爆破拆除工程出发,指出了水压爆破和钻眼爆破法的缺陷,提出了更适合于薄壁池的新方法——水土围压爆破;同时对如何确定爆破参数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水土围压 拆除爆破 薄壁池体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一种通过在坡稳定性分析中引进渐进破坏的慨念,从而较合理地考虑了岩土峰值强度和剩余强度的渐进破坏分析方法,它可用于初步判断坡稳定状态并估算其破坏变形之极限范围。

  • 标签: 渐进破坏 侧压系数 单次应变 扩展系数 剩余强度 含水量
  • 简介:金川二矿区深部采场面积将达到10×10^4m2,埋深将接近1000m,因此,深部采场围岩及充填的稳定性成为当前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金川矿区为例,针对由充填法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和破坏等问题,分析了大量充填体形成的“人工”、“空壳体”与天然地质体之间的性质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借鉴两体力学试验分析结果,提出了金川矿山深部开采面临的两岩石力学问题。

  • 标签: 金川矿山 充填体 两体力学模型 岩体移动
  • 简介:根据其应用来控制纳米粉末的形貌是制备纳米粉十分关键的技术特征,本文讨论了沉淀法制备纳米粉末的特点及其形貌控制的措施,并对形貌控制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沉淀法 制备 纳米粉体 形貌控制 生长基元
  • 简介:2100BL型电铲是美国P&H采矿设备公司研制的大型矿用机械式正铲挖掘机,因工况条件恶劣,负载变化很大,受冲击载荷频率高,其零部件极易受损。从结构上来说,上机架是主要受力机构,也是最易受损的结构件之一,在工作中受力最大,必须同时具有抗压、抗弯、抗扭等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应用焊接和精加工技术来修复电铲上机架的工艺。

  • 标签: 挖掘机 上机架体 修复设计 焊接工艺 精加工
  • 简介:锡矿山锑矿采选厂为提高充填料浆浓度,防止采场充填水泛滥,满足浅部中段残矿和保安矿柱回采的需要,试验应用了尾矿似膏充填工艺。该充填工艺采用水泥、粉煤灰、分级尾矿、水制成尾矿似膏,使用柱塞泵高浓度输送至采场充填,自2012年7月投产以来,已充填14500m^3。实践表明,该充填工艺输送浓度达到了74%~76%,充填料浆成本为62.18元/m^3,充填抗压强度1.5MPa,满足了采矿安全生产需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分级尾矿 尾矿似膏体 充填 输送浓度